“上新”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是無聲的“第一課”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複旦大學錄取通知書(shu) 首次以“複活”的開化紙為(wei) 載體(ti) ,中山大學錄取通知書(shu) 禮盒裏有學校定點幫扶雲(yun) 南省鳳慶縣的普洱茶餅,哈工大每位收到錄取通知書(shu) 的學子都將得到一份可以登上火星的“超級塗層”……
對翹首以盼的新生們(men) 來說,收到錄取通知書(shu) ,意味著在他們(men) 的身上打下了一所大學的文化烙印,貼上了一個(ge) 會(hui) 伴隨他們(men) 一生的身份標簽。
在數字化時代,新生們(men) 通過互聯網已經提前了解了錄取信息,錄取通知書(shu) 的“信使”功能有所下降。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高校不僅(jin) 在錄取通知書(shu) 的設計上別出心裁,也在禮物上精挑細選。因為(wei) 錄取通知書(shu) 不僅(jin) 是一種物質饋贈,也是一種精神滋養(yang) 。
“複活”的開化紙作為(wei) 科技創新的成果,呼喚新生們(men) 要在科技自立自強的新征程中再創輝煌;“錄取通知書(shu) 內(nei) 有普洱茶磚”,不僅(jin) 見證了一所一流大學對欠發達縣域的牽掛與(yu) 溫暖,也是東(dong) 部發達省份與(yu) 西部欠發達省份之間厚重的“山海情”;可以登上火星的“超級塗層”蘊含勇攀高峰、敢為(wei) 人先的創新精神,激勵新生們(men) 要弘揚科學家精神。
在現代社會(hui) ,大學並非封閉的象牙塔,不能“躲進小樓成一統”;高校的人才培養(yang) 也不能自彈自唱、孤芳自賞,而是要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主動融入國家戰略、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心懷“國之大者”,是大學尤其是一流大學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在中國人的精神譜係中,國家與(yu) 社會(hui) 、整體(ti) 與(yu) 個(ge) 體(ti) 從(cong) 來都是密不可分的;將“小我”融入“大我”,將自己的學習(xi) 奮鬥目標與(yu) 國家建設、民族發展結合起來,這或許就是錄取通知書(shu) 作為(wei) 大學“第一課”帶給新生們(men) 的啟示。
從(cong) 錄取通知書(shu) 裏感悟家國情懷、汲取奮進力量,見證著高校的用心良苦。於(yu) 準大學生們(men) 而言,考上理想的大學並非奮鬥的終點,而是一個(ge) 重新出發的開始。大學錄取通知書(shu) 就是一盞燈,照亮也溫暖新生們(men) 繼續前行的人生路。
□楊朝清(教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