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海南省圖書館參建民工名錄”背後的暖心故事

發布時間:2023-07-03 11:3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海口7月2日電(記者 符宇群)在海南省圖書(shu) 館一側(ce) 的牆壁上,刻著“海南省圖書(shu) 館參建民工名錄”,刻有來自海南、安徽、福建、江西等7個(ge) 省份626位參加海南省圖書(shu) 館建設的民工姓名。近日,該名錄經網友在網絡平台宣傳(chuan) 後,網友紛紛被海南省圖書(shu) 館的暖心之舉(ju) 感動,直言“城市的建設者應當被銘記”。

  記者近日走進海南省圖書(shu) 館,一探“海南省圖書(shu) 館參建民工名錄”背後的暖心故事。

  海南省圖書(shu) 館借閱部主任馮(feng) 錦福介紹,1988年海南建省直至2003年,一直都沒有自己的省級圖書(shu) 館。後來,經由海南省政府投資、海南省文體(ti) 廳(現為(wei) 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ti) 育廳)具體(ti) 籌劃實施,海南省圖書(shu) 館工程於(yu) 2003年開工,經過兩(liang) 年左右時間,海南省圖書(shu) 館工程竣工驗收,該工程還獲得了國家建築行業(ye) 工程質量最高榮譽——2006年度“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國家優(you) 質工程)”。

  “當時就有人提出,魯班獎的獲得,參建民工也有功勞,能不能讓他們(men) 在這座建築上也留下名字?”18年前,馮(feng) 錦福作為(wei) 海南省圖書(shu) 館籌備組最年輕的成員,聽領導討論設立參建民工名錄時便深受感動。經過一番激烈討論後,海南省圖書(shu) 館籌備組決(jue) 定為(wei) 每一位參與(yu) 海南省圖書(shu) 館建設的民工留下名字,對他們(men) 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謝和敬意,這也是“海南省圖書(shu) 館參建民工名錄”的由來。

  據了解,為(wei) 參建民工刻名錄的想法確定以後,海南省圖書(shu) 館籌備組多次開會(hui) 討論名錄牆使用的材質、字體(ti) 格式、字體(ti) 顏色等,“但最花時間的還是每一位民工的名字確認。”馮(feng) 錦福解釋,由於(yu) 每一位民工負責的工序有所不同,民工完成自己負責的工序後便離開,這也為(wei) 籌備組確認每位民工的名字增加困難,“最後花了差不多幾個(ge) 月時間才把名字確認完畢。”

  時至今日,海南省圖書(shu) 館對這麵“民工名錄”牆仍持續加以修繕維護。馮(feng) 錦福介紹,由於(yu) 海南日曬時間較長,每隔一段時間,海南省圖書(shu) 館便會(hui) 對“民工名錄”牆進行清理並用顏料描摹。曆年來,海南省圖書(shu) 館還會(hui) 向每位新進員工介紹“民工名錄”牆背後的故事,號召大家向參建民工學習(xi) 。

  “每一位參與(yu) 建設的人都值得被尊重”“這圖書(shu) 館很有溫度!圖書(shu) 館:勞動者最光榮”……眾(zhong) 多網友為(wei) 海南省圖書(shu) 館18年前的暖心之舉(ju) 點讚,並希望能進行推廣 。

  “我們(men) 應該向每一位參建民工學習(xi) ,學習(xi) 他們(men) 的工匠精神和實幹精神,對他們(men) 的辛勤付出給予尊重。”馮(feng) 錦福說,當年參建民工們(men) 參與(yu) 建設海南省圖書(shu) 館時,這裏還是一片荒地,如今海南建設自貿港,各處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城市變得更美,歡迎各位參建民工有空常回海南, 一起感受城市的發展變化。(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