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楊梅頻頻“出圈”背後:數智技術與全產業鏈加工

發布時間:2023-07-03 16:3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台州7月3日電(傅飛揚 柯璐)中國作為(wei) 楊梅生產(chan) 大國,總產(chan) 量占到全球的90%以上。近段時間,各地楊梅紛紛上市,“楊梅蘸醬油吃”“連續吃楊梅20天送醫”等話題頻頻登上互聯網熱門。

  放眼浙江台州,從(cong) “遠嫁”四川旺蒼、移栽酒泉衛星發射基地、60元一顆出口迪拜,再到種子搭乘神舟十六號出征太空……近年來,隨著仙居楊梅不斷“出圈”,楊梅產(chan) 業(ye) 有效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成為(wei) 果農(nong) 增收致富的法寶。

  今年,仙居楊梅產(chan) 量預計達到10萬(wan) 噸。其背後,數智大棚、“親(qin) 農(nong) 在線”等功不可沒。

  “嬌弱的楊梅在授粉、坐果、果子成熟等生長的每一個(ge) 階段,都看天吃飯。”仙居縣福音果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社長林劍君受訪時表示,大棚可控水、控溫、控濕,相比平均果重22克左右的東(dong) 魁楊梅,大棚楊梅可達28克以上,“大棚能在楊梅成熟期避開梅雨季,品質有保障,根本不愁賣。”

  2020年,林劍君開始引進大棚,研究如何改進楊梅口感,提高種植技術。如今,軌道車、自動灌溉水肥一體(ti) 化、電動卷簾機……通過手中的遙控,林劍君能更加精準地輸送“營養(yang) ”,並指揮電動軌道車投入作業(ye) ,將一筐筐楊梅運出大棚。

  仙居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科工作人員徐丹亭介紹說,大棚楊梅上市早、甜度高、品質好、周期長。2020年以來,仙居提供8000萬(wan) 元補助開展楊梅數字化提升。截至目前,當地已在楊梅重點村、重點鄉(xiang) 鎮推廣了900多畝(mu) 數智大棚。

  一到夜晚,仙居縣采鮮農(nong) 場便會(hui) 亮起“兩(liang) 盞燈”——太陽能殺蟲燈、自動蟲情測報燈,科技感滿滿。

  “自動蟲情測報燈會(hui) 把蟲子引誘到機器內(nei) 部,定期采集病蟲害圖片並上傳(chuan) 分析,我們(men) 通過‘親(qin) 農(nong) 在線’就能看到病蟲害防治建議。”該農(nong) 場負責人婁榮杏說。

  如其所言,數據從(cong) “山頭”進入“雲(yun) 端”,靠的是“親(qin) 農(nong) 在線”的楊梅產(chan) 業(ye) 大腦。記者了解到,仙居縣14萬(wan) 畝(mu) 楊梅林被劃分成5000多個(ge) 網格,每個(ge) 大棚裏楊梅的種植數量、品種、生長情況等數據都接入了數據庫。

  梅農(nong) 登錄小程序,蟲情、病情、苗情等信息可一鍵調取;一旦發現農(nong) 作物出現病症,還能通過“親(qin) 農(nong) 在線”遠程診斷,智能匹配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實現“雲(yun) 問診”。

  楊梅“出圈”,除了自身的品質和口感,多元化的深加工產(chan) 品至關(guan) 重要。

  連日來,浙江聚仙莊飲品有限公司(下稱:聚仙莊)的生產(chan) 線上,工人們(men) 忙碌的身影來回穿梭。“今年是楊梅豐(feng) 收年,鮮果最多隻能賣3個(ge) 月,所以得有加工和銷售的整體(ti) 產(chan) 業(ye) 鏈配合。”聚仙莊總工程師周增群說,今年他們(men) 收購的東(dong) 魁楊梅預計比往年多300噸至500噸。

  楊梅酥、NFC楊梅原汁、方盒子包裝的冰楊梅飲料、以仙居本地水梅為(wei) 原料釀造的白酒……走進該公司展廳,琳琅滿目的楊梅深加工產(chan) 品有序排列,其中不乏消費市場的新寵。

  “楊梅製品最大的難點在於(yu) 取汁脫核,另外還有易沉澱、褪色、酸度高、難以澄清等問題,這些技術我們(men) 已逐個(ge) 攻破。”周增群說,楊梅茉莉花茶飲料、楊梅高鈣果醋、楊梅核提取油、楊梅渣肥料等新產(chan) 品正在研發中。

  據統計,仙居目前有19家楊梅深加工企業(ye) ,楊梅產(chan)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超過35億(yi) 元。今年5月,該縣與(yu) 農(nong) 業(ye) 生物領域的浙江省級實驗室——湘湖實驗室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全球)楊梅全產(chan) 業(ye) 鏈創新研究中心,進一步提高楊梅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

  “跳出水果賣水果,延長楊梅產(chan) 業(ye) 鏈、發展楊梅深加工,才能使楊梅產(chan) 業(ye) 穩步發展,讓農(nong) 戶分享現代產(chan) 業(ye) 發展紅利。”仙居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總農(nong) 藝師朱水星說。(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