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瞄準鹵蟲卵孵化 從一個創新點子到一家科技企業
【職繪人生】
◎本報記者 陳 曦
開欄的話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ye) 教育的背景下,職業(ye) 院校成為(wei) 越來越多學生的選擇。在“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育人理念和職業(ye) 教育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中,每個(ge) 人都可以通過努力,擁有出彩人生。
今起,本報推出“職繪人生”專(zhuan) 欄,聚焦職業(ye) 院校的優(you) 秀學生與(yu) 教師,講述他們(men) 成長成才、育人樹人的故事。
近日,剛剛參加完學校的畢業(ye) 典禮,天津職業(ye) 大學生物與(yu) 環境工程學院生物技術專(zhuan) 業(ye) 2020級的範思麒就匆匆返回位於(yu) 校內(nei) 的公司辦公室,為(wei) 她創辦的天津鹵磁水產(chan)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遷移做最後的準備。
天津鹵磁水產(chan)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依托“鹵磁水產(chan) :智慧磁場孵化魚蝦苗黃金餌料鹵蟲卵”這一大學生創新創業(ye) 項目創立,範思麒既是公司負責人,也是該項目的團隊負責人,她帶領團隊研發的鹵蟲卵磁孵化設備填補了國內(nei) 國際技術空白,並在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ye) 計劃競賽中斬獲金獎。
範思麒是“00後”,今年剛滿21歲,她告訴記者,從(cong) 一個(ge) 創新點,到創辦一家科技公司,一路走來,離不開學校的大力支持。“是學校和老師的幫助,托舉(ju) 我一路前行。”範思麒說。
創新氛圍濃鬱 激發創業(ye) 熱情
範思麒的家鄉(xiang) 是天津市濱海新區楊家泊鎮,這個(ge) 小鎮還有一個(ge) 響亮的稱號——中國水產(chan) 第一鎮。範思麒家也從(cong) 事水產(chan) 養(yang) 殖工作。
“從(cong) 小就聽爺爺和爸爸抱怨,這麽(me) 貴的鹵蟲卵孵化成功率不高,總會(hui) 造成物力和財力的浪費。”範思麒說,提高鹵蟲卵的孵化成功率,是她一直以來最大的心願。也正是抱著這個(ge) 念頭,2020年範思麒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天津職業(ye) 大學的生物技術專(zhuan) 業(ye) 。
鹵蟲也稱鹽水豐(feng) 年蟲,鹵蟲卵孵化出的無節幼體(ti) 是水產(chan) 苗種最佳的活體(ti) 開口餌料。所以鹵蟲卵在水產(chan) 界有著“嬰兒(er) 奶粉”的美譽,魚蝦蟹在幼苗階段,都要以此為(wei) 食。
“在行業(ye) 內(nei) 鹵蟲卵也被稱為(wei) 黃金卵,不僅(jin) 因為(wei) 其營養(yang) 價(jia) 值高,也因為(wei) 其需要進口,價(jia) 格貴。一噸鹵蟲卵價(jia) 格為(wei) 40萬(wan) 元左右,最貴的時候一噸能達到七八十萬(wan) 元。”天津職業(ye) 大學生物與(yu) 環境工程學院生物技術專(zhuan) 業(ye) 教師閆東(dong) 科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水產(chan) 育苗大國,鹵蟲卵用量占全球的50%。鹵蟲卵也是重要的自然資源,不能過度捕撈。因此,提升鹵蟲卵的孵化率不僅(jin) 可以節約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還能降低水產(chan) 養(yang) 殖戶的養(yang) 殖成本。
“對於(yu) 創新創業(ye) ,最初我心裏並不堅定。”範思麒有些靦腆地笑著說,“但整個(ge) 學校的創新氛圍深深感染著我,我也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閆東(dong) 科老師。”
得知範思麒的想法後,閆東(dong) 科非常高興(xing) 。“學校非常鼓勵學生們(men) 創新,也把創新創業(ye) 的意識貫穿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閆東(dong) 科說。
“我們(men) 一直重視學生們(men) 的科創工作,將雙創意識培養(yang) 和工匠精神培育相結合,不斷探索人才培養(yang) 高地的建設。”天津職業(ye) 大學校長鄭清春介紹,目前學校創新創業(ye) 項目達到五六百項,覆蓋了學校各個(ge) 學院的專(zhuan) 業(ye) ,學生創新創業(ye) 熱情空前高漲。
得到老師的肯定後,範思麒的學習(xi) 勁頭更足了。一天,課堂上老師提到磁場對斑馬魚胚胎、雞胚種蛋的發育都有影響,這讓範思麒眼前一亮。聯想到之前查資料時,看到烏(wu) 龜、燕子等動物可以通過磁力線、磁力感應找到回家的路,範思麒覺得磁場或許也可以提升鹵蟲卵孵化率。
“學生很好地運用了知識遷移,把課堂所學的知識,轉化成解決(jue) 實際難題的方法。”閆東(dong) 科表示,有了應用載體(ti) ,在創新過程中,學生對課本知識也會(hui) 有更深的理解,應用更靈活。
幫忙對接資源 項目爬坡過坎
範思麒坦言,要把一個(ge) 創新點子變成一個(ge) 創新創業(ye) 項目,對於(yu) 在校大學生來講,資源、知識儲(chu) 備、資金等方麵都會(hui) 遇到很多困難。
“每當我們(men) 遇到困難,學校和老師都會(hui) 對我們(men) 進行指導,幫我們(men) 對接各種資源,並且也會(hui) 不斷給我們(men) 鼓勵。”範思麒說。
“試驗證實我們(men) 的設想是正確的,但沒有基礎理論的支持,大家心裏還是沒底。”團隊成員李琳說,“學校創新創業(ye) 發展學院幫助我們(men) 對接了天津水產(chan) 研究所的專(zhuan) 家,他們(men) 對磁場能提高鹵蟲卵孵化率的機理、可行性進行了論證,並且證明可行。”
專(zhuan) 家的論證給範思麒團隊吃了顆定心丸,但在之後具體(ti) 的實踐過程中,團隊又麵臨(lin) 著一個(ge) 個(ge) 挑戰。
在小試階段,團隊使用電磁鐵製造磁場刺激鹵蟲卵。但範思麒很快發現,電磁鐵在短時間內(nei) 會(hui) 產(chan) 生熱量,不便於(yu) 控製孵化的溫度。
“為(wei) 了團隊更深入地了解電磁鐵,我們(men) 幫團隊對接了其他學院的老師。他們(men) 帶著學生查找資料,最終選定了圓盤式的電永磁。”閆東(dong) 科回憶說。
然而中試的時候,團隊又發現圓盤式電永磁磁場太小,無法覆蓋整個(ge) 孵化容器。“這個(ge) 技術瓶頸困擾了團隊很久,我們(men) 甚至想到要放棄這個(ge) 項目。”範思麒說。
在關(guan) 鍵時刻,閆東(dong) 科帶領學生們(men) 請教了天津職業(ye) 大學機械工程實訓中心主任、技能大師李建國,還和校外實訓基地新宇華創的技術人員們(men) 進行討論,經過3個(ge) 月的不斷嚐試,團隊最終選定棒狀電永磁,解決(jue) 了這個(ge) 難題。
經過兩(liang) 年多的努力,團隊先後開展基礎試驗、工程試驗和模型試驗1400多組,2022年第一台鹵蟲卵磁孵化設備樣機出爐,範思麒也加快了創業(ye) 的腳步。不久後,電信學院的胡金鬥和經管學院的王祺加入了範思麒的創新創業(ye) 項目團隊。
“我負責開發鹵蟲卵磁孵化設備的App,通過物聯網技術,把智能化引入鹵蟲卵的孵化過程中,可以實現24小時實時遠程監測孵化環境,包括水的pH值、含鹽量、含氧量等指標。”胡金鬥說。
除了人才,資金對於(yu) 學生創業(ye) 來說也必不可少。“學校免費提供實驗儀(yi) 器,小試在學校就能解決(jue) 。中試可以在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同樣是免費的。”閆東(dong) 科介紹,學校支持了團隊50%以上的研發經費,範思麒團隊的創新創業(ye) 項目還得到了創新創業(ye) 一等獎學金、互聯網+創新創業(ye) 特等獎學金等。
做好課程建設 培養(yang) 雙創人才
“為(wei) 了使更多像範思麒這樣優(you) 秀的人才湧現,學校創新創業(ye) 發展學院充分服務師生創新創業(ye) 項目的研發孵化和落地,努力培養(yang) 複合型、發展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鄭清春介紹。
據了解,創新創業(ye) 發展學院緊密對接高素質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yang) ,深化課程改革,優(you) 化“創新創業(ye) 基礎課程、專(zhuan) 創融合項目課程、賽課一體(ti) 實戰課程”三級課程建設。
第一階課程普及雙創知識。學院開設《創新創業(ye) 基礎》線上必修課程,並製定創新創業(ye) 基礎課程標準和考核評價(jia) 指標。
指導學生以訓代課,提升雙創意識是課程的第二階,主要麵向大二及有創業(ye) 興(xing) 趣學生成立試點班,探索“專(zhuan) 業(ye) 課+”專(zhuan) 創融合課程,組建“企業(ye) 導師+專(zhuan) 業(ye) 教師+學生”項目團隊,通過選拔為(wei) 有創業(ye) 意向的學生開設雙創項目創新、商業(ye) 模式、資產(chan) 管理、戰略規劃等課程。優(you) 秀的學生項目可進入教師創新工作室或校企合作專(zhuan) 創工坊進行實體(ti) 孵化。
第三階課程指導學生完成創新創業(ye) 項目孵化,提高學生雙創能力。這一階課程以眾(zhong) 創空間運行、各類雙創大賽為(wei) 引領,注重開發建設項目創新、商業(ye) 模式、資產(chan) 管理、戰略規劃等模塊化創業(ye) 管理實戰課程,促進雙創大賽獲獎項目轉化為(wei) 雙創教學資源,培育優(you) 質創新創業(ye) 實戰團隊和項目,助力項目孵化,並取得經濟效益。(科技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