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從數據生態到自動駕駛 中國汽車迎來新考驗

發布時間:2023-07-13 15:0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7月5日-7月7日,2023中國汽車論壇以“新時代 新使命 新動能——助力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主題,在上海嘉定召開。針對行業(ye) 熱點、難點、痛點,2023中國汽車論壇設置了係列相關(guan) 議題,業(ye) 內(nei) 人士共聚一堂,進行全麵而深入的探討與(yu) 交流。

  今年是中國汽車工業(ye) 70周年。經過多年積累,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從(cong) 弱到強,從(cong) 跟隨到引領,目前正處於(yu) 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階段。

  在能源革命、交通環保、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安全、擴大內(nei) 需和新時期高水平開放等一係列高質量發展的新目標下,汽車產(chan) 業(ye) 麵臨(lin) 重大機遇和挑戰。站在新起點上,汽車產(chan) 業(ye) 如何統籌發展和安全,如何鍛長板、補短板、強基礎,如何全麵提升產(chan) 業(ye) 體(ti) 係現代化水平,成為(wei) 汽車管理部門、行業(ye) 、企業(ye) 等共同麵對的核心課題。

  在重要關(guan) 口期,深度研判新形勢、新機遇,直麵行業(ye) 新挑戰,共商汽車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和汽車強國大計,是每屆中國汽車論壇的重要任務。7月5日-7月7日,2023中國汽車論壇以“新時代 新使命 新動能——助力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主題,在上海嘉定召開。針對行業(ye) 熱點、難點、痛點,2023中國汽車論壇設置了係列相關(guan) 議題,業(ye) 內(nei) 人士共聚一堂,進行全麵而深入的探討與(yu) 交流。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付炳鋒表示,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正處於(yu) 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新發展期,也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階段,產(chan) 業(ye) 不斷向上突破,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產(chan) 業(ye) 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難點、短板和挑戰。

  一是關(guan) 鍵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產(chan) 業(ye) 鏈短板形成製約,逆全球化趨勢加劇,製造業(ye) 全球分工體(ti) 係風險逐漸顯現;二是產(chan) 業(ye) 轉型下產(chan) 能過剩及不平衡問題進一步凸顯;三是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與(yu) 資源保障的矛盾有潛在製約風險,需要未雨綢繆,提前布局。

  在他看來,這些問題是產(chan) 業(ye) 轉型調整過程中的必然現象,相信未來在國家和行業(ye) 共同努力下,會(hui) 得到積極的推動和解決(jue) 。

  智能網聯汽車時代,保障數據生態安全是重點

  當前,隨著數字化發展和轉型的不斷深入,以互聯網為(wei) 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各行各業(ye) 實現了深度融合,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支撐作用愈發凸顯。其中,橫空出世的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互聯網+”經濟的代表性產(chan) 業(ye) 。

  與(yu) 此同時,麵向車聯網行業(ye) 的數據治理問題和數據安全風險日益突出,維護網絡和數據安全,促進汽車數據合規有效利用,已成為(wei) 維護車主用戶安全、保障行業(ye) 數據安全以及護航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繁榮發展的必然要求。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ti) 之兩(liang) 翼、驅動之雙輪。如何在數字化轉型的時代背景下,實現數據治理的安全與(yu) 發展協調並進,正是汽車產(chan) 業(ye) 網聯化轉型麵臨(lin) 的一大挑戰;而打造安全、高效、合規、繁榮的數據生態,就成為(wei) 了進一步深入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支撐。

  針對當下數據流通閉塞、安全性難保障、缺乏規範應用體(ti) 係、商業(ye) 價(jia) 值不明晰等痛點,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和企業(ye) 代表深入探討了汽車數據產(chan) 業(ye) 未來發展趨勢、數據時代下的商業(ye) 化落地模式等,以推動汽車數據產(chan) 業(ye) 持續發展。

  在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數據安全主管趙梓健看來,汽車既是數據的生產(chan) 方,也是數據的使用方,智能網聯汽車時代把數據安全拔到了新高度。“企業(ye) 現在愈發重視數據的應用和數據的驅動,數據成為(wei) 了一個(ge) 重要的生產(chan) 要素,以及企業(ye) 的重要戰略資產(chan) 。”

  一方麵,傳(chuan) 統汽車的功能相對單一,數據安全的管理比較容易落實。而智能網聯汽車功能繁多,管理困難,涉及了大量的係統,數據傳(chuan) 輸鏈路也相對複雜,數據需要全生命周期保護,以及涉及產(chan) 品設計、研發等環節。

  另一方麵,傳(chuan) 統汽車因為(wei) 不太涉及智能化的問題,所以不用收集大量的用戶數據,傳(chuan) 統汽車的安全風險更偏向於(yu) 物理安全和技術漏洞。智能網聯汽車為(wei) 了服務於(yu) 自動駕駛以及智能化的發展,可能會(hui) 收集到車外的人臉、車牌,以及車內(nei) 語言等大量信息,會(hui) 產(chan) 生更嚴(yan) 重的數據安全問題。

  數據安全合規檢測和體(ti) 係建設不僅(jin) 僅(jin) 是企業(ye) 滿足法律法規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企業(ye) 做到了這些,可以贏得用戶的信任,切實保障用戶的權益,更好地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創新和進步。但是,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快速迭代,使得安全保護不一定能跟得上技術的發展,新技術可能會(hui) 引發新的安全風險。

  因此,趙梓健提出三點倡議:一是加強行業(ye) 協同,共同應對數據安全的要求;二是企業(ye) 應該在數據安全技術方麵加大研發力度,並且加速融入到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體(ti) 係當中;三是政府和行業(ye) 協會(hui) 加強監督指導,建立相關(guan) 的法律法規和標準,確保行業(ye) 的健康發展。

  就“新形勢下數據安全合規體(ti) 係建設”的話題,蔚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數據安全與(yu) 治理部總監馮(feng) 偵(zhen) 探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wei) ,按照技術驅動或按照行業(ye) 法規的要求去實現的時候,數據安全合規的難點大概有三點:一是非結構化數據的保護;二是數據風險麵很寬、很廣;三是全球化合規成本高。

  馮(feng) 偵(zhen) 探表示:“在新形勢下,還是有很多路、很多空間需要跟行業(ye) 同仁,甚至供應鏈的上下遊一起去解決(jue) 。另外,全球合規挑戰大,數據安全場景複雜,我們(men) 的標準還是要進一步加快落地和完善,車企也願意貢獻自己的力量。”

  正如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互聯網管理處張胤所說,在智能網聯汽車時代,隻有重視相關(guan) 標準體(ti) 係建設,保障網絡數據安全,加強數據合規高效利用,促進數據生態建設,才能真正實現產(chan) 業(ye) 行穩致遠。

  張胤表示:“希望全行業(ye) 能深入貫徹落實‘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將‘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的理念貫徹到日常生產(chan) 經營管理中去,努力構建安全、穩定、繁榮的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環境,為(wei) ‘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探索中國方案實施路徑,自動駕駛發展進入新階段

  在6月21日舉(ju) 行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上,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將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組織開展城市級“車路雲(yun) 一體(ti) 化”示範應用,支持有條件的自動駕駛,即L3級及更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商業(ye) 化應用。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L3級自動駕駛的商業(ye) 化應用,或將為(wei) 處於(yu) 困局中的高階自動駕駛行業(ye) 注入新的活力,高階自動駕駛有望迎來轉機。

  在2023中國汽車論壇上,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zhuan) 家李偉(wei) 認為(wei) ,L3級及以上自動駕駛發展受阻,行業(ye) 對未來自動駕駛如何發展陷入大論戰,存在純視覺與(yu) 感知融合、重地圖與(yu) 輕地圖、數據驅動與(yu) 知識驅動、單車智能與(yu) 車路協同、跨越式與(yu) 漸進式、通用化與(yu) 專(zhuan) 用化六大路線之爭(zheng) 。

  李偉(wei) 表示,在純視覺與(yu) 感知融合路線之爭(zheng) 中,環境感知的未來形態是融合感知係統。“純攝像頭對於(yu) 光照不足、雜光影響、不常見物體(ti) 、惡劣天氣等場景易出現感知失效,達不到全環境感知能力,多傳(chuan) 感器融合可以發揮不同傳(chuan) 感器之間的互補效應,快速解決(jue) 問題。”

  “當然,多傳(chuan) 感器融合也不是無限度硬件‘堆料’。在技術進步的驅動下,在滿足感知要求的同時,還要不斷追求更低的成本,以此打造更加精益化、有生命力的硬件方案,適合大範圍推廣搭載。”李偉(wei) 補充說。

  隨著算法能力+數據閉環能力提升,“攝像頭為(wei) 主+必要傳(chuan) 感器輔助(如4D毫米波)”的融合方案,既可以滿足全場景自動駕駛需求,成本也相對最優(you) ,或將是未來多傳(chuan) 感器融合的主力形態。

  日前,一些車企和自動駕駛技術方案供應商紛紛表態不再依賴高精地圖發展高階自動駕駛。李偉(wei) 同樣認為(wei) ,企業(ye) 可規模產(chan) 業(ye) 化的未來形態是輕地圖方案。

  他表示,“重地圖”屬於(yu) 遞增式投入,“輕地圖”屬於(yu) 攤銷式投入。重地圖路線前期高速+少量城市數據采購成本不高,後期隨城市擴展,采購成本激增,長期還存在地圖鮮度不足、覆蓋不足等問題;輕地圖路線前期研發投入高,形成規模後,單位成本可大幅度攤銷。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大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穀俊麗(li) 則表示,自動駕駛的發展目前來講,肯定還是以技術為(wei) 驅動,但是它達到的目的肯定不是技術的宣傳(chuan) 和教育,而是一切要回歸產(chan) 品的價(jia) 值,回歸到以用戶驅動為(wei) 主導因素的市場化競爭(zheng) 中來。

  “如何用成本可控的技術,做成本可控的產(chan) 品,提供最佳的用戶體(ti) 驗,同時在高階自動駕駛的發展上,能夠滿足政策的需求,這可能是需要大家共同思考和推動的一個(ge) 方向。”穀俊麗(li) 提醒說。

  “廣大汽車企業(ye) 要強練內(nei) 功,加強體(ti) 製創新,提升產(chan) 品質量,提供高品質服務,共同攜手維護良好市場環境,為(wei) 汽車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ye) 一司一級巡視員苗長興(xing) 說。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王誌遠文並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