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瀘州將“舉報箱”搬到“指尖” 信息化監督看住小微權力
不久前,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茅溪鎮紀委收到該鎮民心村村民通過“掌心富民”碼上舉(ju) 報的問題線索,反映該村村委會(hui) 主任陳美勇在筲箕塘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中,違規挪用村民果苗補助款。
該鎮紀委迅速組建調查組,通過走訪項目實施單位、果苗供應商、村民和陳美勇本人,事情很快水落石出。原來,2018年,為(wei) 更好治理筲箕塘小流域水土流失,古藺縣水務局采購1.87萬(wan) 株核桃、板栗、桃樹等果苗,發放給民心村村集體(ti) 及93戶村民栽種,為(wei) 提高村民栽種果苗的積極性和後期管理,縣水務局給出了1株果苗1元的栽種補貼。
據果苗供應商證實,當果苗運送至民心村時,1.87萬(wan) 元補助款便交給了陳美勇,陳美勇答應及時將補助款和果苗同步發放給村民。然而,在動員群眾(zhong) 栽種果苗時,陳美勇動起了小心思:果苗是免費的,幾年後結果了村民還有收益,這筆補貼款不說出去,村民也會(hui) 心甘情願地栽種。於(yu) 是,他便私自決(jue) 定將該筆補助款用於(yu) 工作經費支出。最終,陳美勇被給予黨(dang) 內(nei) 嚴(yan) 重警告處分,並退還了全部補助款。
瀘州市紀檢監察機關(guan) 以大數據分析為(wei) 支撐,針對基層政策宣傳(chuan) 不到位、低保評定不合理、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項目資金使用不公開等造成農(nong) 村信訪問題易發多發情況,探索智能化監督、信息化監督新路徑,拓展數字化應用場景,因地製宜開通各類數據平台,規範村級小微權力運行,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於(yu) 是,“掌心富民”智慧監督平台應運而生。
該平台集“我要問事、我要辦事、我要議事、我要報事、清廉鄉(xiang) 村、監督直通車”等功能於(yu) 一體(ti) ,實時發布縣(區)紀委監委、鄉(xiang) 鎮紀委基本情況,動態更新當前監督重點、村務公開、警示教育等資源,建立健全一鍵查詢惠民政策、一鍵掃碼舉(ju) 報等功能,推動村(居)務線下與(yu) 線上同步公開,接受監督。
惠民政策一鍵查詢、小微權力一鍵監督、違規違紀行為(wei) 一鍵舉(ju) 報……將“舉(ju) 報箱”搬到“指尖”,實現監督途徑從(cong) 線下拓展到線上,形成了全天候、全方位監督格局。“不單單可以監督舉(ju) 報,還可以查詢惠民政策、查看公示公開情況,很方便,再也不用走幾裏路去便民服務大廳問了!”古藺縣大寨苗族鄉(xiang) 富民村村民王明剛說。
“‘掌心富民’智慧監督平台聚焦基層小微權力運行,積極拓展監督渠道,對整治群眾(zhong) 身邊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有很大作用。我們(men) 將監督平台生成的二維碼張貼到群眾(zhong) 家門口,通過微信群、公開欄等方式進行公開,方便群眾(zhong) 通過掃碼實現一鍵舉(ju) 報。”古藺縣紀委監委有關(guan) 負責同誌介紹,根據群眾(zhong) 評價(jia) 和反映問題情況,可實現對村級小微權力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做到早發現、早處置。
“‘掌心富民’智慧監督平台打破時間和地點的限製,建立從(cong) ‘線下’到‘線上’再到‘指尖’的便民監督模式。我們(men) 將緊盯小微權力運行、民生項目實施、惠民惠農(nong) 資金發放等,不斷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的知情權、參與(yu) 權、監督權。”瀘州市紀委監委相關(guan) 負責同誌表示。(中國紀檢監察報 通訊員 楊震森 張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