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門診重複掛號 可讓利但不可讓秩序
秋實
“我就是看個(ge) 報告,憑啥還要再掛號?”“檢查結果出來醫生下班了,第二天來看得重新掛號!”“孩子生病康複後,需要複診證明才能返校,到醫院開證明,卻被告知需要重新掛號繳費。”近日,關(guan) 於(yu) 複診掛號繳費的爭(zheng) 議持續不斷。在大多數醫院,掛號單上會(hui) 標注:限當次當日有效。有患者反映,重複掛號不僅(jin) 多花錢,還耽誤時間,完全沒必要。
針對“掛一次號管多久合適”這個(ge) 問題,站在不同的角度,會(hui) 得出不同的答案。醫生、患者或法律人士都習(xi) 慣站在自己或本專(zhuan) 業(ye) 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由於(yu) 角度不統一,答案就無法統一,甚至有些看法相互衝(chong) 突。要想為(wei) 看病掛號確定的一個(ge) 最佳時效,就得先為(wei) 看待這個(ge) 問題確定一個(ge) 統一的角度。
看病掛號管多久涉及經濟利益、醫療秩序、診療的連續性、契約精神等很多問題。其中,經濟利益和醫療秩序是最重要且爭(zheng) 議最大的兩(liang) 個(ge) 問題。把這兩(liang) 個(ge) 問題解決(jue) 好了,角度就會(hui) 基本統一,這道難題就有望迎刃而解。
看病掛號的一個(ge) 重要功能是排隊,而排隊的作用是維護醫療秩序。當一次掛號管幾天、甚至管整個(ge) 療程時,診室前就容易出現大量複診且不掛號排隊的患者,由於(yu) 隨時有人可能加塞,不僅(jin) 初診患者會(hui) 感到被不斷打擾,而且複診患者之間也會(hui) 因誰先誰後而產(chan) 生糾紛。患者原本為(wei) 了求便捷,結果就醫體(ti) 驗變得更加糟糕。這就說明不管這道難題如何化解,掛號的排隊功能不應被忽視。
在利益方麵作出讓步,在醫療秩序等方麵不會(hui) 產(chan) 生太大影響,這方麵值得大膽嚐試。但也要看到,掛號費按比例返利是醫生的收入來源之一,有些長期看門診的醫生,可能會(hui) 因此導致收入銳減,醫生複診掛號免費了,醫生的工作量怎麽(me) 算?價(jia) 值如何體(ti) 現?這些都是待解難題。此外,初診和複診或許涉及幾位醫生,僅(jin) 一次掛號費如何分配,也是一道難題,應通過其他渠道加以補償(chang) ,讓醫生獲得與(yu) 付出相適應的報酬。
因此,讓利但不讓秩序,應該成為(wei) 化解反複掛號難題的基本共識。而且,在醫療秩序不受影響的前提下,便捷與(yu) 惠民應不設底線。可推出複診掛號不收費隻排號、幾天內(nei) 複診掛號費返還等讓利舉(ju) 措。當然,即使像山東(dong) 濟寧、淄博、青島等地部分公立醫院推出“一次掛號管三天”的惠民舉(ju) 措,也應出台相應的配套措施,比如由分診護士對複診患者進行號源分配與(yu) 引導等,這樣才能確保醫療秩序不受影響。
此外,維護好看病秩序和提升門診看病的便捷性並不矛盾,化解難題時兼顧各方利益與(yu) 訴求也並非不可能。比如在診療一體(ti) 化等固定的診療單元裏,掛一次號負責全程,並不會(hui) 導致秩序混亂(luan) ,這些領域可優(you) 先嚐試新的掛號看病模式。也可探索醫事服務費代替掛號費、全科門診打包收費等製度,讓一次繳費看完疾病全程越來越常見,便捷、惠民以及井然的醫療秩序,在門診都能得到充分體(ti) 現。(來源:北京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