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集采平台拓寬老百姓致富路 助力鄉村振興
央視網消息:從(cong) “菜園子”到“菜籃子”,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農(nong) 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江蘇南通海門區堅持找準黨(dang) 建引領與(yu) 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結合點,成立農(nong) 產(chan) 品集采平台,通過與(yu) 農(nong) 村合作社、種植基地等合作,搭建助農(nong) 副產(chan) 品“直通車”,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眼下,正值秋葵收獲的季節,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錫祥村的種植基地裏,大片的秋葵長勢喜人,村民們(men) 行走在田壟地頭,熟練地采摘著。
海門區悅來鎮錫祥村村民 郭振春:今年秋葵收成非常好,一直能采摘到十月初,每畝(mu) 收入八千元左右。
農(nong) 戶增收得益於(yu) 當地依托國資部門搭建的農(nong) 產(chan) 品集采平台。兩(liang) 年前,錫祥村的農(nong) 產(chan) 品合作社入選集采平台,將分散的土地進行科學、統一規劃,邀請農(nong) 機部門定期指導,嚴(yan) 把質量關(guan) ,甘藍菜、有機花菜、冬瓜、茄子等當季的新鮮綠色蔬菜,每天穩定地供應到集采平台的倉(cang) 儲(chu) 中心,經過質檢、簡單加工、淨菜、分包等環節,再通過冷鏈配送到全區200多家飯店、商超和食堂。
海門區農(nong) 產(chan) 品集采平台負責人 黃天流:截至目前,我們(men) 已與(yu) 本地6家農(nong) 村合作社生產(chan) 或種植基地合作,累計幫助銷售本地農(nong) 副產(chan) 品4500餘(yu) 噸。接下來,我們(men) 將繼續堅持市場化運作,線上+線下同步拓寬老百姓致富路,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