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京一兒童因熱射病氣管插管 120:兒童中暑更危險

發布時間:2023-07-18 16:14:00來源: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戴軒)記者從(cong) 北京市急救中心獲悉,近日,一名兒(er) 童因長時間戶外運動後未飲水患上熱射病,被送院插管治療。

  近日,西城急救中心站茅彧車組接到120調度指令,有患者需轉院。患兒(er) 為(wei) 一名兒(er) 童,在戶外長時間運動後未飲水,出現神誌不清症狀,被家屬送醫院診治。院內(nei) 醫生測得其體(ti) 溫達41℃,診斷為(wei) 熱射病,給予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和物理降溫治療,此時孩子神誌不清已超過1小時,急需轉診治療。

  車組司機王懿巍駕駛救護車迅速到達醫院,茅彧醫生評估患兒(er) 身體(ti) 情況——體(ti) 溫38℃,處於(yu) 淺昏迷狀態。茅彧醫生、郭彥童護士將患兒(er) 快速平穩轉移到救護車後,持續對其進行心電監護和血氧監測,為(wei) 患兒(er) 繼續輸注低溫生理鹽水及提供呼吸機支持,並做物理降溫。隨後車組將其送至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救治。

  ■ 北京120提示:

  兒(er) 童中暑嚴(yan) 重程度分類與(yu) 成人相似,可分為(wei) 先兆中暑、輕型中暑和重型中暑,其中重型中暑分為(wei) 熱痙攣、熱衰竭及熱射病。

  中暑患者在夏季常有暴露於(yu) 高溫高濕環境史或劇烈運動史,以體(ti) 溫升高、神經係統功能障礙如抽搐、昏迷等為(wei) 主要表現。當心輸出量不足以滿足高體(ti) 溫調節需求時,核心體(ti) 溫持續升高,導致直接的細胞毒作用和炎症反應,最終形成惡性循環,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

  中暑由輕到重有一個(ge) 發展過程,第一時間進行幹預,遠離高溫區域、減少活動、及時補水、有效降溫是應對中暑症狀的基本操作。

  兒(er) 童由於(yu) 體(ti) 溫調節中樞未發育成熟,對熱的調節能力不足,是中暑的易感人群,且更易並發器官損傷(shang) 。

  中暑由於(yu) 其潛在的致命性,可嚴(yan) 重威脅兒(er) 童生命健康,但中暑也是可以預防的。學齡兒(er) 童及青少年中暑常發生在夏季體(ti) 育活動和軍(jun) 訓時,由於(yu) 缺乏對中暑早期預警症狀的準確認知,可能直到出現休克或昏厥才被發現。家長或活動組織者應對中暑的病症特點和急救方法有最基本的認識,加強對這些易感兒(er) 童的觀察和監護,減少熱暴露時間,降低活動強度,並在醫生指導下酌情調整相應藥物治療方案,降低孩子發生中暑的風險。

  新京報記者 戴軒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