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重拳治理職業技能培訓亂象
進一步完善職業(ye) 技能培訓評價(jia) 體(ti) 係
河南重拳治理職業(ye) 技能培訓亂(luan) 象
繳納幾千元費用,不用培訓就能輕鬆獲得職業(ye) 技能證書(shu) ;職業(ye) 技能培訓流於(yu) 形式,技術含量低,質量堪憂;中介機構遍地開花,號稱“考試通過率高達100%”……針對職業(ye) 技能培訓的種種亂(luan) 象,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聯合省市場監管局近日下發通知,將於(yu) 今年7月到12月在全省範圍內(nei) 集中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和評價(jia) 問題專(zhuan) 項治理行動,旨在全麵排查2019年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實施以來職業(ye) 技能培訓和評價(jia) 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依法依規治理相關(guan) 亂(luan) 象。
據了解,為(wei) 了整治職業(ye) 技能培訓和評價(jia) 中出現的亂(luan) 象,河南省相關(guan) 部門此前已多次召開動員部署會(hui) 議,要求堅決(jue) 打擊虛假培訓、騙取補貼、濫發製售倒賣證書(shu) 、利益輸送等亂(luan) 象,以鐵的手腕、實的招法、硬的措施,進一步淨化職業(ye) 技能培訓和評價(jia) 市場,強化職業(ye) 技能培訓就業(ye) 導向,切實提高培訓促就業(ye) 實效。
當下,隨著產(chan) 業(ye) 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緊迫,職業(ye) 技能培訓承擔起了不可或缺的重任。但一些培訓機構通過考試作弊、閱卷放水等方式,讓部分零學曆、零基礎人員快速拿證,職業(ye) 技能培訓流於(yu) 形式,技術含量低,師資力量不足,難以滿足多樣化、高質量的培訓需求。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職業(ye) 技能培訓的這些亂(luan) 象不僅(jin) 加劇了社會(hui) 各界對於(yu) 技能證書(shu) “含金量”的焦慮,也影響和製約了職業(ye) 技能人才隊伍的健康發展。
據悉,河南省、市、縣三級將分別成立聯合檢查工作組,分級檢查,全省聯動。值得注意的是,行動要求“四必查”:一個(ge) 年度內(nei) ,省級培訓評價(jia) 機構領取培訓、評價(jia) 補貼分別達到200萬(wan) 元、100萬(wan) 元以上的,市級培訓評價(jia) 機構分別達到100萬(wan) 元、50萬(wan) 元以上的,縣級培訓評價(jia) 機構分別達到20萬(wan) 元以上的必查;對人社、審計、紀檢、財政等單位指出問題的機構必查;對群眾(zhong) 舉(ju) 報反映問題的機構必查;對未在該省就業(ye) 、未繳納社保的外省人員開展培訓、評價(jia) 服務的機構必查。
而對於(yu) 近年來流行的利用互聯網技術在線實施職業(ye) 技能培訓的培訓機構及其開展的政府補貼性培訓,本次專(zhuan) 項行動也將進行重點排查處理。排查內(nei) 容包括是否對培訓人員進行了實名實人驗證、培訓過程是否留痕等。
為(wei) 了將“當下改”與(yu) “長久立”相結合,此次專(zhuan) 項行動要求完善職業(ye) 技能培訓資質行政許可和評價(jia) 機構備案製度。組織開展職業(ye) 技能考核鑒定應經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門備案;嚴(yan) 禁在國家職業(ye) 資格目錄之外開展職業(ye) 資格許可和認定工作;各類企業(ye) 不得自行開展冠以職業(ye) 資格名稱的相關(guan) 活動;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職業(ye) 技能培訓實名製管理等。
“進一步完善職業(ye) 技能培訓評價(jia) 體(ti) 係,加強機構監管,做精、做優(you) 職業(ye) 技能培訓服務,才能真正滿足職工群眾(zhong) 提升技能、快速成長的需求,培養(yang) 一支技能過硬、素質更強的職業(ye) 技能人才隊伍,落實‘人人持證、技能河南’的建設要求,培養(yang) 出更多技能型人才,支撐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河南省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表示。(工人日報 本報記者 餘(yu) 嘉熙 本報通訊員 王佳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