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物價穩定並非通貨緊縮

發布時間:2023-07-19 16:56:00來源: 經濟日報

  今年以來,國內(nei) 物價(jia) 持續低位運行,引發了關(guan) 於(yu) 中國經濟是否陷入通貨緊縮的討論。

  通貨緊縮一般具有物價(jia) 水平持續負增長、貨幣供應量持續下降等特征,且常伴隨經濟衰退。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穩步恢複,廣義(yi) 貨幣保持較快增長,6月末,廣義(yi) 貨幣供應量、社會(hui) 融資規模存量、人民幣各項貸款分別同比增長11.3%、9.0%和11.3%,均處於(yu) 高位,與(yu) 曆史上的典型通縮存在明顯差異。

  今年以來,CPI同比漲幅震蕩回落,7月份可能還會(hui) 下行,這是需求恢複時滯和基數效應導致的階段性現象。我國貨幣條件合理適度,居民預期穩定,隨著政策效果不斷顯現,供需缺口將進一步彌合。加之去年同期高基數因素逐步消除,價(jia) 格漲幅將逐步回歸合理水平。

  在全球持續高通脹的外部環境下,我國保持物價(jia) 基本穩定,這是經濟基本麵和政策麵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方麵,我國始終保持正常的貨幣政策尤其是利率政策區間,不采用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政策調控過程中,不僅(jin) 考慮當期效果,也會(hui) 關(guan) 注政策的滯後影響以及其他不確定性因素,注重跨周期調節和跨區域平衡。利率水平與(yu) 潛在經濟增長和保持物價(jia) 基本穩定的要求相匹配,不搞“大水漫灌”的強刺激或急刹車。同時,人民幣匯率彈性顯著提升,為(wei) 貨幣政策自主性不斷增強創造了條件。由於(yu) 采取了上述操作策略,近幾年,我國貨幣政策保持在正常區間,利率水平比較適中,對衝(chong) 了短期經濟波動,為(wei) 物價(jia) 穩定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另一方麵,我國保持全球領先的製造業(ye) 優(you) 勢,從(cong) 供給角度平抑了物價(jia) 過度上漲。近年來,我國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與(yu)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相結合,主動實施穩杠杆、調結構、抑泡沫,強調對實體(ti) 經濟和科技創新領域進行支持,引導資金“脫虛向實”。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了保供穩價(jia) 機製,保障了煤炭、石油、電力等能源產(chan) 品以及大豆、玉米、小麥等糧食的穩定供應,從(cong) 供給端維護了物價(jia) 總體(ti) 穩定。

  去年以來,我國出台了一攬子穩經濟政策措施,但投資擴張向最終消費的傳(chuan) 導需要一定時間。疫情期間,我國居民收入普遍受到影響,也存在一個(ge) “補”儲(chu) 蓄的過程。相關(guan) 數據顯示,去年出台的支持性金融工具已逐步形成實物工作量,預計後續將進一步提升居民部門收入。

  因此,雖然短期內(nei) 物價(jia) 出現一定程度下行,但並不意味著中國進入了通縮階段。強大的製造業(ye) 基礎以及近些年穩健的貨幣政策,為(wei) 實現物價(jia) 穩定奠定了中長期基礎。

  接下來,要用好現有貨幣政策空間,保持貨幣條件與(yu) 經濟潛在增速和物價(jia) 基本穩定的要求相匹配,兼顧好經濟增長和物價(jia) 穩定。同時,也要看到目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等問題,要著力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全社會(hui) 經濟活力,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推動經濟高質量增長。

  金觀平(來源:經濟日報)

  金觀平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