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中治旱工程通水:從旱片到糧倉的華麗轉身
中新網來賓7月20日電 (張朝廣 吳海蘭(lan) 王明三 莫敦傢)近日,記者走進廣西來賓市興(xing) 賓區遷江鎮樂(le) 英村,隻見一片片金黃的稻浪在田裏翻滾著,收割機轟隆隆地來回奔忙,田間地頭一派繁忙的豐(feng) 收景象,村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村民覃壽江開著三輪車來到稻田邊,等待收割機到自家稻田作業(ye) 。不一會(hui) 兒(er) ,收割機開進他的稻田裏,僅(jin) 用5分鍾,0.6畝(mu) 的稻田便收割完成,他立即拿出麻袋打包裝好。“一共8包,一包有80斤以上,平均畝(mu) 產(chan) 就有800斤~1000斤。”覃壽江笑著說,“畝(mu) 產(chan) 比去年多兩(liang) 三百斤。”
自桂中治旱工程去年試通水後,樂(le) 英村裏的2300畝(mu) 稻田結束了不能按農(nong) 時耕種的曆史,而且早稻收割的時間比往年提前了半個(ge) 月。“意義(yi) 非常大,收割時間提前了,村民就可以種三季,現在已經有老板過來跟我們(men) 簽合同。收完晚稻之後馬上種馬鈴薯,多了一季,村民收入也跟著增加。”樂(le) 英村黨(dang) 總支部書(shu) 記周中山說。
桂中治旱工程是國務院重點水利工程,也是目前廣西最大的灌區工程,設計灌溉麵積達128萬(wan) 畝(mu) ,惠及來賓市忻城縣、合山市、興(xing) 賓區和南寧市賓陽縣共25個(ge) 鄉(xiang) 鎮228個(ge) 行政村,可為(wei) 灌區內(nei) 近150萬(wan) 人提供水源,同時有力改善區域生態環境。2022年12月,工程幹渠全麵通水,年內(nei) 調水達3億(yi) 立方米,實現灌溉麵積65萬(wan) 畝(mu) 。
目前,來賓正舉(ju) 全市之力,抓緊實施“田間工程、聯通工程、信息工程”,努力把樂(le) 灘灌區打造成“現代化灌區”“智慧灌區”“節水灌區”,全力發揮工程在農(nong) 田灌溉、產(chan) 業(ye) 布局等方麵的多重效益,大力推進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讓桂中治旱工程真正惠及民眾(zhong) 。
“工程建成通水,讓‘桂中旱片’變成了‘桂中灌片’,對保障‘桂中糧倉(cang) ’糧食安全、推動蔗糖產(chan) 業(ye) 升級、優(you) 化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以及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等具有重大意義(yi) 。”來賓市委副書(shu) 記吳曉麗(li) 介紹,今年灌區內(nei) 早稻、甘蔗長勢喜人,畝(mu) 產(chan) 提升。通過引水、補水,灌區內(nei) 的山塘水庫、斷流河流水係相通,恢複了生態,隨處可見小橋流水的和美景象,這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正在給灌區民眾(zhong) 生活和農(nong) 業(ye) 發展帶來改變。(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