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當AI繪畫 開始搶動漫人飯碗

發布時間:2023-07-24 15:48: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當AI繪畫 開始搶動漫人飯碗

  普通用戶輸入文本語句就可得到獨特風格的圖像 有遊戲外包公司直接裁員一半

  每一次生產(chan) 力的變革,在帶來技術進步與(yu) 更高效率的同時,也都無可避免地帶來一次人才的更迭。在過去的幾年裏,人工智能取得了極快的發展,其中包括基於(yu) 機器學習(xi) 和深度學習(xi) 的“圖像生成技術”。ChatGPT4的出現,更是將AI 繪圖降低到幾乎零門檻,普通用戶隻需輸入文本語句就可輸出具有獨特風格和想象力的圖像,但由此帶來的副作用則是動漫設計、插畫、遊戲設計等行業(ye) 的劇烈動蕩。

  許多遊戲公司將AI繪畫引入工作流程,用以擺脫遊戲行業(ye) 帶來的人才壓力和資金焦慮。有遊戲團隊把原畫外包團隊給砍了,有遊戲外包公司直接裁掉了一半的人,“原畫師利用Al完成方案,工作效率至少能提升50%以上,之前公司需要38個(ge) 原畫師,現在已經裁掉了20個(ge) 人,公司不養(yang) 閑人!”一家剛剛完成裁員的遊戲美術外包公司的技術總監透露。

  AI 繪圖勢不可擋,設計從(cong) 業(ye) 者們(men) 如何應對?正在舉(ju) 行的中國北京動畫周上,動漫從(cong) 業(ye) 人員就此問題展開討論。

  現狀

  有公司從(cong) 上百人減到30人

  “動漫遊戲產(chan) 業(ye) 屬於(yu) 勞動力集成的創意型產(chan) 業(ye) ,如何節約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是多數動漫企業(ye) 關(guan) 注的焦點。這時候人工智能AI出現了,它對於(yu) 文本的生成,前期美術設計的方案、中期細節表現的效率提升都呈現出了人力無法比擬的優(you) 勢。”成都大學影視與(yu) 動畫學院院長張娟一直在關(guan) 注AI 繪圖對於(yu) 動漫產(chan) 業(ye) 的影響。

  她介紹,相比中後期的製作流程,AI技術對於(yu) 漫畫、插畫、繪本、遊戲和動畫前期的美術設計這一類以平麵創意表現為(wei) 主的行業(ye) 衝(chong) 擊最大,“尤其在概念美術設計方案的草圖呈現、效果細化上,AI的可替代性非常強。”

  “二維動畫的前期美術設計還有漫畫插畫公司的主筆,遊戲前期概念美術設計等崗位也受到了衝(chong) 擊。我和我的同事發現這些崗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招聘人員縮減或者裁減和崗位合並等情況。”調研中,張娟發現一家參與(yu) 了《王者榮耀》《三國殺》《第五人格》等知名遊戲項目的四川原畫外包公司,在AI繪畫盛行之後,公司人數從(cong) 之前的上百人已經消減到了30人不到,“不僅(jin) 如此,它的原畫項目也在縮減。在目前動畫公司和遊戲公司的招聘上,我們(men) 發現大家都在招AI畫師,並且是在崗位要求上明確指出要根據項目去生成完成圖,熟練使用各種AI繪畫工具,結合項目需求對AI生圖進行精修。”

  張娟指出,AI目前對於(yu) 動漫前期公司的影響非常大,三維公司在項目中期階段無法整體(ti) 調節它的生產(chan) 模式,所以,相對受到AI衝(chong) 擊暫時小一些。“不過,這是暫時的,AI的迭代非常快,一些瓶頸問題像數字模型搭建周期縮短,數字資產(chan) 管理優(you) 化等問題一旦解決(jue) ,衝(chong) 擊隻是時間的問題。”

  影響

  動漫專(zhuan) 業(ye) 接受考驗

  動漫行業(ye) 的改變對上遊動漫專(zhuan) 業(ye) 學生的就業(ye) 帶來直接影響。對此張娟分析,“目前基礎應用型人才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概率是最高的,因此對於(yu) 實施常規和傳(chuan) 統動畫技術教育學的專(zhuan) 業(ye) 來說,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發展和就業(ye) 前景是最不樂(le) 觀的。對於(yu) 熟悉動畫製作流程的動畫技術專(zhuan) 業(ye) 技能型人,比如插畫繪本、行業(ye) 上色師、三維動畫行業(ye) 建模師等,他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能力主要應用於(yu) 影視動畫、漫畫插畫繪本以及遊戲製作等方麵的原創內(nei) 容製作,這一類型的人才在人工智能時代部分職位作出了合並和撤銷,逐漸會(hui) 由專(zhuan) 業(ye) 型過渡到一專(zhuan) 多能型。對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的要求也再次提升。”

  為(wei) 了適應人才變化,高校也將對動畫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方案進行調整。“普通動畫工作者和資深動畫師不同之處,除了技法之外,後者還會(hui) 強調獨具匠心的創意策劃、動畫原理的熟練應用,以及動畫表演深層的把握。”張娟說,“因此,我們(men) 對於(yu) 學生的培養(yang) 除了熟練表現專(zhuan) 業(ye) 技能之外,還要拓寬他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視野,提升學生的文史水平,鍛煉他們(men) 的學術修養(yang) ,故事的策劃能力,同時熟練掌握影視視聽語言並且能夠應用於(yu) 動漫遊戲的創作和生態。”

  除此之外,張娟認為(wei) ,動畫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在麵對這麽(me) 多海量生成圖的同時一定要有審美能力、鑒賞遴選能力。隻有這樣才能在未來駕馭人工智能。

  思考

  AI無法取代人類對角色的理解

  具體(ti) 要怎麽(me) 做,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教授、電影學博士馬華給出了四個(ge) 建議,“第一,教學中,要讓更多的同學去熟悉AI,不管是新的製作技術還是設計領域的技術。”

  第二,要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用實踐的方式去完善學生對動畫的理解,學生才能真正了解現在AI技術實現以後對於(yu) 內(nei) 容或者內(nei) 容創作本身第二步的提升。

  馬華說,實踐教學還會(hui) 鍛煉學生的跨界合作能力和團隊能力。AI現在在一定程度上在減少人力或者降低人力創作過程(的成本)。但是,動畫的創作一直以來都是以合作團隊或者說相互在團隊過程中不斷實現項目往前推進的。合作過程中,人與(yu) 人的碰撞產(chan) 生的思想火花是AI無法取代的,哪怕在團隊創作過程中有爭(zheng) 議、有碰撞,甚至有爭(zheng) 吵,這部分都是彌足珍貴的東(dong) 西。

  第三,除了AI之外,我們(men) 的教學現在也會(hui) 遇到更多碎片化學習(xi) ,這種情況下,要更強調一體(ti) 化的理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強調,電影史、動畫史、電影藝術史、美術綜合修養(yang) 的部分,因為(wei) AI隻是在大量數據中去采樣,它並沒有像人類在電影和動畫發展過程中不斷迭代、不斷日積月累創作規律的總結和發展能力,這部分是將來你去運用和駕馭AI的一個(ge) 非常重要的理論儲(chu) 備和基礎。

  最後則是回歸到創作的故事,馬華觀察,目前AI可以創作有邏輯性的故事,但無法取代的一點是人類對角色的理解,對角色情感的呈現,“我們(men) 看故事、感受故事,由此留給我們(men) 情感共鳴的東(dong) 西,恰恰是此時此刻或那時那刻人和人之間情感碰撞留下的一種回憶,這部分光靠大數據、采樣是很難取代的。所以,回歸故事、人物,回歸對於(yu) 人物情感的挖掘的部分,AI目前還不能涉及。”

  觀察

  動畫大變革,從(cong) 熊貓“盼盼”開始

  在AI繪畫時代之前,中國的動畫業(ye) 也曾經曆過人工被電腦替代的變革。國際動畫協會(hui) 副主席李中秋就是那場變革的見證者。1990年,我國創造國產(chan) 第一個(ge) 三維動畫是亞(ya) 運會(hui) 的(吉祥物)熊貓盼盼,李中秋就是當時三維動畫技術的引進者,“那時候中國這個(ge) 行業(ye) 是零,所以,‘三維動畫’這個(ge) 詞都沒有,都是我翻譯過來的。”

  從(cong) 那時開始,李中秋一直跟隨中國動畫協會(hui) 的老會(hui) 長張鬆林先生,從(cong) 事動畫行業(ye) 推廣工作。他記得,自己第一次到美影廠,帶著那台機器給大家介紹,說未來的動畫可以用電腦完成,美影廠有幾位前輩非常不以為(wei) 然,“錢運達老師(錢老師非常善良),他說怎麽(me) 可能把大量的畫稿,甚至那麽(me) 多的顏料、賽璐珞片,那都是多貴的東(dong) 西,把它廢掉,往後用你的機器嗎?你做做實驗大家看看還可以。”

  張鬆林給出的回複非常到位,他說:“老錢,我告訴你,除非我們(men) 永遠不用這個(ge) 。假如突然大家都冷凍起來,凍結了,等你十年後醒來,你覺得還會(hui) 用紙嗎?如果那個(ge) 時候是用電腦,那我們(men) 不如今天就開始嚐試。”

  2003年前後,國內(nei) 的動漫產(chan) 業(ye) 終於(yu) 徹底把動畫手繪變成電腦,再之後又發展出無紙動畫、VR、運動捕捉等技術……那麽(me) ,已經到來的AI繪畫時代又將是怎麽(me) 一番天地。悲觀和樂(le) 觀都顯得單薄,因為(wei) 這個(ge) 時代已經開啟,不能逆轉。

  4月21日國內(nei) CG元老阮佳以自繪的《艾爾登法環》中女武神同人示範草圖對戰AI,限時30分鍾,讓廣大的網友使用AI對其進行細化,之後再與(yu) 她的完稿做對比,很多人都在關(guan) 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zheng) 。“戰後”,阮佳老師是這樣說的,“我不是在抵製科技進步,而是覺得不該去侮辱那些在這波衝(chong) 擊倒下的人。如果時代要你的命,那麽(me) 我就努力在自己的專(zhuan) 業(ye) 上戰鬥到最後。”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祖薇薇 實習(xi) 生 虎巾傑 統籌/滿羿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