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馬凱碩:中國崛起和亞洲回歸不可阻擋 西方須學會分享權力

發布時間:2023-07-24 15:59:00來源: 新京報

  專(zhuan) 訪新加坡資深外交家馬凱碩:

  中國崛起和亞(ya) 洲回歸不可阻擋 西方須學會(hui) 分享權力

  7月16日,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裏開啟了訪華之行,他是近一個(ge) 月來第三位訪華的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在他之前,美國國務卿安東(dong) 尼·布林肯於(yu) 6月18日至19日訪問中國,7月6日至9日美國財政部部長珍妮特·耶倫(lun) 對中國進行了訪問。美國高官接連訪華,為(wei) 沉寂已久的中美關(guan) 係帶來了新的活力,受到全世界的關(guan) 注。

  但在新加坡資深外交家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看來,美國高官訪華存在悖論。“一方麵,這些訪問改變了一切,因為(wei) 對話可以建立信任,從(cong) 而確保雙方關(guan) 係不會(hui) 惡化失控;另一方麵,這些訪問什麽(me) 都沒有改變,因為(wei) 美國仍然會(hui) 試圖阻止中國的崛起,這是地緣政治的鐵律。”7月18日,馬凱碩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zhuan) 訪時重點談到了當前的中美關(guan) 係。他認為(wei) ,中國崛起並超越美國成為(wei) 世界第一大經濟體(ti) 勢不可擋,對此美國不應試圖孤立壓製,而應該保持和中國的接觸與(yu) 合作,如此才能實現雙贏。

  馬凱碩是新加坡知名學者、外交官,曾任新加坡常駐聯合國代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hui) 主席、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著有《中國的選擇:中美博弈與(yu) 戰略抉擇》《新亞(ya) 洲半球》《東(dong) 盟奇跡》《西方失敗了嗎?》等著作。近日,馬凱碩新作《亞(ya) 洲的21世紀》中文版發布會(hui) 在全球化智庫(CCG)舉(ju) 行。

  馬凱碩在新書(shu) 中提出,21世紀將是亞(ya) 洲的世紀,西方主導世界的時代將終結,而亞(ya) 洲將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並為(wei) 當前全球麵臨(lin) 的風險與(yu) 挑戰提出自己的解決(jue) 方案。麵對亞(ya) 洲的回歸,西方拒絕接受並作出相應的調整,由此加劇了未來的不確定性。馬凱碩在專(zhuan) 訪中表示,西方應該采取一種更明智的做法應對當前的全球格局之變,那就是與(yu) 亞(ya) 洲分享權力、保持對話與(yu) 合作,共同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從(cong) 而打造一個(ge) 更穩定的世界。

  美國高官接連訪華有積極意義(yi) 但美國不會(hui) 停止遏製中國

  新京報: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裏是繼美國國務卿安東(dong) 尼·布林肯和財政部部長珍妮特·耶倫(lun) 後,近一個(ge) 多月來第三位訪華的美國政府高級官員。作為(wei) 一位有著30多年外交經驗的資深外交官,你如何看待美國官員的這些訪問?這是否表明中美關(guan) 係正在改善?

  馬凱碩:當探討美國國務卿安東(dong) 尼·布林肯、財政部部長珍妮特·耶倫(lun) 和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裏的對華訪問結果時,會(hui) 出現一個(ge) 悖論:一方麵,它改變了一切;另一方麵,它沒有改變任何東(dong) 西。

  出現這種悖論的原因是,美國和中國恢複對話是全世界都非常高興(xing) 看到的,因為(wei) 他們(men) 知道自己必將受到美國和中國對抗帶來的影響。如果這種對抗不受控製,這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損害將會(hui) 更大。但如果進行對話討論,雙方都可能嚐試設置護欄,以確保關(guan) 係不會(hui) 惡化過多。這是(這些訪問帶來的)積極的進展。

  作為(wei) 一名有著33年經驗的外交官,我知道麵對麵的對話是無可替代的, 即使你們(men) 在zoom(視頻會(hui) 議平台)上見麵或者是互相寫(xie) 信,這些也是不一樣的。但是當你們(men) 麵對麵見麵時,就可以建立起信任。這也是我希望布林肯、耶倫(lun) 和克裏訪問中國能起到的作用。

  但正如前所說,從(cong) 另一方麵來看,一切都沒有改變,因為(wei) 可以肯定的是,美國仍然會(hui) 試圖阻止中國的崛起。就像我在《Has China Won》(中文出版名《中國的選擇:中美博弈與(yu) 戰略抉擇》)一書(shu) 中所解釋的,地緣政治有一條鐵律,即每當世界頭號新興(xing) 大國——當下是中國,即將超越世界頭號強國——當下是美國之時,世界頭號強國總是試圖壓倒世界頭號新興(xing) 強國。

  因此,即使這些訪問取得成功,美國仍會(hui) 試圖阻止中國成為(wei) 第一。這就是他們(men) 發動貿易戰、提出芯片法案等的原因。所以說,我們(men) 應該現實一些看待這些訪問,即其帶來了積極的進展,我們(men) 也應該歡迎這些進展,但我們(men) 不應抱有任何幻想,認為(wei) 這些訪問可以阻止中美之間的競爭(zheng) 。

  新京報:那你對中美未來關(guan) 係發展有怎樣的判斷?你此前提到,你認為(wei) 未來十年中美之間的競爭(zheng) 將加劇,為(wei) 了避免兩(liang) 國之間發生戰爭(zheng) 或是“新冷戰”,你認為(wei) 兩(liang) 國應該怎麽(me) 做,或者至少應該避免做什麽(me) ?

  馬凱碩:我認為(wei) (中美之間爆發)戰爭(zheng) 並非不可避免。核大國之間的戰爭(zheng) 沒有贏家和輸家,隻有輸家和輸家。好消息是,美國和中國的領導人都明白這一點,但除了戰爭(zheng) 之外的一切都將繼續下去。如前所說,美國仍會(hui) 繼續試圖阻止中國的崛起。

  這也是為(wei) 何我在我的文章、在我的書(shu) 中不斷強調,美國應采取一種更明智的做法。因為(wei) 我認為(wei) 美國最終仍無法阻止中國,中國的經濟將成為(wei) 世界第一。因此,為(wei) 一個(ge) 中國成為(wei) 第一大經濟體(ti) 的世界做好準備的最佳方式是,美國與(yu) 中國保持接觸而非試圖孤立中國,並通過與(yu) 中國接觸和與(yu) 中國合作來建立一種合作關(guan) 係以及一個(ge) 合作的全球秩序,這對於(yu) 美國和中國來說將是雙贏。

  這也是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對美國人的建議。他曾說過,為(wei) 一個(ge) 美國不再是第一的世界做好準備,美國應該加強多邊規則、多邊規範、多邊進程和多邊機構。因此,美國不應該試圖削弱多邊機構,而應該和中國共同加強多邊機製的力量。如果美國能采取更明智的做法,與(yu) 中國接觸而不是試圖孤立中國,我想世界其他地區也會(hui) 更加開心。

  新京報:東(dong) 盟在世界舞台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中美戰略競爭(zheng) 加劇、美國加速推進印太戰略的背景下,你認為(wei) 東(dong) 盟在中美之間應該采取怎樣的戰略?

  馬凱碩:我認為(wei) 東(dong) 盟在緩解中美緊張局勢方麵一直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事實上,我幾個(ge) 月前在《外交事務》雜誌上發表過一篇文章,主要說的是,東(dong) 盟對中美關(guan) 係的處理可以作為(wei) 世界上其他地區效仿的典範。

  東(dong) 盟所做的就是明確既想和中國做好朋友,也想和美國做好朋友,不想選邊站隊。而通過保持中立,東(dong) 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這讓美國意識到,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對於(yu) 其試圖孤立中國的活動並不熱情,他們(men) 不會(hui) 孤立中國。

  以東(dong) 盟為(wei) 例,2000年,美國與(yu) 東(dong) 盟的貿易額為(wei) 1350億(yi) 美元,而中國與(yu) 東(dong) 盟的貿易額僅(jin) 為(wei) 400億(yi) 美元,美國與(yu) 東(dong) 盟的貿易額要大得多。但到了2022年,美國和東(dong) 盟的貿易額從(cong) 1350億(yi) 美元大幅增長到超過4400億(yi) 美元,而中國與(yu) 東(dong) 盟的貿易額則從(cong) 400億(yi) 美元猛增至9750億(yi) 美元,接近一萬(wan) 億(yi) 美元。因此,美國不能指望東(dong) 盟放棄與(yu) 中國近萬(wan) 億(yi) 美元的貿易關(guan) 係,這是非常不現實的。一旦美國明白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並不希望選邊站隊,那麽(me) 美國在處理中國問題的方式上就會(hui) 變得更加克製。

  西方主導世界是曆史偏差 亞(ya) 洲回歸不可阻擋

  新京報:你在新書(shu) 《亞(ya) 洲的21世紀》中提出的一個(ge) 關(guan) 鍵論點是“21世紀將見證亞(ya) 洲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能否解釋一下這意味著什麽(me) ,亞(ya) 洲的回歸將體(ti) 現在哪些方麵?

  馬凱碩:我認為(wei) 亞(ya) 洲的回歸是必然的。正如我在《亞(ya) 洲的21世紀》一書(shu) 中解釋的那樣,亞(ya) 洲的回歸是不可阻擋的,因為(wei) 從(cong) 公元元年到1820年,在過去2000年裏有1800年世界上最大的兩(liang) 個(ge) 經濟體(ti) 都是中國和印度,而歐洲、北美的騰飛其實隻是近200年的事情。可以說,過去200年西方對世界的統治曆史是一個(ge) 重大的曆史偏差,而所有的偏差都會(hui) 自然結束。這就是為(wei) 什麽(me) 亞(ya) 洲的回歸是完全正常的。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出版商原本認為(wei) 《亞(ya) 洲的21世紀》這本書(shu) 的英文版可能隻會(hui) 有2萬(wan) 下載量,結果這本書(shu) 在全球160個(ge) 國家的下載量超過300萬(wan) 。這表明,全世界都意識到亞(ya) 洲的世紀即將到來,對此我們(men) 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過去20至30年間,亞(ya) 洲國家的表現也令人注目。所以我預計亞(ya) 洲經濟將繼續表現良好,特別是中國、印度和東(dong) 盟,這三個(ge) 地區可能成為(wei) 亞(ya) 洲乃至世界的主要經濟增長地區。

  新京報:實際上,你從(cong) 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就一直在提“亞(ya) 洲的回歸”。你當時做出這樣的判斷理由是什麽(me) ?

  馬凱碩:是的,我從(cong) 1992年就開始寫(xie) 關(guan) 於(yu) 亞(ya) 洲回歸的文章,大約是31年前。那時,很多人認為(wei) 我瘋了。幸運的是,我二三十年前關(guan) 於(yu) 亞(ya) 洲回歸的預言很多都已經實現了,所以人們(men) 現在明白,這是真實的。

  數據顯示,在2000年,美國的國民生產(chan) 總值是中國國民生產(chan) 總值的8倍,現在則大約是1.5倍。我認為(wei) 10年內(nei) ,中國的國民生產(chan) 總值可能會(hui) 超過美國。所以,這將是一個(ge) 不同的世界,亞(ya) 洲的回歸即將發生。

  正如我在之前的書(shu) 《新亞(ya) 洲半球》中所解釋的那樣,我們(men) 最終理解、吸收並踐行了西方智慧的七大支柱(自由市場經濟、科學技術的傳(chuan) 播、精英管理、和平文化、法治、推廣教育和實用主義(yi) )。通過吸收這些西方智慧,我們(men) 的表現已經開始和西方社會(hui) 一樣了。由於(yu) 亞(ya) 洲的人口要(比歐美)多得多,我們(men) 的經濟將變得更強也就非常自然。

  新京報:說到亞(ya) 洲複興(xing) ,中國的崛起可能是最引人矚目、最重要的一個(ge) 方麵。你此前多次提到,中國的崛起是和平的,對於(yu) 世界發展是有利的。但為(wei) 何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在西方世界仍然流行?西方世界包括美國應如何正確應對中國的崛起?

  馬凱碩:確實,中國在美國仍被視為(wei) “威脅”,民意調查就顯示了這一點。在歐洲,某種程度上也是如此,歐盟將中國稱為(wei) “係統性競爭(zheng) 對手”。我認為(wei) ,這種對中國的恐懼是因為(wei) 西方國家明白,他們(men) 在世界上擁有的權力和影響力的程度是反常的,譬如他們(men) 控製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許多關(guan) 鍵國際組織。

  隨著中國和亞(ya) 洲的回歸,他們(men) 現在必須讓開一些路,給中國、給印度、給其他亞(ya) 洲國家讓出空間。他們(men) 顯然不願意這樣做。因此,他們(men) 現在集中精力,說中國對世界構成威脅,為(wei) 自己不對中國的回歸作出調整找借口。

  因此,其他亞(ya) 洲國家必須站出來,解釋為(wei) 何即使與(yu) 中國有分歧,他們(men) 仍然能夠與(yu) 中國開展合作。這就是我們(men) 應該告訴美國和歐洲的,不要試圖阻止中國的崛起,而是與(yu) 中國合作,這是阻止西方對所謂中國威脅的恐懼的最好方法。

  西方須與(yu) 亞(ya) 洲分享權力 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新京報:不止是對中國的崛起,西方也拒絕承認你在書(shu) 中提出的“21世紀將見證西方主導世界時代的結束”和“亞(ya) 洲的回歸”,實際上也是拒絕接受權力從(cong) 西方向東(dong) 方轉移的事實。那麽(me) ,你認為(wei) 東(dong) 西方之間的局勢是否會(hui) 逐漸緊張,甚至演變成某種程度上的東(dong) 西方對抗?

  馬凱碩:我認為(wei) 肯定存在東(dong) 西方對抗的風險,但與(yu) 此同時,我認為(wei) 我們(men) 可以告訴西方,有一種更明智的方式來應對亞(ya) 洲的回歸,他們(men) 應該與(yu) 亞(ya) 洲合作,學會(hui) 與(yu) 亞(ya) 洲分享權力。事實上,從(cong) 短期來看,我對此是悲觀的,因為(wei) 西方需要一些時間來改變它的思想,尤其是美國需要更長時間來接受美國可能成為(wei) 世界第二強國的事實。

  但我們(men) 必須繼續與(yu) 他們(men) 溝通,並告訴他們(men) ,在我們(men) (回歸)的世界中有更好的合作方式。因為(wei) 我們(men) 生活在地球上,而地球現在是一個(ge) 處於(yu) 危機中的行星。如果人類毀滅了地球,我們(men) 將無處可去。西方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努力拯救地球,而不是嚐試阻止中國崛起。而除非與(yu) 中國合作,否則人類將無法拯救地球。譬如,讓中國參與(yu) 應對氣候變化的種種努力是非常重要的,但你不能要求和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合作,然後在其他問題上打中國的臉,這是前後矛盾的。

  這就是為(wei) 何西方有必要退一步捫心自問——希望看到21世紀出現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世界?答案非常清楚,那就是拋開所有其他地緣政治分歧,全人類團結起來合作拯救地球。這就是我在《Has China Won》一書(shu) 中所希望傳(chuan) 達的信息。

  新京報:如你所說,世界正麵臨(lin) 著許多共同的挑戰,如氣候危機、大流行病等,為(wei) 了應對這些危機,世界需要共同努力、共同行動。但近年來,我們(men) 看到去全球化、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上升。對你來說,你還相信全球化和多邊主義(yi) 嗎?它對於(yu) 應對這些全球挑戰有多重要?

  馬凱碩:我是全球化和多邊主義(yi) 的堅定信徒。因為(wei) 沒有全球化,我在《亞(ya) 洲的21世紀》一書(shu) 中提出的“亞(ya) 洲的回歸”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實上,全球化是亞(ya) 洲國家表現良好的一個(ge) 重要原因。

  盡管在很多方麵,全球化是西方送給其他國家的禮物。但今天,事實上亞(ya) 洲人對全球化更加熱衷。我認為(wei) 全球化也意味著世界在縮小,我們(men) 變得越來越相互依存。正如你所說,氣候變化、流行病、金融危機都是我們(men) 共同的挑戰。所有這一切都表明,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必須作為(wei) 一個(ge) 世界團結起來。

  目前,我們(men) 麵臨(lin) 來自西方國家的一些阻力,但我認為(wei) 我們(men) 可以克服這種阻力,我們(men) 必須大聲、清晰地說話。我希望中國和印度能夠發出一致的聲音,尤其是在氣候變化議題上。如果中國和印度發出了共同的聲音,那西方就會(hui) 聽到我們(men) 的聲音。

  新京報:你在新書(shu) 中提出“21世紀將見證全球秩序的重構”。隨著亞(ya) 洲回歸世界舞台中央,這個(ge) 新秩序是亞(ya) 洲領導的嗎?這樣的新秩序有哪些特點?

  馬凱碩:我認為(wei) 很明顯,到21世紀中葉,如果西方仍然繼續主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全球性機構,那麽(me) 這將是一個(ge) 功能失調的世界。因此我預計,到本世紀中葉,西方將最終認識到與(yu) 亞(ya) 洲分享權力、與(yu) 亞(ya) 洲合作、讓亞(ya) 洲有更大的話語權符合他們(men) 的利益。

  在許多全球性組織中,大約需要十年或更多時間才能說服他們(men) 。但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men) 將意識到試圖阻止亞(ya) 洲人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關(guan) 鍵職位是徒勞的。當他們(men) 的思想發生變化,我們(men) 將擁有一個(ge) 更加穩定的世界。

  新京報記者 謝蓮 姚遠 王巍 李欣侗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