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七下八上”關鍵期,如何做好防汛工作

發布時間:2023-07-26 16:31:00來源: 光明日報

  當前,全國已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guan) 鍵期,防汛抗旱形勢備受關(guan) 注。7月25日,在國新辦舉(ju) 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上,應急管理部副部長、水利部副部長王道席介紹,目前全國防汛抗旱形勢總體(ti) 平穩,呈現出全國降水總體(ti) 偏少,空間分布差異較大;主要江河汛情平穩,超警中小河流較常年偏少;多地發生山洪和地質災害,部分工程出現險情;洪澇幹旱災害總體(ti) 偏輕,各項指標呈下降趨勢等四個(ge) 主要特點。

  “洪澇災害方麵,與(yu) 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今年以來洪澇受災人數下降4.9%,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85.1%,緊急轉移安置人數下降90.4%,直接經濟損失下降76%。幹旱災害方麵,與(yu) 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今年以來幹旱災害受災人數下降50.2%,農(nong) 作物受災麵積下降44.4%。”王道席表示,“我們(men) 將持續強化各項措施,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項工作。”

  主汛期全國防汛抗旱形勢複雜嚴(yan) 峻

  談及今年主汛期的形勢,王道席透露,總的來看,主汛期全國防汛抗旱形勢複雜嚴(yan) 峻,主要體(ti) 現在以下幾個(ge) 方麵:一是極端天氣事件偏多,預測氣候狀況一般到偏差,階段性強降水、暴雨洪澇和高溫熱浪災害可能較重。二是洪澇幹旱並重,鬆花江、黑龍江中遊、淮河流域沂沭泗、太湖、遼河和長江下遊部分支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內(nei) 蒙古、甘肅等地有可能出現階段性旱情。三是薄弱環節風險突出,山洪和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庫度汛及城市內(nei) 澇是防汛救災的薄弱環節,需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

  今年入汛以來,全國平均降雨量288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10.6%,但極端性、局地性特點比較突出。全國共出現20次強降雨過程,有16個(ge) 國家氣象站日降水量突破曆史極值。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yu) 公共服務司負責人王亞(ya) 偉(wei) 表示,預計到7月底之前,我國降雨帶主要位於(yu) 天津、河北東(dong) 部、遼寧南部、山東(dong) 、江蘇南部、福建、廣東(dong) 北部、四川、重慶、雲(yun) 南等地,新疆盆地地區、甘肅西部、內(nei) 蒙古西部高溫天氣仍將持續。預計8月份,華北北部和東(dong) 北大部地區、廣西南部、海南、四川西部、雲(yun) 南等地降水偏多2~5成,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台風方麵,8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將有4~6個(ge) 熱帶氣旋生成,其中2~3個(ge) 熱帶氣旋將登陸或影響我國,路徑主要以西行和西北行為(wei) 主,主要影響我國華東(dong) 和華南沿海地區。

  目前,我國正處於(yu) “七下八上”防汛關(guan) 鍵期,王亞(ya) 偉(wei) 建議關(guan) 注強降雨、台風、強對流、高溫、幹旱等氣象災害及山洪、泥石流、城市內(nei) 澇等次生災害。東(dong) 南沿海要做好台風防禦工作,華北、東(dong) 北和西南地區注意防範局地強降雨和強對流天氣,新疆、甘肅、內(nei) 蒙古及江南、華南等地注重防禦高溫災害。

  全力以赴做好災害防禦和救援

  今年汛前,國家防總公布全國防汛抗旱行政責任人2521名,督促落實各級的包保責任。入汛以來,水利部門滾動更新洪水預報9.2萬(wan) 次,調度運用大中型水庫1999座次、攔蓄洪水286億(yi) 立方米。全國氣象部門發布各類氣象災害預警信息17萬(wan) 條,“叫應”各級黨(dang) 委政府和防災減災責任人20萬(wan) 人次。

  麵對主汛期複雜嚴(yan) 峻的形勢,有關(guan) 部門將采取哪些應對措施?王道席回應,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將層層壓實以行政首長負責製為(wei) 核心的各項防汛責任,落實防汛包保責任,督促責任人下沉一線、靠前指揮。緊盯災害性天氣過程,抓好監測、預報、預警、響應等重點環節,督促地方完善聯合會(hui) 商調度機製,強化預警和響應聯動,牢牢把握防汛主動權。落實直達基層責任人的臨(lin) 災預警“叫應”機製,壓實旅遊景區、施工營地、工礦企業(ye) 等屬地責任,提前果斷組織危險區群眾(zhong) 轉移避險,及時采取“關(guan) 停撤轉”等剛性措施,嚴(yan) 防群死群傷(shang) 。統籌聯動抓救援救災,用好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各類專(zhuan) 業(ye) 隊伍和社會(hui) 力量,確保高效開展搶險救援,快速下撥搶險救災物資和資金。堅持防汛抗旱兩(liang) 手抓,滾動開展旱災風險研判,細化完善抗旱應急預案,千方百計保障城鄉(xiang) 供水安全。

  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司長於(yu) 海峰介紹,自然資源部在地質和海洋災害防治工作中將緊盯重點區域和重點時段。重點區域包括縣城、重點集鎮、學校、醫院、敬老院、農(nong) 家院等,還包括交通幹線、山區道路、重點水庫庫區、工礦場所、在建工地工棚、旅遊景點景區、度假休閑場所等人員比較密集的地區。重點時段主要有四個(ge) :一是長曆時降雨,二是短時局地強降雨,三是旱澇急轉,四是半夜大雨。

  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方麵,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司長姚文廣表示,水利部將密切監視汛情旱情災情,滾動預測預報,及時發布預警。科學精準調度以水庫、堤防、蓄滯洪區為(wei) 主要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體(ti) 係,確保防洪安全。抓好工程巡查防守和應急處置,尤其是要做好在建工程、病險水庫等度汛安全,病險水庫原則上一律空庫運行。抓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禦,強化預警和轉移避險,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尤其是應對局地強降雨,強化預警“叫應”機製,對於(yu) 發出的預警一定要通知到責任人、通知到群眾(zhong) 。做好抗旱保供,精準範圍、精準對象、精準時段、精準措施,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蓄水保水,儲(chu) 備抗旱水源,通過應急調水、打井、節水、拉送水等措施,保障城鄉(xiang) 居民和作物時令灌溉用水,確保糧食安全和城鄉(xiang) 供水安全。

  據統計,今年入汛以來,截至7月24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已參與(yu) 處置城市內(nei) 澇和地質山洪災害搶險救援行動3483起,出動車輛4641輛次、舟艇481艘次,共營救遇險被困群眾(zhong) 1174人,疏散轉移7200餘(yu) 人。國家消防救援局副局長羅永強指出,國家消防救援局將在國家防總的統一指揮下,全力以赴做好“七下八上”防汛關(guan) 鍵期搶險救援工作,科學高效處置各類災害事故。

  (光明日報記者 陳 晨)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