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設美好香港、實現民族複興積極貢獻力量
為(wei) 建設美好香港、實現民族複興(xing) 積極貢獻力量
——習(xi) 近平主席給香港培僑(qiao) 中學高一年級全體(ti) 學生回信在香港各界引發熱烈反響
國家主席習(xi) 近平7月24日給香港培僑(qiao) 中學高一年級全體(ti) 學生回信,對他們(men) 予以親(qin) 切勉勵。習(xi) 近平主席的回信,在培僑(qiao) 中學師生、香港教育工作者及社會(hui) 各界人士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習(xi) 近平主席的回信充分體(ti) 現出對香港青少年的親(qin) 切關(guan) 懷和殷切期待,要牢記和踐行習(xi) 近平主席囑托,繼承愛國愛港光榮傳(chuan) 統,為(wei) 建設美好香港、實現民族複興(xing) 積極貢獻力量。
“習(xi) 近平主席在百忙之中給學生回信,這是對他們(men) 巨大的鼓舞,也是對培僑(qiao) 中學‘培才思報國’辦學理念的肯定和鼓勵。”香港培僑(qiao) 中學校長伍煥傑說,學校曆來注重讀萬(wan) 卷書(shu) 與(yu) 行萬(wan) 裏路相結合,形成組織學生前往內(nei) 地體(ti) 驗考察的實踐教學機製;學校還同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多所學校結成姊妹學校,經常組織姊妹學校和培僑(qiao) 中學的學生交流,讓學生體(ti) 悟感受國家的發展進步。
給習(xi) 近平主席寫(xie) 信的學生代表陳蔓琳說,收到習(xi) 近平主席的回信非常振奮,將繼續保持積極、主動、熱誠之心,努力增長才幹,成為(wei) 立足香港、胸懷祖國並擁有國際視野的新時代青年。
就讀於(yu) 複旦大學的培僑(qiao) 中學畢業(ye) 生薑霏梵,正在貴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上壩民族小學支教。“習(xi) 近平主席在信中說,‘把讀萬(wan) 卷書(shu) 與(yu) 行萬(wan) 裏路結合起來……深入了解祖國的曆史文化和現實國情’。若不是親(qin) 身來到祖國的農(nong) 村,我根本無法想象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偉(wei) 大實踐如此火熱。”在親(qin) 眼見證了貴州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成果後,薑霏梵對習(xi) 近平主席在信中的勉勵話語有了更深的感觸。他希望母校的師弟師妹按照習(xi) 近平主席所囑托的,在刻苦學習(xi) 之餘(yu) 抓住機會(hui) ,通過不同方式深入了解祖國,成為(wei) 熟悉國情、愛國愛港、符合新時代要求的人才。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認為(wei) ,“習(xi) 近平主席始終關(guan) 心香港青年的發展,更勉勵他們(men) 為(wei) 建設美好香港、實現民族複興(xing) 積極貢獻力量。作為(wei)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一定要不負期望,努力充實自己,以個(ge) 人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香港立法會(hui) 功能團體(ti) 界別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說,習(xi) 近平主席給學生的回信既是勉勵,也有對香港教育界的期許。他認為(wei) ,香港青年學生到內(nei) 地調研觀摩是了解祖國曆史文化和現實國情的最佳路徑,相信隨著中學課程改革的推進,特別是“公民與(yu) 社會(hui) 發展科”將內(nei) 地調研納入課程,能夠更好地“厚植家國情懷”。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hui) 發表聲明表示,習(xi) 近平主席對香港青年特別關(guan) 心和關(guan) 愛,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hui) 將繼續高舉(ju) 愛國愛港的旗幟,與(yu) 特區政府教育局緊密合作,加強下一代的國家觀念培育,使香港青年早日成長為(wei) 可堪大任的棟梁之才。
“習(xi) 近平主席給培僑(qiao) 中學學生的回信,字裏行間都表達了對香港的重視,對香港青年的愛護。”曾牽頭與(yu) 23位在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給習(xi) 近平主席寫(xie) 信的香港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榮譽教授陳清泉回憶道,去年6月30日,習(xi) 近平主席在香港科學園接見在港兩(liang) 院院士、科研人員、青年創科企業(ye) 代表的重要講話中,特別對青年作出勉勵。陳清泉表示,希望香港青年能踐行習(xi) 近平主席的囑托,厚植家國情懷,錘煉過硬本領,為(wei) 建設美好香港、實現民族複興(xing) 積極貢獻力量。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hui) 香港總會(hui) 會(hui) 長姚誌勝說,習(xi) 近平主席的回信飽含著對香港的高度重視、對香港青年的關(guan) 心關(guan) 愛、對香港教育界的殷切期許。“我們(men) 必須牢記並踐行習(xi) 近平主席的囑托,傳(chuan) 承愛國愛港的光榮傳(chuan) 統,著力培養(yang) 香港青年的國家觀念。”姚誌勝說,要幫助香港青年充分認識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you) 勢,幫助他們(men) 成長成才,把青年培養(yang) 成為(wei) 實現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推動“一國兩(liang) 製”行穩致遠和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生力軍(ju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