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短道速滑奠基人蘭立因病離世
中國短道速滑奠基人蘭(lan) 立因病離世 曾率隊實現中國冬奧金牌零的突破
26日,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中國短道速滑奠基人,前國家體(ti) 育總局冬季運動中心副主任蘭(lan) 立因病於(yu) 前一天晚上離世,享年68歲。
作為(wei) 中國短道速滑的奠基者之一,蘭(lan) 立從(cong) 上世紀80年代我國開創這個(ge) 項目之初,便參與(yu) 到籌備和隊伍組建之中。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hui) ,他更是以國家隊領隊的身份,同大楊揚等隊員一起,聯手實現了中國冬奧會(hui) 金牌“零的突破”。此後,因為(wei) 在國際短道速滑界業(ye) 內(nei) 出眾(zhong) 的影響力,他曾出任國際滑聯執委。
從(cong) 無到有參與(yu) 中國短道速滑項目設立
中國短道速滑項目從(cong) 無到有、由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許多人的智慧和付出。1978年,中國速度滑冰隊應邀參加荷蘭(lan) 的國際短道速滑邀請賽,並將比賽情況拍成影片帶回國內(nei) 。這時,人們(men) 才第一次了解到這個(ge) 叫做“短道速滑”的新項目。而在此之前,中國對這個(ge) 項目幾乎一無所知。1981年11月,應國家體(ti) 委邀請,日本短道速滑隊來到吉林省為(wei) 相關(guan) 人員做為(wei) 期三天的培訓。當時,日本專(zhuan) 家係統地介紹短道速滑的發展以及運動技術、競賽規則、裁判方法、場地設備等知識,還進行技術表演和輔導。這次交流,稱得上中國對短道速滑項目的“正式引進”。蘭(lan) 立回望當時的場景說道:“那是中國短道速滑的曆史節點。如果沒有那場爭(zheng) 論,也許就不會(hui) 有今天的成就,乃至北京冬奧會(hui) 的成功申辦。”
短道速滑作為(wei) 一個(ge) 新開展的項目,1982年國家體(ti) 委立項,之後與(yu) 世界強國交流,包括聘請加拿大教練。在1987年的全國第六屆冬運會(hui) 上,喬(qiao) 晶打破全國紀錄、一舉(ju) 奪冠,當時有媒體(ti) 盛讚她是“第一個(ge) 突破50秒大關(guan) 的喬(qiao) 晶”。而在女子3000米比賽中,李金豔以5分32秒的成績奪冠,這一速度甚至超過了當時的世界紀錄,同年又在世錦賽1500米決(jue) 賽中獲得第五。這些成績的取得,也讓更多人看到“希望”的意義(yi) 。
見證中國冬奧金牌零的突破
蘭(lan) 立回憶,在第六屆全國冬運會(hui) 閉幕式上,國家體(ti) 委向李金豔授予體(ti) 育運動榮譽獎章,在這個(ge) 比賽過去十天之後,國家體(ti) 委就正式下發了文件,將短道速滑項目列為(wei) 我國的第十七個(ge) 重點競技體(ti) 育項目。因為(wei) 當時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都十分有限,必須集中發展優(you) 勢項目。對於(yu) 李金豔這次超世界紀錄的表現,蘭(lan) 立評價(jia) :“為(wei) 中國短道速滑項目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意義(yi) 是相當重大的。”
1988年,由蘭(lan) 立任領隊,辛慶山任教練,李金豔、李琰、張豔梅、喬(qiao) 晶等8人組成的中國短道女隊,赴日與(yu) 日本國家隊進行為(wei) 期10天的共同訓練。結束訓練之後,中國短道隊參加在美國聖路易斯舉(ju) 行的世錦賽,史占春副司長親(qin) 自率隊出征。中國女隊一鳴驚人,女子3000米接力獲得第三名,第一次在世界大賽升起五星紅旗。中國女隊因此獲得冬奧會(hui) 資格,賽後直接赴加拿大參加第15屆冬奧會(hui) 。那屆冬奧會(hui) 是中國短道速滑的裏程碑,李琰在1000米爆冷奪冠,女子3000米接力也展現出有望贏得獎牌的實力,這些都進一步堅定我國體(ti) 育界將短道速滑作為(wei) “重點競技體(ti) 育項目”的共識。
北京冬奧會(hui) 仍戰鬥在第一線
從(cong) 當年的短道速滑國家隊領隊,到冬運中心的副主任,再到負責北京冬奧會(hui) 的場館運營工作,一路走來,蘭(lan) 立更感慨冰雪運動日新月異的進步。北京冬奧會(hui) 上,已過退休年齡的他,仍然為(wei) 冬奧會(hui) 在中國的首次舉(ju) 辦而戰鬥在第一線。他作為(wei) 首體(ti) 工作團隊的常務副主任,參與(yu) 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兩(liang) 個(ge) 中國代表團金牌項目的賽事組織工作。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周學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