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山西108 國道改線工程發現1300多處文物發掘點

發布時間:2023-07-27 15:5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臨(lin) 汾7月26日電(任麗(li) 娜)26日,中交集團在山西臨(lin) 汾國道108項目施工地舉(ju) 辦“交築·路通古今”媒體(ti) 開放日活動,在項目施工現場薛莊文物發掘地和1#梁場,探秘文物挖掘背後的故事,以及項目建設者在文物保護方麵采取的具體(ti) 舉(ju) 措。

  國道108線襄汾-曲沃-侯馬過境改線工程是山西省重點工程,建設主體(ti) 為(wei) 臨(lin) 汾市人民政府,臨(lin) 汾公路分局為(wei) 實施機構,中交一公局集團為(wei) 中標社會(hui) 投資人,采用PPP模式建設,全長約67.7公裏,采用雙向4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大中橋19座、互通7處、收費站1處。

  該項目地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居全國第一的山西省,地上地下文物眾(zhong) 多。在進行國道108升級擴容施工的同時,做好文物保護也顯得尤為(wei) 重要。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田建文表示,項目施工前,將考古前置,避開了陶寺、丁村、侯馬晉國遺址等重點文物保護區域。截至目前,在薛莊文物發掘地,已經發掘出300餘(yu) 座戰國早中期墓葬。

  中交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第一時間邀請地方文保單位現場踏勘,製定方案,快速打通20餘(yu) 條發掘進地便道。同時,還在發掘現場豎立圍擋、搭建防雨棚,安排專(zhuan) 人值守遠程監控設備,傾(qing) 力守護曆史文脈。

  據悉,山西臨(lin) 汾國道108改線項目工程全線共發現涉及周、漢、明、清等朝代1300多處文物發掘點,出土銅器、陶器、瓷器等各類器物1857件(組)。

  除文物遺留點多之外,國道108項目還需克服環境敏感點多、涉鐵交叉點多,交通導改難、征地拆遷難、協調進地難、材料保供難等困難。其中,設計路線與(yu) 既有鐵路4次交叉,分別是3次采用轉體(ti) T構上跨施工和1次采用下穿施工,是項目施工重難點。

  項目建成後,將極大減輕山西臨(lin) 汾南部地區的交通壓力,進一步提升沿線通行能力,對改善沿線城區環境,擴大城市發展空間,提高社會(hui) 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yi) 。(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