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斬斷網絡直播“黑產鏈”

發布時間:2023-07-31 10:51:00來源: 經濟日報

  重慶警方近期偵(zhen) 破一起特大網絡直播跨境賭博案,查證涉案資金流水4億(yi) 多元。上海警方此前也曾偵(zhen) 破一起利用網絡直播“打賞”實施洗錢犯罪案件,搗毀一條寄生於(yu) 網絡直播平台、清洗轉移非法資金的新型洗錢犯罪產(chan) 業(ye) 鏈。

  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催生出諸多新業(ye) 態,網絡直播便是其中之一。直播間裏精彩紛呈,用戶穩步增長,流量急劇攀升,內(nei) 容日益豐(feng) 富。眾(zhong) 多傳(chuan) 統行業(ye) 及從(cong) 業(ye) 者依托互聯網技術、借助直播間賦能,實現了企業(ye) 發展和經營效益提檔升級。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已達7.51億(yi) 。主播在方寸屏幕間麵向萬(wan) 千用戶直播帶貨、表演才藝、交流互動,滿足了人們(men) 的各類精神物質需求。

  不過,當前的直播間並非“伊甸園”,其中雖有“買(mai) 買(mai) 買(mai) ”高聲喧嘩的熱鬧,但也有見不得光的網絡黑產(chan) ,如直播帶賭、打賞洗錢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黑產(chan) 從(cong) 業(ye) 者盯上網絡直播跨越空間限製、互動往來便捷、自然流量高企的優(you) 勢,在直播間裏搖身一變,披上主播的外衣,幹起非法的勾當,嚴(yan) 重妨害經濟社會(hui) 秩序,危害群眾(zhong) 財產(chan) 安全。

  然而,網絡直播絕非法外之地,仍處於(yu) 有關(guan) 部門重點監管範圍內(nei) 。針對藏匿在直播間裏的洗錢等亂(luan) 象,各地區各部門持續開展一係列行動予以打擊,有力維護了網民利益、清朗了網絡風氣。但直播帶賭、打賞洗錢等網絡黑產(chan) 具有較強隱蔽性,肅清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一人一域之力,需要社會(hui) 各界協同發力、久久為(wei) 功。

  職能部門要形成合力,指導網絡直播平台優(you) 化重點功能、規範重點環節、健全製度機製,督促各平台履行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依法依規打擊直播間亂(luan) 象。還應強化宣傳(chuan) 引導,發布網絡直播犯罪典型案例,廣而告知其危害性、隱蔽性,幫助用戶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增強應對能力。更要拓寬舉(ju) 報方式,暢通舉(ju) 報渠道,鼓勵網民參與(yu) 監督。

  直播平台要主動作為(wei) ,在技術上先行一步,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xing) 技術,堵上係統漏洞,形成對網絡黑產(chan) 的技術代差優(you) 勢,提高對問題賬號的甄別能力、對異常行為(wei) 的識別能力、對跨境直播的鑒別能力。在管理上,要多行一事,把好準入關(guan) ,加強對入駐主播資質、信用、行為(wei) 記錄等方麵信息的審核力度;守牢安全線,堅決(jue) 剔除直播行為(wei) 不端的主播,並標記賬號信息,形成主播“黑名單”。堅持以用戶為(wei) 中心的經營理念,積極回應用戶投訴及舉(ju) 報,保護用戶正當合法權益,營造平台良性發展生態。

  對於(yu) 網絡主播而言,要提高認識,牢記“侵權黑手伸不得、不義(yi) 之財要不得、流量陷阱入不得”。應始終遵守法律法規、規範自身行為(wei) ,以品質內(nei) 容、貼心服務、良心產(chan) 品等謀求發展。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