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脫貧地區產業發展應穩紮穩打

發布時間:2023-08-01 10:49:00來源: 經濟日報

  發展產(chan) 業(ye) 是鞏固脫貧成果最有效的辦法。要注重產(chan) 業(ye) 長期健康發展,注重產(chan) 業(ye) 帶動的質量,持續提升產(chan) 業(ye) 素質,穩紮穩打,不急不躁。要重點補上布局、業(ye) 態、經營、主體(ti) 等短板,讓產(chan) 業(ye) 結構逐步由中低端邁向中高端。

  上半年,脫貧縣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縣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項目開工率達90%。當年累計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469.2億(yi) 元,支持106.2萬(wan) 脫貧戶和監測對象發展生產(chan) 。我國在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設立5年過渡期,今年是過渡期的中間之年。隨著過渡期進入下半場,脫貧地區產(chan) 業(ye) 發展更顯重要。

  發展產(chan) 業(ye) 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鄉(xiang) 村發展動力的長遠之計。2022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55%以上用於(yu) 支持幫扶產(chan) 業(ye) 發展,主導產(chan) 業(ye) 特色保險覆蓋率達到70%。如今,每個(ge) 脫貧縣都形成2個(ge) 至3個(ge) 特色主導產(chan) 業(ye) ,越來越多的農(nong) 民實現了就地就近增收。在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背景下,要把脫貧群眾(zhong) 放在農(nong) 民增收大格局中統籌考慮,把更多資源力量聚焦配置到產(chan) 業(ye) 就業(ye) 、創業(ye) 興(xing) 業(ye) 上。

  脫貧地區特色產(chan) 業(ye) 依然競爭(zheng) 力不強,表現在結構不平衡、轉型不順暢。過去幾年,很多脫貧地區將茶葉、食用菌、核桃等作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打造,但大路貨多,同質化比較嚴(yan) 重。多數產(chan) 業(ye) 集中在種植養(yang) 殖環節,鏈條比較短,加工跟不上,附加值低。人們(men) 擔心,前兩(liang) 年集中發展的水果、茶葉等脫貧產(chan) 品,隨著進入豐(feng) 產(chan) 期,產(chan) 品集中上市,可能會(hui) 出現出售難。近兩(liang) 年,在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一些特色幫扶產(chan) 業(ye) 已出現生產(chan) 不穩定、幫扶車間運營困難的情況。

  要正確看待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麵臨(lin) 的問題,堅定信心,穩紮穩打,不急不躁。產(chan) 業(ye) 發展是一項係統工程。農(nong) 業(ye) 尤其是種植養(yang) 殖業(ye) 發展有自身規律,周期較長,需要長期培育和穩步提升。脫貧地區底子薄、基礎弱,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更不會(hui) 一蹴而就。過去,為(wei) 實現快速脫貧,不少地方產(chan) 業(ye) 發展存在片麵追求“短平快”的情況。這種簡單做增量、拚速度的做法難以適配當前的消費需求和產(chan) 業(ye) 特征。今後,要更加注重產(chan) 業(ye) 長期健康發展,注重產(chan) 業(ye) 帶動的質量,持續提升產(chan) 業(ye) 素質,依然不能急躁。

  脫貧地區構建高質量的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體(ti) 係,要重點補上布局、業(ye) 態、經營、主體(ti) 等短板,讓產(chan) 業(ye) 結構逐步由中低端邁向中高端。

  布局方麵,促進縣域更多要素流向鄉(xiang) 村。立足當地的資源稟賦、市場條件、區位優(you) 勢,在縣域內(nei) 統籌考慮城鄉(xiang) 產(chan) 業(ye) 發展,合理規劃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布局。用好產(chan) 業(ye) 幫扶資金和小額信貸政策,選派產(chan) 業(ye) 顧問,做好產(chan) 業(ye) 規劃,避免盲目跟風、快速上馬,促進脫貧產(chan) 業(ye) 持續發展。

  業(ye) 態方麵,促進產(chan) 業(ye) 深度交叉融合。單打一的業(ye) 態越來越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中立足。不妨跨界配置農(nong) 業(ye) 和現代產(chan) 業(ye) 要素,促進“農(nong) 業(ye) +”多業(ye) 態發展。比如,農(nong) 業(ye) 與(yu) 加工流通業(ye) 融合,發展中央廚房、會(hui) 員農(nong) 業(ye) 。比如,農(nong) 業(ye) 與(yu) 文旅、康養(yang) 融合,發展創意農(nong) 業(ye) 、功能農(nong) 業(ye) 。

  經營方麵,處理好生產(chan) 規模與(yu) 市場空間、長期投資與(yu) 短期收益的關(guan) 係。加快建設田頭市場以及產(chan) 地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設施,這樣才有實力與(yu) 大型超市、電商平台等穩定合作。加強市場、自然、疫病等風險評估,注重化解價(jia) 格波動給產(chan) 業(ye) 帶來的影響。

  主體(ti) 方麵,鼓勵龍頭企業(ye) 與(yu) 脫貧地區經營主體(ti) 合作。對龍頭企業(ye) 的扶持力度要與(yu) 其聯農(nong) 帶農(nong) 效果掛鉤,支持政策應向聯農(nong) 帶農(nong) 效果好的經營主體(ti) 傾(qing) 斜。推廣訂單生產(chan) 、股份合作等模式,發展社會(hui) 化服務,降低農(nong) 戶經營成本。引導企業(ye) 與(yu) 合作社聯合建設加工車間等,讓農(nong) 戶分享更多收益。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