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為什麽強調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

發布時間:2023-08-02 11:08:00來源: 經濟日報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增強國內(nei) 大循環內(nei) 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為(wei) 新時代新征程構建新發展格局指明了發力方向。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我們(men) 必須通過增強國內(nei) 大循環內(nei) 生動力和可靠性,來應對國際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那為(wei) 什麽(me) 同時強調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呢?

  我國既是國際循環的重要參與(yu) 者,又是國際循環的重要推動者。當前,逆全球化思潮抬頭,來自外部的風險挑戰始終存在並更加凸顯,這對我國參與(yu) 國際循環的質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這是應對國際格局加速調整演進的重要戰略。以前,發達國家主要出口高新技術產(chan) 品,發展中國家主要出口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兩(liang) 者形成了互補性產(chan) 業(ye) 以及貿易分工結構,共同參與(yu) 國際循環。當前,國際格局加速調整,國際循環模式也隨之改變,必須以強大的國內(nei) 經濟循環體(ti) 係推動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吸引力、在激烈國際競爭(zheng) 中的競爭(zheng) 力、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的推動力,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nei) 大循環效率和水平,提升我國生產(chan) 要素質量和配置水平,切實增強我國出口產(chan) 品和服務競爭(zheng) 力。

  這是積極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的務實舉(ju) 措。當前,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明顯上升,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越是麵對複雜嚴(yan) 峻局麵,我們(men) 越是要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yi) ,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為(wei) 我國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為(wei) 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這是加快建設貿易強國的題中應有之義(yi) 。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麵臨(lin) 的突出矛盾。出口作為(wei) 外需,也是社會(hui) 總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men) 必須大力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時繼續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因此,需著力提升加工貿易水平,提高出口附加值,擴大服務貿易,發展數字貿易,鞏固拓展新產(chan) 業(ye) 出口優(you) 勢,積極擴大先進技術、重要設備、能源資源等產(chan) 品進口。這些都是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的重要內(nei) 容,也是加快建設貿易強國的必然舉(ju) 措。

  麵向未來,充分發揮我國作為(wei) 國際循環重要參與(yu) 者和推動者的作用,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既要夯實基礎,又要打造支點。一方麵,要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nei) 大循環內(nei) 生動力和可靠性,打造參與(yu) 國際循環的新優(you) 勢;另一方麵,需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區域經貿合作更加深入,以此撬動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對此,一是瞄準前沿技術、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積極參與(yu) 全球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分工合作;二是擴大開放,吸引全球資本、人才、技術等要素參與(yu) 和助力我國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三是加快提升我國參與(yu) 國際循環的自主可控能力,保障產(chan) 業(ye) 鏈安全,推動我國產(chan) 業(ye) 向全球價(jia) 值鏈中高端攀升,加大技術密集型產(chan) 品和高新技術產(chan) 品的出口力度。

  (作者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綜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趙福軍(jun)

  趙福軍(jun)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