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陝西米脂:以“綠色密鑰”開啟嶄新致富大門

發布時間:2023-08-04 11:0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榆林8月3日電 題:陝西米脂:以“綠色密鑰”開啟嶄新致富大門

  中新財經作者尹倩芸

  米脂縣位於(yu) 陝西省榆林市南部,以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得名,不僅(jin) 是有名的“小米之鄉(xiang) ”,還是陝西省優(you) 質蘋果基地縣。“山地蘋果”和“米脂小米”這“一紅一黃”兩(liang) 大產(chan) 業(ye) 也成為(wei) 了當地農(nong) 民增收致富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近年來,綠色逐漸成為(wei) 米脂縣發展的另一主色調,引領其走上生態經濟的雙贏之路。

  青山上的“陽光銀行”

  駐足眺望遠方,山梁溝峁連綿,片片新綠層層繞山腰。定睛細看,一排排光伏板挺立在蔥蘢翠綠之中,反射著太陽耀眼的光芒,這就是米脂縣高西溝村的光伏發電項目。

  曾經的高西溝村水土流失嚴(yan) 重,幾十年的治山理水讓這裏從(cong) 荒蕪貧瘠的小山溝變為(wei) 遠近聞名的和美生態村。為(wei) 了守住來之不易的綠,高西溝人付出了許多努力,修梯田、建果園、護林草……如今的高西溝村已成為(wei) 黃土高原生態治理的一個(ge) 樣板。

  在持續推進生態振興(xing) 的路上,高西溝村也在不斷拓寬發展思路。在國家能源集團的幫助下,高西溝村利用其良好的光照資源,先後建設了三期光伏發電項目,讓老百姓得以通過發電的直接收益致富,也為(wei) 黃土地注入了不竭的綠色動力。

  該項目作為(wei) 國家能源集團實施產(chan) 業(ye) 幫扶的重點項目,一期工程已於(yu) 22年9月並網發電,首年電費收入40萬(wan) 元。目前,二期和三期光儲(chu) 項目也已全部安裝完成,最快將於(yu) 8月中旬全部並網發電。

  “項目完全建成運行後,年上網發電量約228萬(wan) 度,電站每年收益約85萬(wan) 元,不僅(jin) 可以直接為(wei) 當地百姓帶來長期穩定的產(chan) 業(ye) 收益,還可以減少碳排放,保護鄉(xiang) 村環境。”談及光伏發電的未來前景和效益,高西溝光伏項目專(zhuan) 班負責人周文東(dong) 說。

  利用光伏發電,高西溝村有效整合土地與(yu) 光能資源,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能產(chan) 生經濟效益。“有太陽就有收益”“曬著太陽掙了錢”……百姓們(men) 都交口稱讚,過去閑置的土地搖身一變成了“聚寶盆”,產(chan) 生的綠色收益能夠穩定帶動當地群眾(zhong) 增收致富。不僅(jin) 綠了山頭,也鼓了百姓腰包,可謂名副其實的“陽光銀行”。

  “點綠成金”的碳匯林

  隻種樹不砍樹也能掙錢嗎?當然!位於(yu) 米脂縣管家咀村的千畝(mu) 林地,通過碳匯每年可盈利近180萬(wan) 元,是名副其實的“綠色銀行”。

  所謂碳匯,就是通過植樹造林和森林保護等措施吸收固定二氧化碳,降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減緩氣候變暖,這也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途徑。

  在國家能源集團的支持下,米脂縣積極推進林業(ye) 碳匯的開發,於(yu) 楊家溝鎮管家咀村分三期建成近千畝(mu) 國家能源碳匯林,栽種油鬆、雲(yun) 杉、側(ce) 柏、國槐、山楂、花灌木等作物三萬(wan) 五千餘(yu) 株。

  如何通過這些樹木換來收益呢?據國家能源集團神東(dong) 煤炭派駐楊家溝鎮管家咀村第一書(shu) 記吳光輝介紹,第三方機構會(hui) 按照林木生長量以一定標準核算其吸收的二氧化碳,種植方就可進而在碳匯市場上進行交易。

  如今,村民們(men) 多了一條致富的新途徑。吳光輝表示,經專(zhuan) 家測算,2028年起每畝(mu) 林地能增加4立方米氧氣蓄積量,1立方木材蓄積量每年能吸收二氧化碳2噸左右,1畝(mu) 林地每年能吸收二氧化碳8噸左右。在碳匯市場上,每噸碳按150元交易,千畝(mu) 碳匯林將直接變現120萬(wan) 元,再加上碳匯林所結果實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60萬(wan) 元,可使管家咀村年均增收180萬(wan) 元。

  如今,綠色已逐漸成為(wei) 米脂縣乃至整個(ge) 陝北大地的主色調。從(cong) 山野綠了到腰包鼓了,伴隨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熱潮,這座千年古縣正不斷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新路子,以“綠色密鑰”開啟嶄新的致富大門,在黃土地上書(shu) 寫(xie) 著綠色奇跡。(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