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減排二氧化碳4150噸:交能融合項目助力棗菏高速綠色用電

發布時間:2023-08-14 11:4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濟寧8月13日電 (王東(dong) 宇)一排排光伏發電設備順著棗菏高速公路旁的邊坡綿延數十裏,這是全國首個(ge) 全路域交通與(yu) 能源融合項目——棗菏高速交能融合(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示範工程。據了解,截至8月4日,該項目金鄉(xiang) 段已累計發電超過500萬(wan) 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4150噸,節約標準煤1800噸。

  作為(wei) 交能融合的示範項目,棗菏高速所用到的每一度電都是自發的“綠電”,真正實現了用電“零碳”排放。

  為(wei) 充分挖掘路域內(nei) 能源優(you) 勢,據負責該項目建設的中國能建集團介紹,中國能建葛洲壩交投公司打造了棗菏高速交能融合(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示範工程。目前,金鄉(xiang) 段路域光伏已全部並網發電。中國能建交能融合棗菏項目技術負責人高抗表示,預計在項目全部建成後,工程總裝機容量約123.99兆瓦,其中路域光伏總裝機容量117兆瓦。年均發電量可達1.36億(yi) 千瓦時,節約標準煤4.1萬(wan) 噸,減排二氧化碳11.4萬(wan) 噸。

  葛洲壩交投公司副總經理鄧海龍介紹,項目建設時綜合考慮了棗菏高速的邊坡光伏建設條件。由於(yu) 高速路段走向為(wei) 東(dong) 西走向,項目充分利用了道路南側(ce) 邊坡豐(feng) 富的光照資源,鋪設了光伏板,並在服務區、管控中心等場站的屋頂及建築物周邊也都鋪設了光伏發電設施。此外金鄉(xiang) 零碳區還配備了儲(chu) 能、充電樁、換電站、一體(ti) 化管控平台等配套設施,最終實現了該路段的綠電自發自用、餘(yu) 電上網。

  作為(wei) 一個(ge) 示範項目,能源安全因素也是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方麵。中國能建交通與(yu) 水務環保部副經理崔岩介紹,項目建設初期,團隊對全路域段進行了勘測,確保項目建成後對道路沿線居民的影響降到最低,此外,團隊也對路域段內(nei) 的高速護欄進行了加固,保護路域段內(nei) 的司乘安全。為(wei) 防止邊坡光伏發電設施起火引起火災,建設團隊在光伏板旁挖出了隔火帶,並派遣全自動無人機進行定期巡查,如遇突發火情,及時發現並報告。

  能源的儲(chu) 備與(yu) 管理也是“雙碳”目標下重要的組成部分。示範項目打造了交能融合一體(ti) 化智慧管理平台,可以實現對能源網、交通網和數字網進行信息融合和智慧調控。其中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調控功能可以對高速全域的光伏、儲(chu) 能、用電負荷和電網進行統一協調控製,實現清潔能源靈活調度。

  電規總院清潔能源研究院處長陳俊傑說,該項目的目標是實現能源的自洽。所以在未來,氫能中心,冷鏈倉(cang) 儲(chu) 物流等設施的建設也在規劃中,以此推動商業(ye) 模式的創新探索,挖掘交通與(yu) 能源融合項目的市場化潛力。(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