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總書記探尋中華文明|典籍作舟
編者按:“隻有全麵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登古城、訪書(shu) 院、尋文脈……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於(yu) 探尋中華文明、守護中華文化始終飽含深情、念茲(zi) 在茲(zi) 。央視網《聯播+》欄目特別策劃《跟著總書(shu) 記探尋中華文明》係列稿件,與(yu) 您一起感悟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聯播+匯古今之民智,承千載之悠思。
卷帙浩繁的典籍藏書(shu) ,是中華文化的一座座山巒,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品格和價(jia) 值追求,也是我們(men) 知所從(cong) 來、思所將往、方明所去的精神根係。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十分重視典籍的保護、修複與(yu) 整理工作。他主張要“深入挖掘古籍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jia) 值理念、道德規範,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2005年7月,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在關(guan) 於(yu) 匯編出版兩(liang) 岸故宮博物院宋畫藏品等建議的報告上作出一則批示:這一構想很好,值得為(wei) 此努力。此後,在他的直接關(guan) 心下,項目最終確定為(wei) 《宋畫全集》。從(cong) 2007年到2021年,該項目由《宋畫全集》逐漸擴展到“中國曆代繪畫大係”。正是在習(xi) 近平同誌親(qin) 力推動、全程支持下,這部曆時10餘(yu) 年的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國曆代繪畫大係”才順利出版。
“中國曆代繪畫大係”共收錄海內(nei) 外260餘(yu) 家文博機構的中國繪畫藏品12479件(套),涵蓋了絕大部分傳(chuan) 世的國寶級繪畫珍品。這是迄今為(wei) 止同類出版物中藏品收錄最全、圖像記錄最真、印製質量最精、出版規模最大的中國繪畫圖像文獻集成。
2013年11月2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山東(dong) 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在孔子研究院,總書(shu) 記拿起桌上擺放的《孔子家語通解》《論語詮解》兩(liang) 本書(shu) 饒有興(xing) 趣地翻閱,“這兩(liang) 本書(shu) 我要仔細看看”。在總書(shu) 記心目中,“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豐(feng) 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wei) 人們(men) 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wei) 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wei) 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
《孔子家語》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事跡、言行及思想的重要文獻,是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家學派的珍貴資料。《孔子家語通解》是對《孔子家語》的通盤解說。
《論語詮解》從(cong) 仁者愛人、為(wei) 人知禮、學以致道、仁義(yi) 之交、孝悌齊家、處世之道、君子境界7個(ge) 方麵闡述了《論語》的思想精髓及對現實生活的指導意義(yi) ,並對《論語》的很多言論進行了重新詮釋和解讀。
2014年5月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期間,專(zhuan) 門看望了《儒藏》項目首席專(zhuan) 家湯一介先生,並同他促膝交談。總書(shu) 記特別關(guan) 心《儒藏》的編纂工作,詢問湯老有什麽(me) 困難和需要。總書(shu) 記指出,這是一個(ge) 很有意義(yi) 的事業(ye) ,並肯定湯老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繼承、發展、創新作出的貢獻。
《儒藏》工程是在現代技術和學術標準之下,將中國儒學傳(chuan) 世文獻、出土文獻與(yu) 域外文獻萃為(wei) 一編的一次重大學術實踐。該工程計劃對海內(nei) 外3000多種儒學典籍文獻進行全麵整理。《儒藏》工程目前已完成“精華編”中國部分的整理出版,編纂工程取得重要成果。
2014年12月20日,習(xi) 近平主席來到澳門大學橫琴校區考察,應邀參加師生們(men) 正在舉(ju) 行的“中華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當代青年”主題沙龍活動。習(xi) 主席說:“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寶藏,一旦探秘其中,就會(hui) 終生受用。”座談結束後,習(xi) 近平主席向澳門大學贈送了《永樂(le) 大典》重印本和《北京大學圖書(shu) 館藏稀見方誌叢(cong) 刊》,並現場在贈書(shu) 函上簽名。
《永樂(le) 大典》是明代永樂(le) 皇帝命內(nei) 閣首輔解縉等人編纂的大型類書(shu) ,成書(shu) 11095冊(ce) ,保存了我國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典籍七八千種,堪稱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shu) 。1860年英法聯軍(jun) 、1900年八國聯軍(jun) 入侵北京時,這部無價(jia) 的文化瑰寶被摧毀殆盡。據數十年尋覓,存世者僅(jin) 有810卷,其中有大半尚在日本、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家書(shu) 櫃或庫房中。
2022年9月,《複興(xing) 文庫》即將出版發行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專(zhuan) 門作了1000餘(yu) 字的序言,強調“述錄先人的開拓,啟迪來者的奮鬥”。總書(shu) 記指出,在我們(men) 黨(dang) 帶領人民邁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之際,這部典籍的出版,對於(yu) 我們(men) 堅定曆史自信、把握時代大勢、走好中國道路,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複興(xing) 文庫》以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為(wei) 主題,以思想史為(wei) 基本線索,全麵梳理和精選了1840年鴉片戰爭(zheng) 以來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相關(guan) 的重要文獻,全景式記述了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為(wei) 代表的中華優(you) 秀兒(er) 女為(wei) 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xing) 、人民幸福而不懈求索、百折不撓的曆史足跡,係統反映了中華民族從(cong) 積貧積弱走向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光輝曆程。
2023年6月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國家版本館蘭(lan) 台洞庫考察。在2號庫裏,首次同台展示了《四庫全書(shu) 》文淵閣、文溯閣、文津閣、文瀾閣古籍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總書(shu) 記詳細聽取《四庫全書(shu) 》版本源流、紙張印刷、保護收藏等介紹。他叮囑工作人員:“我最關(guan) 心的就是中華文明曆經滄桑留下的最寶貴的東(dong) 西。中華民族的一些典籍在歲月侵蝕中已經失去了不少,留下來的這些瑰寶一定要千方百計嗬護好、珍惜好,把我們(men) 這個(ge) 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傳(chuan) 承下去。”
《四庫全書(shu) 》全稱《欽定四庫全書(shu) 》,是在清代乾隆皇帝主持下,由紀曉嵐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纂,耗時十三年編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四庫全書(shu) 》共3.6萬(wan) 餘(yu) 冊(ce) 、7.9萬(wan) 餘(yu) 卷,全書(shu) 約8億(yi) 字,被稱為(wei) 中國文化的“萬(wan) 裏長城”。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