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信用建設更好服務小微
信用體(ti) 係建設有了新進展。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發布第四批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示範區名單,68個(ge) 地區“榜上有名”。至此,從(cong) 2018年開始公布的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示範區已達130個(ge) 。
近年來,我國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步伐正在加快。從(cong) 2018年第一批12個(ge) 示範區、2019年第二批16個(ge) ,到2021年第三批34個(ge) ,再到今年第四批68個(ge) ,數量不斷擴容的同時,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也在更大範圍內(nei) 取得共識。
加快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對於(yu) 優(you) 化營商環境、促進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具有重要的作用。實踐表明,加強信用體(ti) 係建設、充分挖掘利用信用信息,是提升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質效的重要一招。與(yu) 大中型企業(ye) 在人民銀行征信係統內(nei) 有清晰完整的貸款信用記錄不同,大量民營小微企業(ye) 的信用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甚至可能是信用“白戶”,其信用信息“隱身”在其他信息內(nei) ,需要挖掘、整合、再加工。當前,隻有少數有實力的金融機構才能夠通過金融科技和數字技術手段,提升信用信息獲取能力,為(wei) 企業(ye) 精準畫像。
大量中小金融機構嚴(yan) 重依賴第三方提供的企業(ye) 信用信息,同時麵臨(lin) 信息雜亂(luan) 、失真的問題,嚴(yan) 重製約了其服務民營小微企業(ye) 的能力。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亟需邁出更大更有力的步伐。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的《關(guan) 於(yu) 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幹舉(ju) 措的通知》在強化要素支持方麵,涉及多項對民營經濟融資的支持,包括擴大民營企業(ye) 信用貸款規模。另外《通知》還提出,引導商業(ye) 銀行接入“信易貸”(全國中小企業(ye) 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台)、地方征信平台等融資信用服務平台,強化跨部門信用信息聯通。
加大對民企融資支持,離不開信用信息的聯通共享。這需要各領域的通力合作。目前,各地信用標準體(ti) 係、信用評級結果、信用管理製度尚不統一,各地信用信息服務平台大多處於(yu) “各自為(wei) 政”的狀態。各級監管部門、銀行保險機構要主動加強與(yu) 有關(guan) 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對接,積極推動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等信息共享機製的建設,同時推動各地更加精準全麵歸集小微企業(ye) 信用信息,優(you) 化數據交換方式,提升信用信息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除了全國性的信用信息服務平台之外,區域性服務平台建設也要盡快跟上。各地要打破信息數據壁壘,出台具體(ti) 舉(ju) 措,鼓勵征信機構在緩解民營小微企業(ye) 融資難方麵發揮更大作用,形成多方合力,加快構建與(yu) 實體(ti) 經濟發展相適應的信用信息服務體(ti) 係,進一步優(you) 化對民營小微企業(ye) 的金融服務。
(經濟日報 陸 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