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原校長劉長銘:基礎教育應秉持全人教育理念
中新網北京8月13日電 “在基礎教育的教學活動中,應秉持全人教育理念,促進學生發展。”12日,北京四中原校長、中國教育學會(hui) 高中教育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理事長劉長銘在全國中學校長高峰論壇上如此表示。
該論壇由中國新聞網、中新教育聯合正確教育主辦,來自全國的教育界權威專(zhuan) 家學者、知名中學校長等共同探討了當前中學教育改革發展的熱點難點話題。
劉長銘表示,全人教育可以理解為(wei) 人的全麵發展,具體(ti) 可以解釋為(wei) 四個(ge) 方麵的內(nei) 容,即生物性的構建、人格性的構建、社會(hui) 性的構建和工具性的構建。
“基礎教育就是給人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我很讚成早期教育,但很反對早期灌輸和早期訓練。”劉長銘認為(wei) ,早期的灌輸和訓練會(hui) 損害孩子天生的認知模式和認知能力,如果進行過度的灌輸和訓練,這一部分能力就會(hui) 退化以至於(yu) 消失。
劉長銘表示,除了關(guan) 注學生的考試成績,還要注重挖掘課堂的潛力。“無論教學方案多麽(me) 精致和完善,都不可能讓所有學生適應同一個(ge) 教案,讓按照統一的步調走,因為(wei) 學生存在個(ge) 體(ti) 差異。所以我就在想,一堂40分鍾到45分鍾的課堂,到底還有多大潛力可挖?”
劉長銘認為(wei) ,灌輸式、機械化的課堂模式僅(jin) 僅(jin) 是管理學生的時間,把大量的習(xi) 題和參考書(shu) 往上壓,這樣的模式很容易模仿。然而,教育的智慧、藝術和教育者的包容、仁愛之心是很難學習(xi) 的。
“教育包含訓練的成分,但訓練不是教育的全部,也永遠替代不了教育。”劉長銘強調。
劉長銘表示,在教學過程中,教育者要關(guan) 注學生的內(nei) 心世界,注重激發學生積極的精神狀態,隻有在這種積極的精神狀態中,學生才能夠實現深入學習(xi) 和高效學習(xi) 。
劉長銘還談到,要注重發展學生的個(ge) 性。“學生擁有積極的精神狀態,一定是基於(yu) 個(ge) 人的興(xing) 趣、目標、理想,而每個(ge) 學生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men) 要尊重學生自由發展的意願,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劉長銘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