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跨越千裏送電 東西協作共贏

發布時間:2023-08-14 15:41:00來源: 光明日報

  跨越千裏送電 東(dong) 西協作共贏

  ——西電東(dong) 送為(wei) 大灣區建設注入澎湃動能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

  南國初秋,萬(wan) 木蔥蘢,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熱潮澎湃。這個(ge) 包括香港、澳門及珠三角9市的灣區,人口8000多萬(wan) ,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如此規模的人口及經濟體(ti) 量,對能源電力的旺盛需求不言而喻。

  據統計,自1993年雲(yun) 南和貴州向廣東(dong) 送電開始,南方五省區西電東(dong) 送30年來累計輸送電量已突破3萬(wan) 億(yi) 度。西電東(dong) 送的南通道從(cong) 雲(yun) 貴高原穿廣西腹地達廣東(dong) 腹地及沿海,跨崇山峻嶺,最長線路近2000公裏之遙,將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傳(chuan) 送至粵港澳大灣區電力負荷中心,助力大灣區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環節”“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作為(wei) 優(you) 化電力資源配置、促進東(dong) 西部協調發展的國家戰略,西電東(dong) 送在延續曆史責任的基礎上被賦予新的使命,成為(wei) 能源低碳轉型的中堅力量。

  近年來,隨著一係列西電東(dong) 送重點工程投產(chan) ,南方區域西電東(dong) 送不僅(jin) 送電容量持續擴大,且清潔能源占比不斷提升,有效促進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節能減排和大氣汙染防治。與(yu) 此同時,西電東(dong) 送工程本身也在不斷突破技術裝備難關(guan) 和西方國家的科技封鎖,以一代又一代電網人艱苦卓絕的攻關(guan) 創新,推動著我國能源電力產(chan) 業(ye) 走向世界領先的製高點。

  突破“無人區”,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投產(chan) 3年來,截至6月25日,世界第七、中國第四大水電站——烏(wu) 東(dong) 德水電站累計發電量突破1000億(yi) 千瓦時,其中大部分送往粵港澳大灣區。而要將如此豐(feng) 沛的水電安全送達,離不開一條水電輸出的“大動脈”——烏(wu) 東(dong) 德電站送電廣東(dong) 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範工程。

  這項西電東(dong) 送重點工程的起點在雲(yun) 南昆北換流站,落點分別在廣西柳州換流站和廣東(dong) 龍門換流站,因此它還有一個(ge) 好聽的簡稱——“昆柳龍直流工程”。它的投產(chan) 增加了我國西電東(dong) 送南通道18%的送電能力。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它創造了19項世界第一。

  “每項世界第一都可以寫(xie) 一篇大文章。”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立浧表示,“這是一個(ge) 領跑世界的超級工程。它的投產(chan) 標誌著我國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提升到空前水平,開創出新的輸電模式,為(wei) 世界電網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為(wei) 滿足遠距離、大容量、高利用率的能量輸送,又能確保受電端廣西、廣東(dong) 電網的係統安全穩定,昆柳龍直流工程在世界上首次采用特高壓多端混合直流係統,即送電端是常規直流,兩(liang) 個(ge) 受電端是柔性直流。柔性直流是新一代直流輸電技術,是常規直流輸電技術的換代升級,它比傳(chuan) 統的常規直流更安全靈活,讓複雜的電網變得更加可靠、可控。

  在這19項世界第一的背後,是成套設備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0”到“1”的艱難攻關(guan) 。其中,相當於(yu) 工程“心髒”的核心設備柔性直流換流閥(以下簡稱“柔直閥”)是工程能否實現自主可控的關(guan) 鍵所在。

  “柔直閥的‘黑模塊’會(hui) 直接導致輸電係統故障停運,這是個(ge) 世界級難題,直接阻礙了柔直技術在大容量、遠距離輸電中的大規模應用。麵對這一世界難題,我們(men) 的團隊進行自我加壓,大膽提出了杜絕‘黑模塊’的終極目標。”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基建部總經理、柔直閥攻關(guan) 團隊組長任成林告訴記者,團隊將“高可靠性功率模塊旁路技術研究”作為(wei) 攻關(guan) 的重中之重,針對八大技術難點開展了連續集中攻關(guan) 。

  同時,為(wei) 實現柔直閥核心器件絕緣柵雙極型晶體(ti) 管的國產(chan) 化,任成林組織國內(nei) 相關(guan) 科研院所專(zhuan) 家長住設備、器件生產(chan) 工廠,在數不清的通宵達旦中與(yu) 一線生產(chan) 者一起研討、攻堅,解決(jue) 了額定電流運行失效等一係列技術難題。

  從(cong) 概念到具體(ti) 方案,從(cong) 研究設計到實施,曆經18個(ge) 月的全力攻堅,攻關(guan) 團隊成功解決(jue) 了柔直閥關(guan) 鍵參數、設計、生產(chan) 、試驗等40餘(yu) 項核心問題,攻克了“黑模塊”技術壁壘,並成功實現了柔直閥關(guan) 鍵設備器件由基本依賴進口到自主化率100%的轉變,關(guan) 鍵性能指標超過同類進口產(chan) 品。

  “通過科研攻關(guan) 和工程建設,我們(men) 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提升了中國電力行業(ye) 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也進一步提升了我國電力裝備製造業(ye) 的總體(ti) 水平和競爭(zheng) 力。”任成林說。

  如今,這顆國產(chan) “心髒”已穩定可靠“跳動”了兩(liang) 年多,經受住了長期高溫滿負荷運行的考驗,新技術將是今後廣東(dong) 開發海上風電,實現大規模風電場並網的更優(you) 選擇。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留住大灣區的藍天白雲(yun)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將持續不斷,但完全依靠傳(chuan) 統化石能源將麵對巨大的環境壓力。盡可能地增加清潔能源在能源構成中的比例,顯示了中國未來能源轉型的巨大決(jue) 心。

  據介紹,粵港澳大灣區已初步建成清潔能源消納比重最高的世界級灣區電網。

  2022年,南方電網西電東(dong) 送電量達到2156億(yi) 千瓦時,其中水電等清潔能源占比達到80.7%。利用西電東(dong) 送大平台,南方五省區區域內(nei) 的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基本實現了“滿發滿送”。

  “粵港澳大灣區每3度電中就有1度來自西電東(dong) 送。”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總經理陳兵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有18條西電東(dong) 送大通道落點廣東(dong) ,年送電量最高超過2000億(yi) 千瓦時,等效於(yu) 每年為(wei) 大灣區減少標煤消耗約5700萬(wan) 噸。

  清潔電能的匯入,在保障粵港澳大灣區享有充足電力的同時,也助力留住了大灣區的藍天白雲(yun) 。

  據統計,2022年,廣東(dong) 省空氣質量6項主要汙染物指標連續8年全麵達標,珠三角PM2.5平均濃度在全國“三大經濟圈”中率先進入“1字頭”(19微克/立方米)。在今年1月生態環境部公布的2022年全國空氣質量排名前20的城市中,位於(yu) 珠三角地區的惠州、深圳、珠海、中山、肇慶占據5席。

  “大灣區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與(yu) 長期以來西電東(dong) 送帶來的能源結構優(you) 化密切相關(guan) ,西電東(dong) 送對改善廣東(dong) 大氣環境質量有重要貢獻。”廣東(dong) 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相關(guan) 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與(yu) 此同時,通過西電東(dong) 送大平台引入的西部綠電,讓大灣區廣大企業(ye) 直接購買(mai) 綠電多了一種選擇。

  “粵港澳大灣區匯集了眾(zhong) 多頭部外資外貿企業(ye) 和科技知名企業(ye) ,這些企業(ye) 對‘綠電交易’有著迫切需求。”南方電網公司相關(guan) 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該公司正在研究推進跨省跨區“綠電交易”,讓粵港澳大灣區有綠電需求的企業(ye) 直接向西部的風電、光伏發電企業(ye) 購買(mai) 電量,提前鎖定綠電權屬,實現生產(chan) 模式向低碳化轉型。

  南方電網發布的《2022年度綠色電力消費報告》顯示,在參與(yu) 南方區域2022年綠電交易的262家電力用戶中,超五成用戶年綠電消費電量在300萬(wan) 千瓦時以上,企業(ye) 購買(mai) 綠電更加積極。其中,廣東(dong) 以國企和跨國外企為(wei) 主,各自綠電消費占比均超40%。

  “綠色電力產(chan) 生的排放量低於(yu) 傳(chuan) 統電力,可以幫助我們(men) 減輕碳排放,提高綠色生產(chan) 比例。”廣州寶潔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該公司使用的綠電占到企業(ye) 實際用電量的98%以上,今年企業(ye) 還將持續參與(yu) “綠電交易”。

  加快建設步伐,保障大灣區高質量發展能源需求

  入夏以來,中國南方區域用電負荷連日走高。7月10日,南方電網最高電力負荷達2.26億(yi) 千瓦,創曆史新高。7月11日16時50分,南方電網統調負荷達2.272億(yi) 千瓦,再次創新高,較前一天增加148萬(wan) 千瓦。其中廣東(dong) 7月10日最高電力負荷達到1.39億(yi) 千瓦,創下今年新高。

  為(wei) 了保障夏季用電高峰的電力供應,西電東(dong) 送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電網建設的步伐也從(cong) 未停止。

  “麵對今年電力負荷不斷攀升,我們(men) 從(cong) 支撐南方區域電力保供大局出發,錨定‘防範電網係統風險、提升電網送電能力、加快新增電源送出’目標,堅持係統思維、創新思維,加快推進電網基建工程高質量建設。”任成林告訴記者。

  5月14日,運用在西電東(dong) 送特高壓換流站的±800千伏直流高速開關(guan) 研製成功。產(chan) 品順利通過中國機械工業(ye) 聯合會(hui) 的鑒定,鑒定專(zhuan) 家一致認為(wei) :產(chan) 品整體(ti) 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填補了我國直流高速開關(guan) 設備係列產(chan) 業(ye) 鏈空白。

  6月24日,世界單套容量最大靜止同步補償(chang) 器裝置在深圳正式建成。工程有效提升深圳電網動態無功支撐能力,為(wei) 深圳地區的迎峰度夏保供電提供有力保障。

  像這樣自主研發、用於(yu) 保障電網安全的“黑科技”越來越多。“我們(men) 將圍繞先進電工材料及新型裝備、大規模新能源直流送出工程安全穩定運行等關(guan) 鍵領域,持續布局戰略性、引領性技術創新。”南方電網高級專(zhuan) 業(ye) 技術專(zhuan) 家呂金壯告訴記者。

  而對於(yu) 老百姓,最大的切身感受就是用電的便利。在廣州生活了28年的劉阿姨告訴記者,“現在真的很少有停電的情況,想不起來上次停電是什麽(me) 時候。這背後離不開電網工作人員的堅守和奉獻。”

  (光明日報記者 吳春燕 唐一歌 通訊員 徐亦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