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較快增長

發布時間:2023-08-14 15:41:00來源: 經濟日報

  中國機械工業(ye) 聯合會(hui) 近日發布信息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機械工業(ye) 增加值增速快速回升,而且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獲得新突破。

  數據顯示,上半年機械工業(ye) 增加值增速快速回升,同比增長9.7%,較一季度加快3.5個(ge) 百分點。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ye) 、汽車製造業(ye) 帶動作用突出,增加值增速分別達到15.7%和13.1%。

  中國機械工業(ye) 聯合會(hui) 黨(dang) 委常委、執行副會(hui) 長羅俊傑表示,在需求市場總體(ti) 恢複向好與(yu) 國家各項政策的支持下,上半年機械工業(ye) 穩定運行,創新引領產(chan) 業(ye) 升級,為(wei) 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奠定良好基礎。

  具體(ti) 來看,上半年機械工業(ye) 重點監測的120種主要產(chan) 品中,58種產(chan) 品產(chan) 量同比增長。機械工業(ye) 主要涉及的國民經濟行業(ye) 大類中,通用設備、專(zhuan) 用設備、汽車和電氣機械行業(ye) 產(chan) 能利用率分別為(wei) 79.4%、77.5%、72.7%和76.5%;與(yu) 一季度相比,4個(ge) 行業(ye) 大類的產(chan) 能利用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技術創新引領產(chan) 品結構優(you) 化升級,推動機械工業(ye) 經濟效益指標回升。上半年,機械工業(ye) 累計實現營業(ye) 收入13.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9.4%;實現利潤總額7751.7億(yi) 元,同比增長12.2%。

  羅俊傑表示,上半年機械工業(ye) 智能化產(chan) 品從(cong) 試點到推廣應用,在遠程操控與(yu) 診斷、智能巡檢、人機協作等方麵取得大量應用成果;一批機械企業(ye) 入圍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同時,新能源與(yu) 綠色裝備供應能力增強。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累計完成378.8萬(wan) 輛和374.7萬(wan) 輛,同比增速均超過40%,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8.3%。新能源工程機械加快發展,電動叉車、挖掘機、裝載機、礦用自卸車等已經批量應用。

  此外,上半年,機械工業(ye) 外貿規模穩定增長,出口產(chan) 品結構不斷優(you) 化,國際市場競爭(zheng) 力增強,高技術產(chan) 品出口明顯增長。上半年,機械工業(ye) 累計實現進出口總額5361億(yi) 美元,同比增長5.1%。其中,進口1435億(yi) 美元,同比下降14%;出口3926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4.4%;實現貿易順差2491億(yi) 美元,同比增長41.2%,占全國貿易順差的比重超過60%。

  “上半年,機械工業(ye) 部分高速增長的指標提振了行業(ye) 發展信心,但客觀看,上年對比基數過低是形成二季度機械工業(ye) 主要指標較高的一個(ge) 原因。從(cong) 絕對值方麵看,上半年營業(ye) 收入與(yu) 利潤總額的月均完成額低於(yu) 去年全年的月均水平。當前機械工業(ye) 運行依然麵臨(lin) 著來自內(nei) 外部的多重風險與(yu) 挑戰,行業(ye) 平穩運行壓力猶存。”羅俊傑表示。

  其中,賬款回收難的問題依然困擾著全行業(ye) 。截至6月末,機械工業(ye) 應收賬款總額為(wei) 7.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9.7%,占全國工業(ye) 應收賬款總額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

  羅俊傑說,展望下半年,機械工業(ye) 實現平穩運行壓力依然存在,內(nei) 部運行分化明顯,部分行業(ye) 麵臨(lin) 較大下行壓力,但利好因素也在陸續釋放。

  尤其是,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增強。近期密集出台了一批促進消費、穩定投資、改善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疊加發力將有效改善發展環境、增強市場信心、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對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發揮積極帶動作用。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陳士華表示,與(yu) 全國工業(ye) 和製造業(ye) 產(chan) 能利用率相比,汽車製造業(ye) 產(chan) 能利用率仍處於(yu) 低位,顯示出汽車消費仍麵臨(lin) 著內(nei) 需不足的問題。不過,今年7月份以來,從(cong) 中央到地方提振汽車消費的政策頻出,有望激發國內(nei) 消費潛力,進而改善汽車產(chan) 能利用率。

  羅俊傑表示,綜合分析,下半年機械工業(ye) 經濟運行將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隨著對比基數抬高,主要指標增速逐步放緩,全年工業(ye) 增加值、營業(ye) 收入、利潤總額等指標增速在5%左右,外貿進出口基本穩定。

  (經濟日報 劉 瑾)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