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汶上縣劉樓鎮:“鄉村振興合夥人”蹚出“共富農場”新路徑
中新網北京8月15日電(高楠 陳廣通) 在山東(dong) 濟寧市汶上縣劉樓鎮有這樣一位青年“新農(nong) 人”,把種植、銷售和深加工粗加工聯合起來,做成一個(ge) 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條,切實發揮“共富農(nong) 場”帶動作用,用好產(chan) 品帶動品牌“出圈”。
徐曉曉是來自汶上縣劉樓鎮徐老莊村的一名“85後”三農(nong) 創業(ye) 者。在她19歲那年父親(qin) 因病去世,因工作較忙沒能見到父親(qin) 最後一麵成為(wei) 她心中永遠的痛,其母親(qin) 因關(guan) 節炎病情越發嚴(yan) 重疼得下不了床,一日三餐都得靠好心的鄰居送飯。2013年10月,她離開奮鬥多年的大都市,回到了家鄉(xiang) 。
農(nong) 業(ye) 創業(ye) 是艱難的,尤其是對一個(ge) 毫無種植經驗的女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但劉樓鎮黨(dang) 委、政府的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政策和項目給了她很大幫助。村裏積極幫助她與(yu) 黨(dang) 委、政府溝通,給予最大程度的支持。
經過十年多的努力,原先隻有幾個(ge) 棚的簡陋農(nong) 場,已經成長為(wei) 了占地107畝(mu) 、擁有15個(ge) 大拱棚、1個(ge) 高溫育苗棚的現代化青年創業(ye) 示範基地和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基地。棚裏的蔬菜瓜果收獲頗豐(feng) ,徐曉曉也逐漸成了遠近聞名的“甜瓜大王”。同時,建成集“紅色展堂”“黨(dang) 建書(shu) 屋”“鄉(xiang) 村好青年 瓜‘曉’妹直播間”多功能於(yu) 一體(ti) 的鄉(xiang) 村研學遊示範樣板。
紮根農(nong) 村的10年時間裏,徐曉曉發現村內(nei) 各類農(nong) 副產(chan) 品銷售渠道比較單一,於(yu) 是她白天學習(xi) 直播專(zhuan) 業(ye) 術語,晚上上網研究拍攝、運營、視頻製作、產(chan) 品推廣,為(wei) 線上銷售做足了功課。最近一次的單場直播就幫助周邊農(nong) 戶銷售了3000餘(yu) 單農(nong) 產(chan) 品,收入突破了30萬(wan) 元。
同時,為(wei) 了維持貨源的穩定和保證銷售貨品的質量,她又聯合汶上縣其它7個(ge) 高品質農(nong) 場基地,組成了資源共享的供銷聯盟,共同經營共享收益,現在聯盟的種植麵積已經擴大到700餘(yu) 畝(mu) ,帶動了周邊300餘(yu) 人實現家門口就業(ye) 增收。
劉樓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魏陽介紹,“近年來,汶上縣劉樓鎮深化抓黨(dang) 建促鄉(xiang) 村振興(xing) ,把招募“鄉(xiang) 村振興(xing) 合夥(huo) 人”作為(wei) 引導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始終堅持黨(dang) 建統領,統籌資源、人才、技術和市場等要素,采取抱團模式,以徐老莊村蜀山源家庭農(nong) 場和孔莊村綠源農(nong) 場為(wei) 依托,按照“互幫互助、共建共富”的原則積極創建共富農(nong) 場示範點,逐步實現“支部增譽、集體(ti) 增富、企業(ye) 增效、農(nong) 戶增收”的預期目標。”(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