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四時花香,萬壑鳥鳴!不負青山 試看南粵千層綠

發布時間:2023-08-16 15:16: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八月,珠江出海口,波光瀲灩。三兩(liang) 成群的中華白海豚偶爾躍出水麵,覓食嬉戲。這片總麵積約460平方公裏的水域,就是廣東(dong) 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遠處,橫亙(gen) 於(yu) 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橋,宛如巨龍。橋麵上,車流穿行,海麵上,貨輪如梭。中華白海豚與(yu) 港珠澳大橋“同框”的畫麵,在交通繁忙的珠江口,並不鮮見。目前,廣東(dong) 有6個(ge) 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已然成為(wei) 全國中華白海豚分布最密集的區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中國發展進程的每一步,都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指導;生態中國發展進程的每一步,都有廣東(dong) 的“綠美”擔當。

  作為(wei) 中國經濟第一大省的廣東(dong) ,背枕南嶺、麵朝南海,珠江奔流、水網密布,降水充沛、熱力充足,植物繁茂、四季花開,全省森林覆蓋率達53.03%,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色日益成為(wei) 廣東(dong) 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和澎湃動能。

  去年,廣東(dong) 地表水水質創近年來最好水平,國考斷麵水質優(you) 良率達92.6%,全麵消除劣Ⅴ類斷麵。大氣環境質量持續高位改善,全省PM2.5平均濃度降至20微克/立方米,珠三角PM2.5平均濃度在“三大經濟圈”中率先進入“1字頭”(19微克/立方米)。

  今年2月28日,《中共廣東(dong) 省委關(guan) 於(yu) 深入推進綠美廣東(dong) 生態建設的決(jue) 定》正式發布,為(wei) 打造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東(dong) 樣板,走出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廣東(dong) 路徑劃定了“路線圖”。

  “綠美廣東(dong) ”,“家底”如此,不可謂不厚。但是,麵對“走在前列”的期許,廣東(dong) 堅定地讓“綠美”在更高起點上錨定了更高目標。

  ——到2027年底,全省完成林分優(you) 化提升1000萬(wan) 畝(mu) ,森林撫育提升1000萬(wan) 畝(mu) ;全域建成國家森林城市;率先建成國家公園、國家植物園“雙園”之省……

  ——到2035年,全省完成林分優(you) 化1500萬(wan) 畝(mu) ;混交林比例達到60%以上,建成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東(dong) 樣板。

  綠美如曈:從(cong) “不敢想”到“想不到”

  綠水青山,可以帶來金山銀山,但金山銀山,卻買(mai) 不到綠水青山。對於(yu) 汙染,曾經走過彎路的廣東(dong) ,感受也更深一些。

  廣東(dong) 潮汕。練江,因河水清澈蜿蜒如白練而得名,發源於(yu) 廣東(dong) 普寧、於(yu) 汕頭潮陽區入海。20世紀90年代,沿岸人口密集,高耗水、高汙染的紡織印染企業(ye) 林立,重發展輕治汙導致練江汙染嚴(yan) 重。積重難返,在當時很多人看來,不敢想,這條汙染了十多年的江幾乎不可能治理好。當地一所小學的語文老師說,“麵對《我的家鄉(xiang) 》這樣的作文題目,我真的,都不知道怎麽(me) 教孩子們(men) 寫(xie) 。”

  痛定思痛。督察通報後,在省裏的高度重視支持下,汕頭、揭陽兩(liang) 地大力整治練江。練江流域汕頭段15條重要支流分片包幹,以倒逼目標任務落實。

  從(cong) 2018年7月18日開始,僅(jin) 用了5天,穀饒溪河道邊原有1.3萬(wan) 平方米、涉及71棟違章建築的拆除工作全部完成,違建清拆完成後,穀饒鎮加快了汙水管網建設。從(cong) 2019年1月1日起,汕頭市加速建設紡織印染園區,推動企業(ye) 集中入園,集聚生產(chan) ,集中治汙,加快轉型升級。

  到2020年底,練江海門橋閘國考斷麵消除劣Ⅴ類,整體(ti) 水質創2004年以來最好水平。當地傳(chuan) 統支柱產(chan) 業(ye) 也邁向集群化高質量發展。

  今年端午,潮陽區和平鎮下寨蠔潭灣的13支隊伍,在練江流域賽起了龍舟,村民馬先生告訴記者,“龍騰練江,競渡端午,真的想不到!”

  2022年,廣東(dong) 全省149個(ge) 地表水國控斷麵水質優(you) 良率達92.6%,創有考核以來最好水平。水清岸綠、碧道延展,成了“水網密布”的廣東(dong) 一個(ge) 精彩的“綠美”注腳。

  綠美如常:從(cong) “第一次”到“年年如是”

  廣東(dong) 湛江。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紅樹林麵積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今年4月,總書(shu) 記來到湛江金牛島,實地察看紅樹林長勢和周邊生態環境。他強調,這片紅樹林是“國寶”,要像愛護眼睛一樣守護好。

  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張葦對此深有感觸,她告訴總台記者,從(cong) 2002年到現在,我們(men) 觀察到的鳥類已經從(cong) 194種增長到312種,並持續呈穩定的趨勢,更難能可貴的是,一些珍稀物種比如中華鳳頭燕鷗、黑嘴端鳳頭燕鷗、黑臉琵鷺、黑嘴鷗等,也逐漸在保護區裏出現,第一次、第二次,年年如是。

  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年輕的鳥類調查員何韜至今還記得,2018年他本人首次在保護區見到“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的激動,“全球也就一百來隻啊!用望遠鏡看到的那一刻,我差點就喊出來,但是又按捺住了自己。”何韜眼睛緊貼相機取景器,匍匐在灘塗上向前一點點地挪動調整角度,按下快門。

  因其稀少,所以珍貴。作為(wei) 世界極危種群,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鳳頭燕鷗被稱為(wei) “神話之鳥”,足見其珍。

  作為(wei) 廣東(dong) 省重要鳥區之一,湛江紅樹林地處全球重要候鳥遷徙路線——東(dong) 亞(ya) -澳大利亞(ya) 遷徙線上,是候鳥越冬、棲息的重要通道。何韜說,生態好不好,我們(men) 說了不算,對於(yu) 環境極其敏感的珍稀候鳥說了算。來一次不算,年年來才算。

  近年來,全球紅樹林麵積整體(ti) 遞減,我國卻是世界上少數幾個(ge) 紅樹林麵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一減一增,可見保護艱難;逆勢增長,足見彌足珍貴。自東(dong) 向西、自北向南,在福建、廣東(dong) 、廣西、海南……逆勢增長的紅樹林,形成一道抵禦海浪、拱衛海岸的“綠色防波堤”。

  綠美如畫:從(cong) “繪藍圖”到“畫中人”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chan) 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公平、最普惠,意味著共建、共治、共享。身處其中,每個(ge) 人都有責任、每個(ge) 人都有體(ti) 會(hui) ,每個(ge) 人都有收獲。

  廣東(dong) 按照“九核、多點、兩(liang) 屏、三網”的空間布局,通過建設多類型的公園體(ti) 係,擴大公園服務半徑,建設生態屏障、綠色生態水網,打造類型多樣、互聯互通的生態廊道網絡……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眾(zhong) 所皆知,每一棵古樹身上的年輪,無不記載著久遠的曆史。如今,俯瞰廣東(dong) 大地,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版圖”在南粵大地徐徐展開,綠色正在成為(wei) 廣東(dong) 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嶺南大地,出門見綠,推窗見景。傍晚,白雲(yun) 山麓的雲(yun) 台花園,一對青年人,正在拍攝婚紗照。藍天碧水,紅花綠道。人在花中笑,花在人旁俏,儼(yan) 如畫中人。準新郎告訴總台記者,“希望讓這一片藍天白雲(yun) 見證他們(men) 的愛情。”

  廣東(dong) 全省森林麵積1.43億(yi) 畝(mu) ,森林覆蓋率53.03%,縣級以上自然保護地1361個(ge) ,記錄分布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共1052種、野生高等植物6658種,已有14個(ge) 地級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基本建成。

  今年以來,廣東(dong) 打造了不同類型綠美廣東(dong) 生態建設示範點193個(ge) ,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風景名勝區和擬建各類公園共同形成了類型豐(feng) 富的點狀生態空間,並通過森林步道和綠道、碧道、生態海堤等設施構成的帶狀生態空間,形成通山達海、和諧共生的綠美生態網絡。

  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

  綠美如礦:從(cong) “含綠量”到“含金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是”二字,其重千鈞。隻有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才能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一位村民說,有好生態,才能有好空氣、好水源、好土壤,才能種出來好果、好米、好茶、好產(chan) 品。潤物細無聲。“生態”理念深入人心,“環保”早已是一致行動。

  生態產(chan) 品成為(wei) “爆款”。各地以生態為(wei) 基底,孕育的產(chan) 品,正在一二三產(chan) 業(ye) 間靈活切換,相得益彰。

  茂名有荔枝、龍眼、沉香、化橘紅、三華李。這“五棵樹”讓茂名推動“小特產(chan) ”升級為(wei) “大產(chan) 業(ye) ”,超百億(yi) 級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呼之欲出。河源有“萬(wan) 綠湖”。這個(ge) 總麵積1600平方公裏的湖區,被譽為(wei) 華南地區最珍貴的“軟黃金”。

  坐擁53.03%的森林覆蓋率,廣東(dong) 不負“綠青”,林業(ye) 產(chan) 業(ye) 連續13年居全國第一,約占全國的十分之一。森林作為(wei) 水庫、錢庫、糧庫、碳庫的作用,正隨著綠美廣東(dong) 建設愈發凸顯。

  好風憑借力。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連續兩(liang) 年位居全球首位。中國風電看廣東(dong) 。就在8月11日,又一台大容量12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廣東(dong) 省風電臨(lin) 海試驗基地完成並網測試,即將在廣東(dong) 海上風場正式發電應用。

  不僅(jin) 僅(jin) 是“呼風換電”,還有水電、光伏……能源發展,正在向著“清潔低碳”大步向前。不久前,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截至6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3.22億(yi) 千瓦,曆史性超過煤電,約占我國總裝機的48.8%。

  錨定未來,項目聚“能”,產(chan) 業(ye) 向“新”。放眼各地,一個(ge) 個(ge) 項目向“新”奔赴,串珠成鏈,新能源產(chan) 業(ye) 體(ti) 係初見其成。今年上半年,廣東(dong) 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占全國的28.74%,規模居全國第一,全國每4輛新能源汽車便有一輛是“廣東(dong) 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是”二字,更加篤定。

  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花香,萬(wan) 壑鳥鳴,替河山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

  綠色征途,永不止步。如今再看南粵,更加鬱鬱蔥蔥!

  (總台記者 鄭澍)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