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個全國生態日之際作出的重要指示激勵幹部群眾奮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題:為(wei) 共建清潔美麗(li) 世界作出更大貢獻——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首個(ge) 全國生態日之際作出的重要指示激勵幹部群眾(zhong) 奮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新華社記者
今年8月15日是首個(ge) 全國生態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全社會(hui) 行動起來,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chuan) 播者和模範踐行者。廣大幹部群眾(zhong) 表示,要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為(wei) 指引,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為(wei) 共建清潔美麗(li) 世界作出自己的貢獻。
2005年8月15日,習(xi) 近平同誌考察湖州市安吉縣,在餘(yu) 村村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這一論斷是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首個(ge) 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在湖州舉(ju) 辦,餘(yu) 村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汪玉成倍感激動。他告訴記者,十幾年來,村裏人牢記囑托,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環境好了,百姓富了。當下,安吉縣天荒坪鎮聯動24個(ge) 村建設“高能級、現代化、國際範”的“大餘(yu) 村”,持續放大餘(yu) 村綜合效應,帶動周邊村聯動發展。
“我們(men) 要努力將‘綠水青山’的環境優(you) 勢轉化為(wei) 建設‘金山銀山’的現實生產(chan) 力,讓小小的餘(yu) 村煥發新的活力。”汪玉成說。
百名院士全國生態日倡議當天在活動現場發布。這份倡議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展“環境+”學科新範式、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
作為(wei) 參與(yu) 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朱彤表示,總書(shu) 記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我們(men) 要發揚曆史主動精神,身體(ti) 力行、久久為(wei) 功,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作出努力。
良好的生態環境,帶火了多地的生態旅遊。暑期,涼爽的貴州迎來了五湖四海的遊客。作為(wei) 洛北河甲書(shu) 堡河段的一名村級河長,黔南州貴定縣長江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何啟銀忙著查看河道水質以及河岸環境衛生等。在貴州,像何啟銀這樣的河長有2萬(wan) 多名。
“凡是老百姓叫得出名字的河流,都有河長負責。”貴州省黔西市河湖長製工作站負責人楊鬆說,我深切體(ti) 會(hui) 到,河長製推動形成了黨(dang) 政負責、部門協同,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河湖管理工作格局,推動河流“長治”。
距離浙江湖州千裏之外,在遼寧彰武縣大冷鎮上三家子村,年近七旬的村民王炳軍(jun) 蹲在田埂上查看水稻長勢。“在沙坨子邊上種水稻,這種事以前想都不敢想。”他說。
彰武縣地處科爾沁沙地南緣,被稱為(wei) 遼寧的“沙窩子”。70餘(yu) 年,從(cong) 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彰武人用持之以恒的努力,創造了生態治理的綠色奇跡。目前,彰武縣已完成沙化土地改水田約1.8萬(wan) 畝(mu) ,項目區農(nong) 民戶均增收2萬(wan) 餘(yu) 元。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guan) 係民生福祉的重大社會(hui) 問題。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按照總書(shu) 記要求,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後續還將改造上萬(wan) 畝(mu) 的沙地,讓更多沙地變綠洲。”彰武縣生態環境局局長彭宏川說。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蔚然成風。
走進山東(dong) 萬(wan) 華化學的運輸車間,一排排再生共享托盤在軌道上整齊排列。據測算,萬(wan) 華化學推行共享托盤,每年可替代200萬(wan) 片實木托盤,相當於(yu) 少砍33萬(wan) 棵樹木。
“總書(shu) 記提出要持續推進生產(chan) 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這為(wei) 企業(ye) 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萬(wan) 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廖增太說,公司將以“雙碳”工作為(wei) 引領,持續推進行業(ye) 能效升級,努力探索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建設。
能源是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主戰場。2022年,我國清潔能源消費占比提升到25.9%。
夏秋之交,內(nei) 蒙古輝騰錫勒草原上,京能輝騰錫勒風電場的154台風力發電機與(yu) 藍天、綠草構成一幅美麗(li) 的圖景。風電場每年向華北地區輸送2.5億(yi) 千瓦時綠電,相較傳(chuan) 統火電可實現每年減排二氧化碳約20萬(wan) 噸。
“風力發電是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力量,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的要求,給風電行業(ye) 提供了重大的發展機遇。”風電場場長宋佳奇表示,要把總書(shu) 記要求落到實處,緊緊圍繞技術創新、智能化、低碳化、數字化的發展方向,讓草原的風點亮千家萬(wan) 戶的燈。
“注重同步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加快推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為(wei) 推進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
浙江長興(xing) 縣煤山鎮,省道一側(ce) 石碑上的“國家級綠色製造產(chan) 業(ye) 園”十分醒目。從(cong) 過去煤礦、蓄電池、水泥等傳(chuan) 統企業(ye) 林立,到啟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淘汰“低小散”等汙染企業(ye) ,煤山鎮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含綠量”高了,“含金量”增了。浙江昊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車間主任胡宏平說,現在智能生產(chan) 線每天的生產(chan) 量,相當於(yu) 過去200個(ge) 工人的工作量。園區80%以上員工跟他一樣都是本地人,隨著產(chan) 業(ye) 升級,他們(men) 的工作環境也越來越好。
生態環境保護同每個(ge) 人息息相關(guan) 。從(cong) “不願分、不會(hui) 分”到“主動分、智慧分”,上海市虹口區嘉興(xing) 路街道垃圾分類誌願者唐金強感受深刻。
“總書(shu) 記要求持續推進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鼓勵我們(men) 繼續探索垃圾分類更精準、更低碳。”唐金強說。
神州大地上,生態文明理念正在生長、開花、結果。
在素有“萬(wan) 裏長江第一縣”之稱的青海玉樹州治多縣,環保誌願者江文朋措10多年來一直堅持撿拾垃圾、宣傳(chuan) 生態文明理念。從(cong) 家人朋友到陌生人,他的環保誌願者隊伍逐漸龐大。
“總書(shu) 記希望全社會(hui) 行動起來,我們(men) 受到極大鼓舞,要做好生態環境保護這件事。”江文朋措說,自己做的事情看起來很小,但它會(hui) 像蒲公英一樣,將生態環保的種子帶到各地。“我們(men) 要持之以恒做下去,帶動更多人參與(yu) ,共同守護這片遼闊美麗(li) 的土地。”
再有一個(ge) 多月,杭州亞(ya) 運會(hui) 即將開幕。在杭州奧體(ti) 中心體(ti) 育館內(nei) ,從(cong) 祖國西北源源不斷輸送而來的綠電,點亮了亞(ya) 運場館的燈光。這將是亞(ya) 運史上首次全部競賽場館常規電力使用綠電。
“‘綠色’是杭州亞(ya) 運會(hui) 的辦賽理念之一,我們(men) 將綠色低碳理念融入競賽場館設計和運營。”杭州亞(ya) 組委場館建設部設施運維處副處長李沈飛說,末端降碳智慧綠網技術在場館的應用,可以實現“運動”“舒適”“節能”三種能效管理模式,最終達到精準降碳效果,以實際行動,為(wei) 共建清潔美麗(li) 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