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票房創新高 檔期是“票房靈藥”嗎?
作為(wei) 與(yu) 春節檔、國慶檔並列的三大檔期之一,電影市場暑期檔因時間跨度長,成為(wei) 各大片方的“必爭(zheng) 之地”。近年來,一批堪稱口碑與(yu) 票房俱佳的國產(chan) 現象級影片的上映,讓暑期成為(wei) 孵化奇跡的檔期。今年暑期檔更不例外。
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8日7時,我國2023年電影暑期檔票房達178億(yi) 元,超過2019年177.79億(yi) 元的成績,創造了新的暑期檔票房紀錄。此外,2023年暑期檔觀影人次已超過4.35億(yi) 。截至目前,今年暑期檔票房前六位均為(wei) 國產(chan) 電影。其中,《消失的她》暫列暑期檔票房榜首位。《孤注一擲》《八角籠中》《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yun) 》《長安三萬(wan) 裏》《熱烈》暫列暑期檔票房榜二至六位。
今年暑期檔是疫情防控轉入“乙類乙管”後的首個(ge) 暑期檔,自然會(hui) 成為(wei) 各大電影必爭(zheng) 的黃金檔,但暑期檔就等於(yu) “票房靈藥”嗎?未必。今年暑期檔,就有一些電影大片慘遭“滑鐵盧”。所以,爭(zheng) 搶某個(ge) 重要檔期,並不是電影決(jue) 勝的最重要條件。當各路電影蜂擁而上,爭(zheng) 食某個(ge) 檔期的蛋糕時,勢必會(hui) 分散觀眾(zhong) 的注意力,導致票房分散,一些影片的票房增長乏力。
今年五一假期,我國內(nei) 地電影市場熱鬧非凡。有18部新片的五一檔期,數量之多不僅(jin) 創曆史同期之最,甚至超過曆年春節檔。有一位影院經理就表示,他們(men) 隻有五個(ge) 廳,除了熱度較高的影片外,由於(yu) 場次有限,18部影片無法都排。還有影院經理說,由於(yu) 新片太多,他們(men) 影院會(hui) 根據口碑反響在後續排片中進行調整。對影院來說,“史上最擠”檔,恐怕是“史上最難”排片檔。這也說明,隻想著在某個(ge) 檔期搞“片海戰術”是行不通的。電影行業(ye) “二八定律”明顯,兩(liang) 成頭部影片創造八成票房,檔期票房整體(ti) 表現如何,很大程度上還是要依賴頭部影片。
很多電影出品方認為(wei) ,每逢假期觀眾(zhong) 增多,票房就會(hui) 有保障,風險就低。實際上,檔期等於(yu) 票房的邏輯不是必然成立的;不是檔期帶動了電影,而是電影帶動了檔期。一部電影能否取得票房成功,最關(guan) 鍵的因素是質量,並非上映檔期和場次。沒有過硬的質量,檔期安排得再好、場次安排得再多,依然會(hui) “撲街”。在觀眾(zhong) 更加理性的今天,明星刷臉不能作為(wei) 票房保證,占盡檔期的“天時地利”也不能作為(wei) 票房保證。與(yu) 其為(wei) 熱門檔期爭(zheng) 破腦袋,不如另辟蹊徑、見縫插針。
由今年五一檔“史上最擠”,以及今年暑期檔好片集中上映,不由想到近年來國內(nei) 電影業(ye) 在非檔期日子裏鬧“片荒”的問題。讓觀眾(zhong) 在節假日“暴飲暴食”,在平時又“營養(yang) 不良”,這不是一種健康、良性的發展態勢,會(hui) 拉低觀眾(zhong) 對電影的審美情趣與(yu) 觀賞意願。對電影行業(ye) 來說,這顯然也不是好事。
暑期檔已接近尾聲,下半年的重點檔期還有國慶檔和賀歲檔,據說目前業(ye) 內(nei) 期待值已經“拉滿”。不過,隨著口碑在票房成敗上起到的關(guan) 鍵作用越來越明顯,檔期對票房的拉動作用也變得乏力起來。正如一位影評人所說,至少影片質量能保證在及格線以上,才有資格拿到進入瞬息萬(wan) 變市場的入場券。所以作為(wei) 從(cong) 業(ye) 者,應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去講一些觀眾(zhong) 真正想看的故事上來,而不是想方設法讓影片在熱門檔期上映。
(北京青年報 何勇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