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一樣的劇情不一樣的名字,維權難的換頭盜文

發布時間:2023-08-29 15:08:00來源: 成都商報

  一樣的劇情,不一樣的名字

  維權難的換頭盜文

  當代網文“換頭術”

  孟清晚、喬(qiao) 凝、江懷雪、林茜後、許微……明明是同一部網文,女主角在不同平台、帖文裏“千變萬(wan) 化”、化名無數。

  一樣的劇情,不一樣的名字,堪稱當代網文“換頭術”,“換頭盜文”成為(wei) 盜版網絡文學的新“垂類”。

  五個(ge) 名字,誰才是“真千金”?

  “京城大少被迫迎娶鄉(xiang) 下丫頭,卻不知村姑竟是有名的算命神婆,誰料三年後……”

  當李蝶第一次在微博上看到類似噱頭的文案時,忍不住點進它底下的長截圖讀了起來,映入眼簾的先是一張主角的動漫圖,接著就是文章的前幾個(ge) 章節。

  20歲的李蝶不隻一次被引流文案吸引,陷入了環環相扣的“換頭盜文”圈套。

  有一次,她讀完了免費23個(ge) 章節後意猶未盡,於(yu) 是在搜索引擎上尋書(shu) ,看是否有其他渠道。

  輸入這本書(shu) 男女主角的名字傅延弋、林茜後,她發現知乎上有相關(guan) 的網文片段,隻不過女主角的名字換成了許微。

  李蝶覺得有些奇怪,再次搜索章節的名字,結果發現在小紅書(shu) 裏有相關(guan) 文章,男女主角的名字又變成了傅墨寒、孟清晚,關(guan) 聯的書(shu) 名是《玄學大佬真千金》。

  她以為(wei) 這就是文章真正的書(shu) 名,又回到知乎搜索,這次出來的文章片段顯示女主角的名字是喬(qiao) 凝。

  在評論區裏,有網友指出那部網文真正的書(shu) 名是《玄學大佬穿越成真千金後身家億(yi) 萬(wan) 》,女主角真正的名字是江懷雪。

  一番兜兜轉轉,李蝶才反應過來,她在公眾(zhong) 號上閱讀的小說是換頭後的盜版,而正版小說是免費的。“好幾個(ge) 名字,想想就離譜。”

  利益驅動:“換頭盜文”或比正版貴出10倍

  7月,一位消費者向《中國消費者報》投訴,自己的孩子為(wei) 了一部小說充值了700元,卻仍然無法讀到全文。網友紛紛推測,他大概率是遇上了“換頭盜文”。

  “換頭盜文”,指原版小說被盜取後,其書(shu) 名、角色名、作者名被改動而基本情節不變的文章。這種“換頭盜文”通常利用短視頻或社交平台進行引流,收費可能比正版貴出十倍不止。

  高二學生孫希在網絡平台看到一本小說,總共496章,前21章免費。充值的界麵顯示,1元等於(yu) 100書(shu) 幣或書(shu) 券,閱讀一章需要112書(shu) 幣,即讀一章要花1元多,每次最低充值39元。

  孫希先後大概充值了八十多元,也隻能看到一百多章。她覺得太貴,不想繼續充值,便在其他平台搜索書(shu) 名和主角名等。經網友提醒,才發現自己看的是“換頭盜文”,正版書(shu) 是免費的。“很震驚,感覺被騙了感情。”

  擁有近8年網文書(shu) 齡的粟粟介紹,自己曾在一些平台上花錢看網文,基本上50元隻能看十幾章,一個(ge) 月下來花了500多元。“關(guan) 鍵是這些小說其實是從(cong) 一些小眾(zhong) 平台搬過來的盜版,隻是改掉了文中角色的名字。”他表示,萬(wan) 萬(wan) 沒想到自己為(wei) 盜版文多花了好幾倍的價(jia) 錢。

  相比之下,市麵上比較常見的幾款網文閱讀APP,如起點讀書(shu) 、飛盧小說、晉江小說,單章閱讀基本都是幾毛錢的價(jia) 格。曾經有作家測算,高階VIP讀者千字3分,按人類閱讀極限,假設一天在起點讀十萬(wan) 字,也就是3塊錢。以獲“中國出版政府獎”的《大國重工》為(wei) 例,全文915章節,共284萬(wan) 字,需要花費123元。這是屬於(yu) 網文裏比較常見的情況。

  篩選用戶:

  引流、篩選“跟詐騙一樣”

  有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換頭盜文”所針對的受眾(zhong) ,可能是對主流網文平台和正規閱讀渠道並不熟悉的部分讀者。

  在“換頭盜文”的利益鏈條上,社交平台的引流是一個(ge) 關(guan) 鍵環節。前述業(ye) 內(nei) 人士回憶,依靠社交平台進行小說的引流在早幾年就已出現,當時更多的是因為(wei) 某些小說帶有尺度擦邊的內(nei) 容,於(yu) 是會(hui) 引導用戶到相對私域化的平台上閱讀。

  微博和短視頻平台都是盜版引流的重災區,隨後把讀者引向相關(guan) 公眾(zhong) 號。“本質上是流量被惡意利用的結果,基本就靠標題黨(dang) 、硬色情、改頭換麵,用已有網文加上色情片段等等手段來騙錢。”有網文作者介紹,“你隻要刷到一次(引流的內(nei) 容),刷到時停留時間過長,下次集中向你推薦的全是這種。”

  另有網文作者表示,“換頭盜文”其實是基於(yu) 自媒體(ti) 、大數據推送的新的盜版方式,“說到底還是因為(wei) 信息流大數據推送,讓讀者變懶了”。在她看來,讀者會(hui) 點進這類渠道閱讀網文,說明其中存在很大的信息差,部分讀者不知道應該去哪裏找書(shu) 看。

  “其實這就是一個(ge) 篩選,跟詐騙一樣,從(cong) 一開始就把那些有能力(找到正規閱讀渠道)的讀者篩出去了。”“本著騙到一個(ge) 是一個(ge) 、騙讀一章是一章的原則。”

  在前述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父母輩或年齡較小的讀者更容易為(wei) 這類“換頭盜文”付費。他們(men) 可能沒有到主流網站閱讀的習(xi) 慣。網文作者稱,有一位朋友的母親(qin) ,一開始不知道在哪些渠道可以看網文,後來在朋友的推薦下,下載了正版的網文閱讀軟件。

  與(yu) 此同時,盜版的形式和規模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除了“老老實實”原文照抄的盜版網站,還會(hui) 出現盜版網站擅自“續寫(xie) ”的情況。

  今年7月,有網文作者在社交平台呼籲維權,稱自己寫(xie) 了200多章的小說在某盜版網站上被改了個(ge) 名字,還續寫(xie) 至了1369章,但他自己並未動筆。

  維權難

  “太隱蔽了,很難察覺”

  知名網文平台七貓的法務部介紹,2月,其旗下某本原創小說被10個(ge) 付費公眾(zhong) 號盜取,並在社交平台進行投放和引流,侵權方更換了作品名稱和主角名稱,其他內(nei) 容和情節全部一致。

  在此之後,他們(men) 針對這類新媒體(ti) 侵權開啟了定期的技術排查,又陸續發現了其他幾部作品被“換頭盜文”的情況。

  七貓法務部表示,換頭文的侵權方式較為(wei) 隱蔽,排查的技術成本較高,從(cong) 2月至今,他們(men) 目前發現並處理的案件占總維權案例約3%。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換頭盜文”比較難發現,雖然網文作者有時會(hui) 在搜索引擎中搜自己的作品,檢查被盜版的情況,但微信這類社交平台很難被排查到,“總會(hui) 有這種相對隱蔽的盜版形式”。

  有網文作者同樣表示,“這個(ge) 太隱蔽了,很難察覺”。對於(yu) 作者來說,針對盜版的維權本就不是一件易事,流程繁瑣,時間通常也較為(wei) 漫長,對於(yu) 換過頭的隱蔽盜版,維權起來更加困難。

  閱文集團表示,盜版網文在網盤、微博、貼吧/論壇、公眾(zhong) 號、TXT站點下載、問答網站、社群分享等渠道進行的隱蔽傳(chuan) 播,監管難度較大,創作者和正版平台難以開展維權行動。

  據七貓法務部介紹,現階段換頭盜版維權的難點主要在於(yu) 侵權門檻低,“換頭盜文”的成本不高;同時,侵權信息通過各類互聯網渠道傳(chuan) 播,隱蔽性不斷增強;有些平台出於(yu) 對保護用戶信息的考慮,一般不會(hui) 直接提供侵權人的身份信息,這也導致侵權方難以鎖定。

  據央視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