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聲”聽眾過百萬 聲控視頻究竟有何魔力?
吃個(ge) 飯也有百萬(wan) 播放量?更絕的是,百萬(wan) 網友中除了“觀眾(zhong) ”外,還有更多人是“聽眾(zhong) ”,“這聲音舒服極了”“這聲音聽起來好解壓”“每天都是聽這個(ge) 睡覺了”。平時常招人厭的“咀嚼聲”為(wei) 何在網上能成為(wei) 新流量密碼?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咀嚼聲”外,生活中常見的雨聲、流水聲,甚至抓藥聲、敲擊聲在網上都有不小市場。心理學專(zhuan) 家告訴記者,這類“聲控視頻”利用的原理是ASMR(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可以起到緩解焦慮、助眠的作用。“聲音能極大影響心理狀態,甚至幾秒鍾的聲音可以改變我們(men) 一整天的心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薑天聖
“聲控”走紅網絡,有博主靠此吸粉兩(liang) 百五十萬(wan)
“大家好,今天吃燒烤料拌麵”,在一段“聲控美食”中,隨著一句開場白,博主便開始大口吃著麵前的麵條,時不時還發出吸嗦與(yu) 咀嚼聲。與(yu) 正常“吃播”不同的是,這位博主並未介紹拌麵的種類及做法,也未對其味道作出評價(jia) ,全程都是在吃。整個(ge) 視頻也未有多少剪輯痕跡,展示的就是從(cong) 吃飯到吃完飯的過程,隻是視頻的主要聲音來源則是“幹飯聲”。
記者注意到,互聯網平台上這樣的視頻不少,還形成了單獨的分類“聲控美食”,記者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聲控美食”發現,有相關(guan) 博主已經靠“幹飯聲”圈粉超過兩(liang) 百五十萬(wan) ,在其一條點讚超過三十萬(wan) 的吃糖果視頻下方,有網友評論道,“聽著好解壓”“我都聽了很多遍,但是百聽不厭”。
最熱門的“幹飯聲”有兩(liang) 類:吃麵條、粉條等時的吸嗦聲,吃冰棒、水果等時發出的咬斷聲及咀嚼食物的聲音,其中吸嗦聲在網上更有市場,不少網友表示壓力大時就愛來聽一聽,但也有網友表示疑惑,“聽見‘吧唧嘴’就起一身雞皮疙瘩”。
除了“幹飯聲”外,還有不少聲音成為(wei) 人們(men) 解壓的新方式。今年初,有媒體(ti) 報道稱手串成為(wei) 小學生們(men) 的新寵,這種手串由一根彈性線和多個(ge) 彩色珠子組成,用於(yu) 放在手上盤玩。而小學生們(men) 盤手串的原因,是因為(wei) 珠子相互摩擦發出的“哢嚓哢嚓”音很解壓,“上課盤,下課盤,聲音很舒服。”而在此之前,“電子木魚”一度成了火爆網絡的解壓神器。在網上搜索“聲控”,會(hui) 發現生活中常見聲音,例如風聲、雨聲、流水聲都有不少的市場,有博主打上了“解壓”標簽,還有博主直接注明了“聲控助眠”。
ASMR能緩解焦慮,不同人群觸發條件不同
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英國心理協會(hui) 特許心理學家陳誌林告訴記者,這類“聲控視頻”利用的原理是ASMR(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專(zhuan) 業(ye) 說法是“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指人體(ti) 通過視、聽、觸、嗅等感知上的刺激,在顱內(nei) 、頭皮、背部或身體(ti) 其他部位產(chan) 生的令人愉悅的獨特刺激感。ASMR的聽眾(zhong) 會(hui) 體(ti) 驗到背部點刺、頭皮發麻、顱內(nei) 發麻等感受。就其本質來說,這是生物電流竄過的結果,可以將其歸為(wei) 一種特殊的神經興(xing) 奮。這種感受也可以界定為(wei) 一種獨特的刺激感。
ASMR早期興(xing) 起於(yu) 國外視頻網站,2014年左右傳(chuan) 入國內(nei) ,在直播平台一度湧現出許多做ASMR直播內(nei) 容的主播,其中大部分都是通過音頻形式傳(chuan) 播。其中發展途中也不乏一些“擦邊球”,例如有女主播打著“女友哄睡”的旗號,傳(chuan) 播挑逗性的語言、喘息聲等低俗內(nei) 容,有主播曾靠此月入數萬(wan) 。2018年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曾將涉色情低俗問題的ASMR內(nei) 容納入“淨網2018”專(zhuan) 項行動進行嚴(yan) 厲整治,多平台進行了下線處理。如今視頻網站上的ASMR多種多樣,有雨聲、水流聲、風聲等自然音,還有翻書(shu) 聲、寫(xie) 字聲、幹飯聲,甚至敲打玻璃杯聲、切菜聲都有一定的市場。還有博主錄製的視頻成了“無心插柳”,例如一位遊戲博主錄製解說比賽視頻就被網友當作助眠神器,“很無聊,看幾分鍾就犯困了,但晚上治療失眠是奇效”“每天晚上都要聽著入睡”。
此外,還有一些博主在視頻製作中也會(hui) 加入ASMR元素,例如有美食博主在切菜時會(hui) 放大切菜音,並且故意放慢切菜速度,這種不緊不慢的切菜音讓許多網友在觀看視頻時感到很放鬆。
陳誌林表示,咀嚼音、敲擊音、刷麥、采耳、手勢觸發等等都是常見的ASMR觸發形式,不同人能被觸發的類型也有所區別,因此同樣一段音頻,有的聽眾(zhong) 會(hui) 覺得很解壓很治愈,而有的聽眾(zhong) 會(hui) 覺得很煩躁,主要和聽眾(zhong) 據聲音聯想到的對象有關(guan) 。例如同樣一段下雨聲,有的聽眾(zhong) 就能聯想到祥和的自然環境,心情放鬆,而有的聽眾(zhong) 則會(hui) 聯想到打雷,嚇得不敢入眠;一段野外露營篝火的視頻,有的觀眾(zhong) 會(hui) 覺得很愜意,而經曆過火災的觀眾(zhong) 可能會(hui) 感到害怕。
ASMR並非萬(wan) 能解藥,長期問題應接受專(zhuan) 業(ye) 治療
陳誌林告訴記者,ASMR具有緩解壓力功能,有助於(yu) 改善睡眠。事實上很多ASMR素材與(yu) 催眠選用的素材相似(都是低頻的聲音),“助眠音頻的效果不在於(yu) 它本身可以催眠,而是可以屏蔽其他噪音,讓人們(men) 沉浸在一種單一的聲音中,它創造了一個(ge) 想象和幻想的空間,在這個(ge) 環境中許多人會(hui) 感到放鬆,從(cong) 而幫助大家快速入睡。這也是這類視頻幾乎都是單一聲音,沒有背景音的原因。”
陳誌林認為(wei) ,聲音在日常情緒調節中非常重要,“聲音構建了我們(men) 生活的每時每刻,塑造著我們(men) 的情緒、喜好以及個(ge) 人、集體(ti) 的曆史,並觸發回憶,引起強烈的情感反應,建立情感聯係。我們(men) 聽到的聲音會(hui) 影響我們(men) 的心理狀態。因此,幾秒鍾的聲音可以改變我們(men) 一整天的心情。”不過,這並不代表ASMR就是萬(wan) 能解藥。“網上有些ASMR助眠視頻宣稱戴上耳機5分鍾快速入眠,這些就明顯過於(yu) 誇大。”
“聲音助眠僅(jin) 為(wei) 一種輔助性的睡眠方式,並不能完全解決(jue) 失眠問題。常規的提高睡眠質量的方法,主要是每天保持積極情緒,規律作息,少使用電子產(chan) 品,另外運動對睡眠也有幫助。”陳誌林還表示,如果長期使用ASMR助眠或緩解壓力,還有可能會(hui) 產(chan) 生依賴,對於(yu) 長期存在失眠、抑鬱、焦慮的人群,應該及時接受正規治療,不應把希望寄托在幾段音頻上。
延伸閱讀
討厭“吧唧嘴”,可能是心理障礙
陳誌林告訴記者,如果聽到別人“吧唧嘴”就惱火,這不是矯情,可能是一種心理障礙,例如“聲音恐懼症(phonophobia)”,這是一種新發現的精神類疾病,具體(ti) 表現為(wei) 無法接受某種特定的聲音,聽到這些聲音後通常表現為(wei) 煩躁、焦慮,然後會(hui) 轉變為(wei) 憤怒,甚至產(chan) 生攻擊性情緒。“吧唧嘴、嚼口香糖、敲鍵盤的聲音都是常見的觸發因素,具體(ti) 情況因人而異。”
“對恐音症患者來說,他們(men) 越是想要忽略讓自己厭惡的聲音,就越是會(hui) 在這種聲音上投入更多的注意力。這種情況在正常人身上也會(hui) 有所體(ti) 現,如果你刻意留意自己的呼吸,希望呼吸正常,呼吸就開始變得紊亂(luan) 了。”
“為(wei) 什麽(me) 網上的‘吧唧嘴’不大會(hui) 令人討厭?因為(wei) 我們(men) 都是在需要這個(ge) 聲音、做好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去打開這樣的視頻。而現實中的‘吧唧嘴’往往是出現在我們(men) 沒有準備,且不需要這個(ge) 聲音的時候。”陳誌林介紹,遺傳(chuan) 因素、性格因素、生理因素都有可能是恐音症的病因,如果確實對某種聲音產(chan) 生極度的不適,應及時去尋求專(zhuan) 業(ye) 幫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