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新網評:中國正能量,鑄牢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精神底座

發布時間:2023-09-11 15:0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左雨晴) 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22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8日揭曉結果,經過初選、專(zhuan) 家審核評議、網絡展播投票、終選以及結果公示,550件網絡精品脫穎而出。

  一段段樸實無華的文字,一張張感人肺腑的照片,一個(ge) 個(ge) 刻骨銘心的鏡頭,勾勒出過去一年億(yi) 萬(wan) 人民拚搏奮進的身影。在字裏行間,在光影之間,有孤勇者,有守護者,亦有逆行者……他們(men) 挺膺擔當,是清朗網絡空間的正能量“脊梁”,亦鑄牢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精神底座。

  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有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孤勇者。在700米的地下深處,科學家與(yu) 工人較勁、與(yu) 材料設備生產(chan) 廠商較勁、也與(yu) 自己較勁,用近乎苛刻的執著建設大科學裝置——江門中微子實驗裝置;在藍天白雲(yun) 間,飛行員們(men) 不斷突破能力“天花板”,戰機起飛時的巨大轟鳴聲盡顯空軍(jun) 本色;在西南邊境,全國第一批禁毒民警於(yu) 刀尖行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他們(men) 隱姓埋名,用生命鑄成中國的禁毒防線。闖禁區、克險阻,心懷壯誌的闖灘者用自己的智慧和熱血,為(wei) 祖國掃清發展前進道路上的荊棘路障。

  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有甘於(yu) 寂寞、無私奉獻的守護者。在雪域高原上,邊防戰士矢誌奮鬥強軍(jun) ,衛國戍邊70載;在秦嶺深處,手持雙拐棍,肩扛工具包的巡山工穿叢(cong) 林,過雪地,為(wei) 電力基礎設施的平穩運行保駕護航;在田間地頭,科研人員、新農(nong) 人聚焦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用“田埂上的夢”描繪新時代美麗(li) 鄉(xiang) 村的詩情畫景。守職責、擔使命,默默無聞的奉獻者們(men) 用自己的初心和汗水,為(wei) 祖國澆灌著青山綠水。

  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有奮不顧身、義(yi) 無反顧的逆行者。重慶連綿的山火裏,無數消防官兵、誌願者逆行而上,在萬(wan) 家燈火前鑄就堅不可摧的“防火長城”;瀘定縣6.8級地震,甘孜特警生死救援,上演新時代“飛奪瀘定橋”,甘宇和羅永逆行拉閘泄洪挽救數百村民生命,“尋找甘宇”也成為(wei) 無數人的牽掛。舍生死、赴湯火,履險如夷的逆行者用氣吞山河的意誌,為(wei) 安居樂(le) 業(ye) 築起血肉長城。

  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更有奮發的青年,成為(wei) 砥礪前行的後繼者。為(wei) 保護同學擋8刀身負重傷(shang) 的“擋刀女孩”崔譯文;身殘誌堅的“扭扭車”男孩張亮;20年接力支教,大山深處寫(xie) 青春的華中農(nong) 業(ye) 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隊員們(men) ……展未來,正青春,朝氣蓬勃的新時代青年正用活力澎湃的青春,吹響新時代新征程新偉(wei) 業(ye) 的號角。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中華兒(er) 女抒寫(xie) 出的非凡故事,鑄就了中國精神的脊梁,彰顯了博愛、奉獻、奮鬥的民族底色,揭示了中華文明連綿不斷的內(nei) 在動力。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空間,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如定海針,高舉(ju) 網絡正能量風向標,發出主旋律強音,指引14億(yi) 中華兒(er) 女披荊斬棘,一路追光前行,同心共築中國夢。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