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上新”、小麥“升級”……中原糧倉真的“中”!
河南,既是經濟大省,人口大省,同時也是產(chan) 糧大省。河南地勢平坦,氣候適宜,黃河衝(chong) 積出大片肥沃的平原,無論是自然地理還是氣候條件,都非常適合發展農(nong) 業(ye) 。
河南用全國1/16的耕地,生產(chan) 了全國1/10的糧食、1/4的小麥,不僅(jin) 解決(jue) 了全省1億(yi) 人的吃飯問題,每年還調出原糧及其製成品600億(yi) 斤左右,是全國5個(ge) 糧食淨調出省份之一。河南糧食產(chan) 量連續6年穩定在1300億(yi) 斤以上,位居全國前列。
秋糧“給力”!以秋補夏 全年總產(chan) 力爭(zheng) 超過1300億(yi) 斤
今年,河南秋糧麵積繼續穩定在7600萬(wan) 畝(mu) 以上,比去年穩中略增。其中,玉米麵積在5700萬(wan) 畝(mu) 以上。玉米想高產(chan) ,密植是關(guan) 鍵。河南今年平均種植密度達到每畝(mu) 4400株以上,較上年提高200株以上,奠定了豐(feng) 收的基礎。
今年,圍繞促進秋糧單產(chan) 提升,河南還安排資金4億(yi) 多元,選擇20個(ge) 單產(chan) 提升整建製推進縣和55個(ge) 規模糧油主體(ti) 單產(chan) 提升項目縣,開展單產(chan) 提升行動,帶動秋糧大麵積均衡增產(chan) 。
芝麻“開門”!宜機收新品種 走向全程機械化
河南不僅(jin) 是我國的糧食大省,也是油料大省,其中芝麻的種植麵積全國第一。今年河南芝麻的種植麵積170萬(wan) 畝(mu) 左右,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
長期以來,我國芝麻生產(chan) 上應用的品種普遍存在著籽粒成熟度不一致,導致“一熟就炸”“一碰就掉”,無法使用機械收割,芝麻生產(chan) 發展受到極大限製。
如今在河南,宜機收芝麻新品種的出現,配套芝麻全程機械化生產(chan) 技術,徹底改變了局麵。以往人工收割芝麻費時費力而且容易造成損失的情況,成為(wei) 曆史。新品種,新機械,芝麻生產(chan) ,全新亮相,閃亮登場!
小麥產(chan) 業(ye) 鏈的升級“密碼” 優(you) 質專(zhuan) 用 穩產(chan) 增產(chan)
河南糧食播種麵積常年穩定在1.6億(yi) 畝(mu) 以上,其中小麥麵積穩定在8500萬(wan) 畝(mu) 以上,穩居全國第一。如何讓這張“王牌”更加閃亮?優(you) 質小麥無疑承擔了“排頭兵”的作用。
小麥能做成啥?香甜軟糯的蛋糕、富有嚼勁的麵包、筋道爽口的麵條……隨著市場消費需求的轉變,優(you) 質小麥品種成為(wei) 剛需。河南逐年加大優(you) 質專(zhuan) 用小麥種植麵積,逐步形成優(you) 質小麥供應體(ti) 係,讓“豫麥”品牌叫響全國。糧頭食尾、農(nong) 頭工尾,好麥有了,怎麽(me) 用好?還要靠精深加工,產(chan) 業(ye) 鏈拉得越長越好!
饅頭“火出圈”!更營養(yang) 更健康 找回“兒(er) 時的味道”
你知道嗎?市場上每四個(ge) 饅頭中,就有一個(ge) 產(chan) 自河南。從(cong) “吃得飽”“吃得好”轉向“吃得多元”“吃得健康”,好食材、精工藝、多口味,消費者的要求越來越高,饅頭的花樣也越來越多。從(cong) 田間到餐桌,河南牢牢端穩國人“飯碗”。
中原糧倉(cang) “美食”多
除了糧袋子,河南還是全國的肉盤子、奶瓶子、果籃子,全年全省油料產(chan) 量680多萬(wan) 噸、蔬菜產(chan) 量7600多萬(wan) 噸、瓜果產(chan) 量1500多萬(wan) 噸、豬牛羊禽肉總產(chan) 量650多萬(wan) 噸、牛奶產(chan) 量210多萬(wan) 噸,均居全國前列。
中原糧倉(cang) ,國人廚房,河南,真“中”!
(總台央視記者 王琰 梁麗(li) 娟 施韶宇 王濤 河南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