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抗戰老兵後代共聚山城:訪先輩足跡 謀兩岸發展
中新社重慶9月14日電 (梁欽卿 唐朋林)9月10日至15日,第十一屆“尋找抗日足跡 共謀和平發展”兩(liang) 岸交流活動在重慶舉(ju) 行,近30名來自台灣的抗戰老兵後代及代表齊聚山城,追憶祖父輩抗戰歲月,推動兩(liang) 岸中華兒(er) 女共謀和平發展。
活動期間,台灣嘉賓們(men) 參觀了張自忠烈士陵園、合川釣魚城、巴南南泉抗戰舊址群等地,全麵了解抗戰曆史、深刻感受重慶抗戰文化;在涪陵榨菜集團、重慶市規劃展覽館等地,台胞們(men) 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重慶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果。
14日,兩(liang) 岸抗戰老兵後代在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舉(ju) 行總結座談會(hui) 。
馮(feng) 玉祥將軍(jun) 長孫馮(feng) 文二表示,愛國是每一個(ge) 華夏子孫永恒不變的主題,振興(xing) 中華、民族複興(xing) 的偉(wei) 大事業(ye) 需要數代人艱苦奮鬥。“歡迎台灣同胞常來大陸尋根問祖,多走走看看,感受大陸的發展成果。”他說,中華民族的複興(xing) 是大勢所趨,希望這種認識逐步成為(wei) 台灣各界的共識,這樣兩(liang) 岸和平統一就能早日實現。
“對台灣民眾(zhong) 而言,大陸雖有成百上千的城市,但最能呈現兩(liang) 岸不絕如縷關(guan) 係的,莫過於(yu) 南京和重慶。”台灣“中華軍(jun) 公教警消退休聯盟”副總會(hui) 長黃弘安表示,還原抗戰曆史真相是中華兒(er) 女共同的責任,抗戰勝利是今日中華民族強盛的基石。“回顧曆史要記取教訓,展望未來還需放下芥蒂。”
今年68歲的彰化縣退警協會(hui) 會(hui) 員陳朝清是首次到訪大陸。在涪陵榨菜集團參訪期間,他感受到榨菜製作的高標準和高科技,顛覆了以往對榨菜的認知。他說,大陸目前正在規劃建設從(cong) 北京到台北的鐵路,“我盼望著這條鐵路盡早開通,這樣我在有生之年還能坐火車穿越台灣海峽直達大陸”。
據了解,自2012年舉(ju) 辦首屆“尋找抗日足跡共謀和平發展”兩(liang) 岸交流活動以來,重慶已累計邀請500餘(yu) 名台灣抗戰老兵及後代來渝參訪,共同追憶抗戰曆史,展望兩(liang) 岸發展未來。(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