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新時代的家庭觀(思想縱橫)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堅持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統領,樹立新時代的家庭觀”。中華民族素有重家庭、講家教、守家風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在曆史長河中形成並發展的家風文化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men) 要把千百年來傳(chuan) 承下來的傳(chuan) 統美德、優(you) 良風俗發揚好,樹立和培育新時代的家庭觀,進一步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更好發揮優(you) 良家教家風對於(yu) 提升人們(men) 精神風貌、培育社會(hui) 文明風氣的重要作用。
家庭和睦則社會(hui) 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hui) 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hui) 文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指出:“千家萬(wan) 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風是社會(hui) 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的家庭觀體(ti) 現在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相親(qin) 相愛的家庭關(guan) 係、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等方麵。樹立起這樣的家庭觀,弘揚優(you) 良家風,才能讓千千萬(wan) 萬(wan) 家庭更加溫馨和睦,讓家庭發揮提升人道德境界的功能,促進人與(yu) 人關(guan) 係和諧,支撐起良好社會(hui) 風氣,並且將優(you) 秀品德素養(yang) 一代代傳(chuan) 承下去。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引導家庭成員特別是下一代熱愛黨(dang)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樹立新時代的家庭觀,要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統領。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ti) 現,凝結著全體(ti) 中國人民共同的價(jia) 值追求。我們(men) 要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中蘊含的價(jia) 值目標、價(jia) 值取向、價(jia) 值準則等,融入家庭生活,讓家庭成員共同感知它、領悟它,成為(wei) 人們(men) 自覺的行為(wei) 準則。引導家庭成員把實現個(ge) 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在促進家庭和睦、親(qin) 人相愛、養(yang) 老育幼等方麵共擔責任,在自立自強、崗位建功、築夢圓夢等方麵共同發力。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yi) 、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觀念,能夠為(wei) 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供滋養(yang) 。樹立新時代的家庭觀,要積極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播中華民族傳(chuan) 統美德,傳(chuan) 遞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jian) 持家、鄰裏團結的觀念,倡導忠誠、責任、親(qin) 情、學習(xi) 、公益的理念。運用生活化場景、日常化活動、具象化載體(ti) ,大力倡導忠誠相愛、親(qin) 情陪伴、終身學習(xi) 、綠色生態等現代家庭理念,積極引導群眾(zhong) 移風易俗,養(yang) 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涵育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樹立新時代的家庭觀最終要體(ti) 現在行動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黨(dang) 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清白做人、勤儉(jian) 齊家、幹淨做事、廉潔從(cong) 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養(yang) 新時代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良好家風。”黨(dang) 員、幹部要努力作表率,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自覺涵養(yang) 新時代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良好家風,明大德、守公德、嚴(yan) 私德,做廉潔自律、廉潔用權、廉潔齊家的模範。將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與(yu) 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緊密結合起來,統籌居(村)民委員會(hui) 、業(ye) 主委員會(hui) 等力量,積極為(wei) 群眾(zhong) 送溫暖。比如,開展留守兒(er) 童寒暑假關(guan) 愛活動,為(wei) 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等提供生活關(guan) 愛、精神文化撫慰、防詐騙等服務。鼓勵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和諧社區、平安社區、和睦鄰裏、和美鄉(xiang) 村建設,吸引群眾(zhong) 走出“小”家、融入“大”家,推動人們(men) 在為(wei) 家庭謀幸福、為(wei) 他人送溫暖、為(wei) 社會(hui) 作貢獻的過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風尚。
陳曉霞(來源:人民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