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觀瀾:香港“夜繽紛”重振“煙火氣”
中新社香港10月8日電 題:香港“夜繽紛”重振“煙火氣”
中新社記者 香盧平
很多人喜歡香港,絕不止是因為(wei) 維多利亞(ya) 港灣的璀璨,也不止是因為(wei) 銅鑼灣商圈購物的便捷,更在彌漫於(yu) 香港各個(ge) 角落的煙火氣息。
作為(wei) 國際大都市的香港,素來有“不夜城”的美譽。午夜時分,形形色色的人們(men) 在街頭穿梭、在酒吧聊天、在大排檔宵夜,是這座城市美麗(li) 的風景線。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漫長而又艱辛,調整著人們(men) 的生活節奏,也讓這座城市的夜晚顯得冷清。
隨著逐步複常,香港要告訴全球,她已回到世界舞台中央。數月過去,盡管香港在其他領域不斷展示活力,但這座昔日的“不夜城”到晚上十時後就不再熱鬧,那濃濃的煙火氣仿佛也不斷抽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的抵港遊客數量僅(jin) 為(wei) 疫情前的37%。
於(yu) 是,“夜經濟”又成為(wei) 香港各界熱議的話題。8月27日,特首李家超在回應“夜經濟”問題時表示,爭(zheng) 取在中秋節前後推出夜間活動,並利用好國慶假期,一直至跨越新年。他強調,要凝聚業(ye) 界力量,吸納不同人的想法和做法,要思想解放,“搞活”並“搞旺”夜間活動,帶動經濟效益。李家超此後進一步明確,希望無論是日間和夜間經濟都能推動起來,特區政府主要是帶領民間推動,相信民間不同企業(ye) 在這方麵都很有方法。
9月14日,“香港夜繽紛”活動啟動,特區政府聯同不同機構在港九新界舉(ju) 辦一係列具香港特色和吸引力的夜間活動,以凝聚社會(hui) 各界力量,在市麵營造熱鬧氣氛,讓市民和旅客感受香港晚上的活力和魅力。灣仔、觀塘、堅尼地城的海濱夜市連續造勢,各種表演和文創活動也為(wei) “夜繽紛”添彩;在接踵而來的中秋國慶雙節,維多利亞(ya) 公園的中秋彩燈搖曳生姿,時隔五年的國慶煙花匯演絢麗(li) 綻放,吸引香港市民以及世界各地遊客洶湧而至。一時間,久違的“夜繽紛”回來了,濃濃的煙火氣回來了,令人為(wei) 之歡欣鼓舞。
香港入境事務處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內(nei) 地“雙節”長假期間,內(nei) 地訪港遊客約110萬(wan) 人次,其中約45%為(wei) 過夜遊客,比例與(yu) 2017年至2018年的“十一”黃金周假期相若。
誠然,內(nei) 地超長假期給“香港夜繽紛”帶來的高光時刻,不能被視為(wei) 香港“夜經濟”的真正回歸,這隻是香港打造“夜經濟”邁出的第一步。如何在此基礎上鞏固和提升,需要特區政府和業(ye) 界總結經驗、創新思維、完善措施、豐(feng) 富場景,讓“不夜城”繼續散發異彩。
濃濃煙火氣,最是暖人心。那種唯恐“夜經濟”拉低香港形象的擔心,其實是沒有讀懂香港作為(wei) “不夜城”的底色。“夜經濟”的恢複和重振,對於(yu) 促進香港經濟的整體(ti) 發展或許貢獻不大,但它散發的活力、激蕩的信心、洋溢的快樂(le) ,以及人們(men) 喜愛的濃濃煙火氣,正是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