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老人言”治愈年輕人 養老院裏這群“人間清醒”火了
養(yang) 老院裏這群“人間清醒”火了
老人們(men) “本色出演”的視頻緩解了年輕人的焦慮,也治愈了自己
“有什麽(me) 建議給年輕人啊,我建議不要給年輕人建議”“輸在起跑線上,總比輸在終點上強”“別曬幸福,別曬甜蜜,別曬成功,物理學常識告訴我們(men) ,曬總會(hui) 失去水分”……最近,視頻賬號“哏都養(yang) 老院的哏事”推出的“人間清醒”係列視頻不斷圈粉。
據悉,短視頻中充滿活力、有趣可愛的老人來自天津一所養(yang) 老院。早在今年7月,老人們(men) 靠演繹化學課上發生的趣事而走紅。采訪中,28歲的視頻拍攝者陳卓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流量的背後,是一群老年人麵對衰老、疼痛和死亡的樂(le) 觀姿態,希望以“不嚴(yan) 肅”的方式治愈年輕人的焦慮和不開心。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1 人間清醒啊 用“老人言”治愈年輕人
“有什麽(me) 話送給年輕人?”“不要因為(wei) 睡懶覺而自責,因為(wei) 你早起也創造不了什麽(me) 價(jia) 值”“凡事要三思而行,能不能明天去做,能不能不做,能不能交給別人去做”“堅持不自律,本身也是一種自律”……最近,爺爺奶奶們(men) 推出的“人間清醒”係列,都是這種“不一本正經”的“老人言”,沒想到產(chan) 生了治愈效果。此外,老人們(men) 跟大家探討如何處理人際關(guan) 係的視頻,成為(wei) 他們(men) 播放量最高的作品,還登上抖音熱榜。
陳卓說,結合熱點話題,視頻中有些來自網絡段子,老人們(men) 演繹起來產(chan) 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種反差受到網友的歡迎。“但我們(men) 不是提倡躺平,而是希望幫助年輕人減輕焦慮,不要那麽(me) 緊繃,用一種說玩笑話的方式,治愈不開心。選取心理話題,也希望大家能跟自己和解。”
90後陳卓大學學習(xi) 編導專(zhuan) 業(ye) ,原先在外地經商,今年開始在家人經營的天津靜雅老人院拍攝短視頻,以記錄老人們(men) 在養(yang) 老院的日常生活為(wei) 主。“和老年人多接觸接觸,感受一下他們(men) 的生活和心理狀態,這是一件很有意義(yi) 的事。一開始,是把一些當下年輕人喜歡的新奇古怪的東(dong) 西放到他們(men) 麵前,看看他們(men) 會(hui) 有怎樣的反應。通過拍攝,發現老年人對新鮮事物並不排斥。一開始他們(men) 很好奇,沒有抗拒,後來積極參與(yu) ,會(hui) 關(guan) 心今天拍不拍。”
後來,陳卓根據老人們(men) 年輕時的經曆或是他們(men) 的職業(ye) 和性格特點進行創作,通過演繹劇情的方式,來幫助老人們(men) 尋找自身價(jia) 值,還原30年前的自己。在短視頻的“烏(wu) 托邦”中,他們(men) 演繹了自己沒有演過的人生角色,參與(yu) 拍攝的爺爺奶奶們(men) 還成了“網紅爺爺”和“網紅奶奶”。陳卓說,甚至有粉絲(si) 專(zhuan) 門開車來到養(yang) 老院看望和送禮物。
“我們(men) 從(cong) 網友那裏收到很多反饋,大家不僅(jin) 愛看我們(men) 的段子,喜歡這些可愛的老人,也對養(yang) 老院的生活有了全新的了解和認識,這對我們(men) 來說真是意料之外的驚喜。”陳卓說。
2 90歲化學餘(yu) 老師和“卡爾爺爺”成了網紅
粉絲(si) 熟悉的“化學課”係列中,90歲的老太太扶著助行器,拿個(ge) 教鞭在桌子上拍,底下坐著一群七八十歲的學生。為(wei) 了讓情景更真實,他們(men) 還套上了孫輩們(men) “捐贈”的中學校服。
每個(ge) 人都有人設,性格鮮活。比如餘(yu) 老師化身“養(yang) 老院的叛逆少女”,口頭語是“啥也不是,下課吧”;卡爾好動健談,是化學課上的“顯眼包”和“倒黴蛋”;鮑勃是個(ge) “機靈鬼”,他會(hui) 整蠱同學,幫卡爾把包袱抖響了。化學課上經常發生爆炸和氣體(ti) 中毒,扮演學生的老人們(men) 這節課被擔架抬走,下節課又掛上了吊瓶,時不時還得吸點兒(er) 氧……網友戲稱“上課挺廢學生的”。
扮演化學老師的餘(yu) 老師,退休前還真就是中學化學老師。今年已經90歲的她,對於(yu) 拍攝短視頻這件事,不是簡單地配合和應付,而是非常認真地準備。“每次我們(men) 寫(xie) 好的文稿,餘(yu) 老師都會(hui) 先拿去和家人們(men) 溝通一下,看看有關(guan) 化學的用詞是否嚴(yan) 謹,內(nei) 容在科學邏輯上是否合理。每堂化學課的內(nei) 容,都經過我們(men) 和餘(yu) 老師精心設計挑選,不僅(jin) 僅(jin) 是為(wei) 了搞笑而拍的段子。”
“老頑童”陳爺爺,因為(wei) 長相酷似動畫電影《飛屋環遊記》裏的“卡爾爺爺”,被網友親(qin) 切地叫成“卡爾爺爺”。“他活得很通透,下午還去KTV唱歌了。”陳卓說,他曾是一位公交車司機,喜歡表演,很有天賦,所以他在拍攝過程中總能盡情發揮。每次看卡爾爺爺的表演,就想起上學時的樣子,很有感染力,甚至讓人忘了這是一群已經年過八十的老人。“他們(men) 真是寶藏老人,思維方式都很年輕,視頻裏還收斂了一些。”
視頻裏出鏡的老人還有英文名:卡爾、鮑勃、愛麗(li) 絲(si) 、凱瑟琳……這是一位英語博主來養(yang) 老院拍視頻時給大家起的名字。“餘(yu) 老師說過,‘我曾經是一位老師,但現在我隻是一位老人。在短視頻這件事上,陳卓你是我的老師,人要老有所學,才能老有所樂(le) 。’餘(yu) 老師的這番話真的很觸動我。”
3 “談笑生死間” 抑鬱症奶奶有了笑容
視頻中,老人們(men) 並不諱言生死話題,奶奶把電話本上的名字圈掉,旁邊的爺爺好奇地問她原因,“人沒了不就是畫叉了嗎?”“好麽(me) ,您這不就成了生死簿了嗎?”“別著急,這裏頭也有你的名字,沒到時候了”……電話本裏的熟人不接電話,可能就是因為(wei) 去世了。不接化學老師的電話,卡爾爺爺名字差點要被圈掉,讓網友笑出了眼淚。
在視頻塑造的“平行宇宙”裏,老人們(men) 扮演著年輕人的模樣,每天做著化學“逝驗”,被炸飛和熏暈,轉眼就去了“南天門”。爺爺奶奶把生死話題拍成短視頻,被網友讚這幾位老頑童“談笑生死間,格局打開”。
餘(yu) 老師的老伴20年前因為(wei) 胰腺癌去世,身邊的好友接連離世,甚至在養(yang) 老院教她打麻將的老人也走了。老伴去世後,餘(yu) 老師上了6年老年大學,她學習(xi) 水墨畫、下象棋、捏麵塑。她覺得,“因為(wei) 衰老和死亡都是自然規律,但是活著的每一天都要開心地度過。”
養(yang) 老院有70多位老人,其中有自理能力的和失能老人各占一半,平均年齡超過75歲。參與(yu) 拍攝的老人也受到病痛的幹擾。很難想象,活潑搞怪的卡爾爺爺曾癱瘓在床長達5年。吃了5年流食,被下了2次病危通知書(shu) ,同病房的7個(ge) 病友全部切開氣管輔助呼吸,他是唯一的例外。“生老病死不可抗拒,就看你的心理怎麽(me) 安排。這些問題都想明白了,不恐懼,順其自然。”
“在中國人傳(chuan) 統的觀念中,人們(men) 是很忌諱談論死亡話題的,尤其是老年人更是會(hui) 有意地回避,但是我們(men) 養(yang) 老院的這些老人不僅(jin) 不回避,還把它變成段子玩出來,玩出狀態,玩出了樂(le) 趣,這種豁達的精神真的讓我很欽佩。”陳卓表示,“生命的終結指的並不是物理上的死亡,而是當這個(ge) 世界上最後一個(ge) 記得你的人消失了,你才算是真正消失。作為(wei) 養(yang) 老行業(ye) 的從(cong) 業(ye) 者,我們(men) 能做的就是減慢這些生命消亡的速度,找到他們(men) 存在的價(jia) 值和意義(yi) ,讓這些生命被更多的人看到和記住。”
劉奶奶扮演的凱瑟琳沒什麽(me) 台詞,幫老師搭把手,但慢慢地陳卓在她臉上看到了笑容。她開心地說:“身邊親(qin) 戚朋友都在看我們(men) 的視頻。”“劉奶奶以前患有抑鬱症,拍段子以後,晚年變得多姿多彩,藥量也減輕了,真的很神奇。”陳卓說,人不管多大年紀,永遠擁有選擇生活的權利和發揮自身價(jia) 值的能力,讓老人在有限的生命裏綻放光彩,讓自己的工作變得有價(jia) 值。(揚子晚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