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應著力推動巴以衝突降溫
國際社會(hui) 應著力推動巴以衝(chong) 突降溫
■李繼東(dong) 張 超
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蘭(lan) 抵抗運動(哈馬斯)對以色列發起代號為(wei) “阿克薩洪水”的突襲行動,並從(cong) 陸地、海上、空中多個(ge) 方向滲入以色列境內(nei) 實施武裝打擊。有媒體(ti) 評論,此次突襲是以色列自1973年以來麵臨(lin) 的最大軍(jun) 事挑戰。作為(wei) 反製,以色列總理內(nei) 塔尼亞(ya) 胡7日宣布,進入“戰爭(zheng) 狀態”,征召預備役軍(jun) 人,並對加沙地帶發動代號為(wei) “鐵劍”的反擊行動。
巴以新一輪激烈衝(chong) 突不僅(jin) 為(wei) 地區局勢增添變數,也給全球安全形勢帶來新的挑戰。國際社會(hui) 呼籲有關(guan) 各方保持克製,立即停火,保護平民,防止局勢進一步惡化。然而,種種跡象表明,衝(chong) 突在短期內(nei) 仍麵臨(lin) 進一步升級的可能。
哈馬斯發動此次突襲的深層次原因在於(yu) ,去年底上台的以色列新政府持續在巴勒斯坦問題上采取鐵腕高壓政策,使得巴勒斯坦人民看不到獨立建國的希望。當前,巴以問題在國際社會(hui) 日益被邊緣化,這也倒逼巴勒斯坦有關(guan) 派別尋求破局脫困、爭(zheng) 取阿拉伯國家支持的辦法。在這些目標訴求沒有實現之前,哈馬斯不會(hui) 輕易收兵。從(cong) 以色列的角度看,受到哈馬斯的猛烈攻擊後必然要對國內(nei) 民眾(zhong) 有所交代,內(nei) 塔尼亞(ya) 胡政府也需要通過展開大規模的報複行動,來樹立其在中東(dong) 地區的強硬形象。
此次衝(chong) 突表明,巴以如果在“以暴製暴”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中東(dong) 地區的和平前景將更加難以預料。
對於(yu) 巴以新一輪衝(chong) 突,美國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以色列,並繼續扮演“火上澆油”的角色。美總統拜登表示,美國政府對以安全的支持“堅如磐石”“毫不動搖”。美防長奧斯汀則稱,將努力確保以色列“擁有自衛所需的一切”,美向以提供軍(jun) 事援助的談判正在進行中。
此次衝(chong) 突發生後,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shu) 長蓋特立即發表聲明,譴責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暴力政策。蓋特說:“以色列繼續實施暴力和極端主義(yi) 政策是一顆定時炸彈,剝奪了該地區在可預見未來實現穩定的任何重要機會(hui) 。”約旦方麵也發表聲明,強調加強阿拉伯國家間協調,以製止加沙及周邊地區局勢惡化,並重申對巴勒斯坦人民實現合法權利的支持。
可以看出,對待此輪巴以衝(chong) 突的立場,美國和中東(dong) 國家有很大差異。近年來,美國一直試圖推動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和解”,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實現關(guan) 係正常化的談判目前正處在關(guan) 鍵時期。此次衝(chong) 突發生後,沙特阿拉伯必然會(hui) 觀望整個(ge) 阿拉伯世界對待巴以問題的態度,審慎評估沙以關(guan) 係正常化的進程。
事實證明,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dong) 實現和平穩定的關(guan) 鍵,企圖繞開巴勒斯坦問題實現中東(dong) 地區和解的做法不切實際,隻會(hui) 加劇地區局勢的混亂(luan) 。當前,國際社會(hui) 應著力推動巴以新一輪衝(chong) 突盡快降溫,同時要加大對巴勒斯坦問題的投入,在聯合國有關(guan) 決(jue) 議和“阿拉伯和平倡議”的基礎上,推動巴勒斯坦問題早日得到公正持久解決(jue) 。(解放軍(jun) 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