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英語學習不能走極端
近段時間,有兩(liang) 則消息因為(wei) 英語學習(xi) ,又衝(chong) 上了熱搜,成為(wei) 輿論廣泛關(guan) 注的焦點。一是,華南師大附屬開發區實驗小學(以下簡稱“華附開”)印發的一份“華附開小學生必須掌握的八個(ge) 技能”在網絡上流傳(chuan) ,其中一項是“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和英語”,這種“雞娃”指標,讓一些家長備感壓力和焦慮。
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通知文件顯示,該校從(cong) 9月1日起不再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校內(nei) 英語水平專(zhuan) 試和校外其他各類英語專(zhuan) 試是否參加及其考試成績,作為(wei) 本科生畢業(ye) 及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致使“四六級不再和學位掛鉤”再次引發關(guan) 注。
近些年,有關(guan) 英語學習(xi) 的話題,似乎總是能引起網友們(men) 的熱議,其中有兩(liang) 種頗具代表性的觀點——“英語無用”和“英語從(cong) 娃娃抓起”,值得深思。
一方麵,在國際化、全球化的語境下,“英語不重要”“英語沒有實用價(jia) 值”“取消英語主科地位”等這樣的言論,更多的是一種情緒化宣泄,根本站不住腳跟。從(cong) 國家發展的大處著眼,要培養(yang) 更多國際化的優(you) 秀人才,需要加強外語語言能力建設,高校是培養(yang) 人才的重要陣地,提升高等教育總體(ti) 外語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
從(cong) 個(ge) 人發展和就業(ye) 角度來看,不少用人單位在招聘時都會(hui) 將四六級證書(shu) 列為(wei) 必選項,出國留學需要考雅思或托福,考研考博時英語也是必考科目,英語是科研人員從(cong) 事國際學術交流、把握國際學術前沿動態的重要工具……換言之,即使高校不再將英語成績和學位掛鉤,英語學習(xi) 還是個(ge) 人不斷取得進步和提升的一項不必可少的工具。
另一方麵,英語具有重要性,並不代表都要從(cong) “娃娃抓起”,從(cong) 此走上“雞娃”的極端之路,這不僅(jin) 不符合科學的教育規律以及兒(er) 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也會(hui) 將英語學習(xi) 進一步“異化”,增加孩子的負擔,在家長中間製造新的焦慮。
筆者以為(wei) ,兩(liang) 種極端態度的背後,還遮蔽了一些更加真切的問題。比如,外語教與(yu) 學的效率問題。以大學英語教學為(wei) 例,不少高校目前仍舊是大班額製教學,無法達成小班化教學的實際效果,一些高校的英語教學也依然圍繞著考試轉,以刷題為(wei) 主,這不僅(jin) 偏離了外語學習(xi) 的根本目的,也很容易消磨學生學習(xi) 英語的興(xing) 趣和動力,導致語言學習(xi) 成為(wei) 一種負擔和折磨。
再如,外語教育資源的公平問題。和城市生源相比,農(nong) 村地區生源在外語學習(xi) 擁有的資源條件上有著明顯的先天性不足,要實現教育公平,就需要配置更優(you) 質的師資隊伍、更優(you) 質的教學資源,提高鄉(xiang) 村和薄弱學校英語教師的英語能力和教學水平,激發當地學習(xi) 者對外語學習(xi) 的興(xing) 趣。
外語教育政策的製定,既需要麵向國家戰略發展,也需要貼合社會(hui) 需求、符合公平正義(yi) ,還需要促進受教育者的全麵發展,是需要綜合考量和平衡的“棘手問題”。從(cong) 個(ge) 體(ti) 來看,我們(men) 對待英語學習(xi) 的態度,也不妨更加全麵、客觀和理性一些,不要陷入極端思維。
胡波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