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新一輪打擊防範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
中新網10月13日電 據公安部刑偵(zhen) 局微信公眾(zhong) 號消息,自去年公安部與(yu) 國家文物局聯合部署開展新一輪為(wei) 期三年的全國打擊防範文物犯罪專(zhuan) 項行動以來,全國公安機關(guan) 與(yu) 文物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以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盜竊石窟寺石刻、水下文物,盜竊損毀革命文物等三類文物犯罪為(wei) 打擊重點,緊盯地下文物市場和網上交易平台“兩(liang) 個(ge) 陣地”,堅持以打開路、打防並舉(ju) ,向文物犯罪發起猛烈攻勢,偵(zhen) 破文物犯罪案件800餘(yu) 起,抓獲一批犯罪嫌疑人,追繳各類文物1.3萬(wan) 餘(yu) 件,專(zhuan) 項行動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
行動開展以來,公安部組織指揮各地公安機關(guan) 對38起部督文物案件展開攻堅,破案件、打團夥(huo) 、挖幕後、繳文物、斷鏈條,鏟除文物犯罪滋生土壤,堅決(jue) 打擊犯罪分子囂張氣焰。浙江嵊州公安機關(guan) 破獲部督“12.07”係列盜掘、倒賣文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7名,核破盜掘、倒賣等文物案件80餘(yu) 起,追繳各類文物1400餘(yu) 件。河南洛陽公安機關(guan) 持續攻堅部督“10.21”係列倒賣文物案,經過3輪集中收網,抓獲犯罪嫌疑人75名,追繳東(dong) 漢“昭君出塞”銅鏡等珍貴文物660餘(yu) 件。廣西興(xing) 安公安機關(guan) 偵(zhen) 破部督“5.26”係列盜掘古墓葬案,打掉一個(ge) 長期流竄江西、廣東(dong) 、廣西、甘肅等地作案的盜墓團夥(huo) ,破獲盜掘、倒賣等文物案件40起,追繳清代五爪龍袍等珍貴文物16件。針對全國久偵(zhen) 未破的盜掘、盜竊文物犯罪積案,公安部組織部署有關(guan) 地方公安機關(guan) 組建專(zhuan) 門力量,全力攻堅克難。江蘇徐州公安機關(guan) 偵(zhen) 破漢楚王墓群2004年和2010年被盜掘案,河南安陽公安機關(guan) 偵(zhen) 破曹操高陵保護區內(nei) 大型磚室壁畫墓2016年被盜掘案,貴州畢節公安機關(guan) 偵(zhen) 破周雨生古墓葬2019年被盜掘案,陝西延安公安機關(guan) 破獲黃陵縣寺灣村摩崖造像2014年佛頭被盜割案,積案攻堅成效明顯。
工作中,公安機關(guan) 堅持逃犯必追,形成強大震懾。公安部於(yu) 今年8月發布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8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員,組織指揮河北、山西、江蘇、山東(dong) 、陝西、甘肅等地公安機關(guan) 成立工作專(zhuan) 班全力展開緝捕工作。目前,涉嫌盜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倒賣涉案文物的龐某敏、宋某、邱某餘(yu) 、王某才、楊某峰、黃某壩、黃某濤7名A級通緝令在逃人員已相繼落網歸案。同時,公安機關(guan) 始終把追繳涉案文物作為(wei) 打擊文物犯罪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查找文物流向、追繳涉案文物。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guan) 已追繳青銅器、陶瓷器、絲(si) 織品等各類文物1.3萬(wan) 餘(yu) 件,其中一、二、三級珍貴文物2189件,包括戰國“陳爰”金幣、唐代紅地雙人捧蓮紋織錦、宋代磁州窯白釉剔花瓷枕等一批一級文物,具有極高的曆史、藝術、科學價(jia) 值。
結合工作實際,各部門堅持完善機製,形成打擊防範文物犯罪整體(ti) 合力。今年2月,中宣部、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文旅部、海關(guan) 總署、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打擊防範文物犯罪專(zhuan) 項工作方案(2023-2025年)》,進一步完善工作機製,強化專(zhuan) 項打擊,提升安防能力,遏製文物犯罪。6月,公安部會(hui) 同國家文物局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涉案文物鑒定評估和移交工作的通知》,為(wei) 提高涉案文物鑒定評估水平效率,加強涉案文物管理移交工作等提供有效支撐。9月,在國家文物局和公安部的指導下,全國文物犯罪信息中心在微信小程序開通全國文物犯罪線索舉(ju) 報平台,打擊文物犯罪工作再添“利器”。
公安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全國公安機關(guan) 將堅定“為(wei) 國家守文物、為(wei) 民族護遺產(chan) ”的信心和決(jue) 心,會(hui) 同文物部門,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嚴(yan) 厲打擊、嚴(yan) 密防範各類文物犯罪活動,把打擊防範文物犯罪專(zhuan) 項行動向縱深推進,力爭(zheng) 取得更大成效,為(wei) 守護國家文物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