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陸海開放“強磁場”
從(cong) “吸睛”到“吸金”,西部陸海新通道目前還在加快構築經濟“強磁場”。對於(yu) 沿線省份來說,真正將新通道打造成貫穿西部地區的“經濟大動脈”,需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好新通道帶來的溢出效應,進一步激發出通道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
10月8日,一列滿載印尼起酥油、越南紅薯澱粉、海南椰子汁等商品的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從(cong) 廣西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開出。這是西部陸海新通道上成功開行的第30000列海鐵聯運班列。
與(yu) 有著“鋼鐵駱駝”美譽的中歐班列相比,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的成績單,同樣可圈可點。從(cong) 最初的單條鐵路線到如今的密集通道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效對接市場需求,通過鐵海聯運、跨境公路和國際鐵路班列的常態化運行,實現對我國西部12個(ge) 省份的全覆蓋。
北接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南接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是新時代國家總體(ti) 戰略下的重要部署之一。它不僅(jin) 是一條縱貫我國西部地區的便捷物流大通道,更是在共建“一帶一路”中陸海雙向開放的金色紐帶:在有效破解西部地區國際物流難題的基礎上,西部陸海新通道已成為(wei) 推動西部地區連接東(dong) 盟、融入全球的新引擎,牽引著西部地區從(cong) 閉塞的內(nei) 陸大步邁向高水平開放的前沿。
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新”,不能簡單地理解為(wei) 一條傳(chuan) 統的物流運輸通道,現實中它還承擔著新的戰略功能與(yu) 使命。如果以2019年8月份《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ti) 規劃》正式發布為(wei) 標誌,西部陸海新通道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尚不足5年,但在共建“一帶一路”的總體(ti) 框架內(nei)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要求下,這條物流通道被賦予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任,成為(wei) 推動我國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這一功能定位,與(yu) 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區域布局緊密相關(guan) 。從(cong) 物理空間上看,西部陸海新通道是我國西部地區乃至中亞(ya) 地區與(yu) 東(dong) 盟國家之間距離最短、用時最少的陸海運輸大通道。通過與(yu) 中歐班列無縫銜接和有機聯動,西部陸海新通道事實上已成為(wei) 我國與(yu) 東(dong) 盟、中亞(ya) 國家之間,以及東(dong) 盟與(yu) 中亞(ya) 國家之間重要的經貿交流合作走廊。有機構做過測算,一箱番茄醬從(cong) 新疆裝車、經重慶轉運,再通過廣西欽州港出海,全程約15天即可順利到達菲律賓市場。無論是物流成本還是運輸效率,新通道帶來的綜合效益都是最高的。
高效供應鏈帶來了真金白銀,其背後還蘊含著更為(wei) 廣闊的市場空間。數據顯示,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對東(dong) 盟10國的進出口額,即使在疫情衝(chong) 擊下,也實現了從(cong) 2019年6916億(yi) 元人民幣到2022年8817億(yi) 元人民幣的躍升,年均複合增長率達8.91%,充分彰顯了新通道建設帶動形成的巨大市場,以及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韌性與(yu) 潛力。
從(cong) “吸睛”到“吸金”,西部陸海新通道目前還在加快構築經濟“強磁場”。對於(yu) 沿線省份來說,真正將新通道打造成貫穿西部地區的“經濟大動脈”,需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好新通道帶來的溢出效應,進一步激發出通道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給內(nei) 陸地區提供了戰略機遇,也給沿海地區提供了廣大的內(nei) 陸腹地。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西部企業(ye) 和西部製造,沿著這條新通道走出西部、走向海外,深度融入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協作。與(yu) 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內(nei) 外企業(ye) 加速在新通道沿線布局,為(wei) 西部地區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是習(xi) 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隨著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發展優(you) 勢和戰略價(jia) 值有望進一步顯現,對區域經濟發展牽引提升作用也將進一步增強。未來,促進西部陸海新通道成長性、拓展力的持續提升,需要加快完善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營商環境等方麵的有效供給,也需要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充分激發出各類經營主體(ti) 的市場活力。(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