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政治極化加劇 美陷“民主倒退”困境

發布時間:2023-10-16 15:02: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麥卡錫成美國曆史上首位被投票罷免在任眾(zhong) 議長——

  政治極化加劇 美陷“民主倒退”困境(環球熱點)

  近日,美國國會(hui) 眾(zhong) 議院表決(jue) 罷免該院議長、共和黨(dang) 人凱文·麥卡錫,這是美國曆史上首次出現國會(hui) 眾(zhong) 議院議長被罷免的情況。麥卡錫從(cong) 2023年1月7日擔任眾(zhong) 議長一職直至10月3日被罷免,是美國曆史上任期第三短的眾(zhong) 議長。

  專(zhuan) 家分析指出,麥卡錫被罷免是美國政治深度極化的體(ti) 現。此後,美國民主、共和兩(liang) 黨(dang) 極端對立、兩(liang) 黨(dang) 內(nei) 部意見撕裂的政治生態問題可能進一步惡化。美《大西洋月刊》發文指出,美國“陷入了‘民主倒退’的困境”。

  共和黨(dang) 內(nei) 矛盾加劇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10月3日,美國眾(zhong) 議院就罷免共和黨(dang) 籍眾(zhong) 議長麥卡錫的動議進行表決(jue) ,最終以216票讚成、210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動議。其中,208名民主黨(dang) 議員同8名共和黨(dang) 議員投出讚成票。麥卡錫在隨後的記者會(hui) 上表示,自己不會(hui) 再次競選議長。

  眾(zhong) 議院議長是美國政壇“三號人物”,排位僅(jin) 次於(yu) 美國總統、副總統。該職務通常由該院多數黨(dang) 領袖經選舉(ju) 程序後擔任,職責包括設置和主持國會(hui) 議程,具有重要政治影響力。

  自麥卡錫2023年1月擔任眾(zhong) 議院議長以來,共和黨(dang) 保守派一直要求麥卡錫支持其推進控製財政開支、移民、墮胎等極右翼議事日程。在新財年聯邦政府撥款問題上,國會(hui) 民主、共和兩(liang) 黨(dang) 在削減聯邦政府開支、向烏(wu) 克蘭(lan) 提供更多援助以及加強邊境管控等問題上存在顯著分歧,兩(liang) 黨(dang) 進行持續爭(zheng) 鬥,共和黨(dang) 內(nei) 部矛盾在這一過程中也不斷激化升級。9月30日,麥卡錫就臨(lin) 時撥款法案與(yu) 民主黨(dang) 達成妥協,讓共和黨(dang) 極端保守派感覺遭受背叛,引燃共和黨(dang) 內(nei) 部積攢已久的矛盾,導致共和黨(dang) 極端保守派發起對麥卡錫的罷免動議。

  據美聯社報道,這項罷免麥卡錫議長職位的動議,由美國國會(hui) 眾(zhong) 議院共和黨(dang) 保守派之一、佛羅裏達州聯邦眾(zhong) 議員馬特·蓋茨於(yu) 10月2日正式提出。蓋茨指出,麥卡錫5月與(yu) 拜登達成的債(zhai) 務上限和預算協議,9月30日依靠民主黨(dang) 支持所推動的臨(lin) 時撥款法案,都沒有滿足共和黨(dang) 保守派大幅削減開支的訴求。

  麥卡錫被罷免後,共和黨(dang) 眾(zhong) 議員帕特裏克·麥克亨利成為(wei) 美國國會(hui) 眾(zhong) 議院臨(lin) 時議長,將負責主持新議長選舉(ju) 。據《紐約時報》報道,在選出繼任者之前,眾(zhong) 議院實際上已經處於(yu) 凍結狀態,無法處理立法事務。

  兩(liang) 黨(dang) 之爭(zheng) 勢如水火

  “麥卡錫被罷免的伏筆在今年1月新一屆國會(hui) 選舉(ju) 眾(zhong) 議院議長時就已埋下。”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袁征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當時,曆經5天共計15輪表決(jue) ,麥卡錫才與(yu) 黨(dang) 內(nei) 極端保守派達成妥協,得以當選議長。妥協內(nei) 容之一,就是麥卡錫同意把“撤換動議”的門檻降至由一名眾(zhong) 議員提出即可,而非先前規定的需要獲得一黨(dang) 中多數議員支持。正是這個(ge) 被稱為(wei) “日落條款”的妥協,為(wei) 共和黨(dang) 極端保守派發起罷免動議提供了便利。

  據《紐約時報》報道,罷免麥卡錫議長職位的動議表決(jue) 前,眾(zhong) 議院出現“離奇的共和黨(dang) 人對決(jue) 共和黨(dang) 人辯論”,共和黨(dang) 極端保守派與(yu) 維護麥卡錫的黨(dang) 內(nei) 同僚爭(zheng) 吵不休。民主黨(dang) 人則在一旁“靜靜看著”。

  “從(cong) 麥卡錫被罷免的全過程可以看出,美國政治已經嚴(yan) 重極化,不僅(jin) 兩(liang) 黨(dang) 之爭(zheng) 勢如水火,黨(dang) 內(nei) 各派別意見也深度撕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刁大明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分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之後,美國政治進入政黨(dang) 重組的震蕩期。在這一過程中,民主、共和兩(liang) 黨(dang) 內(nei) 部出現明顯的極端化、碎片化趨勢,各自形成黨(dang) 內(nei) 極端派,兩(liang) 黨(dang) 內(nei) 部極端派明顯驅動兩(liang) 黨(dang) 進一步對立。此次麥卡錫遭罷免,一方麵是共和黨(dang) 極端保守派不滿麥卡錫在臨(lin) 時撥款法案議題上與(yu) 民主黨(dang) 妥協,提出對麥卡錫的罷免動議,並且有8名共和黨(dang) 議員對該動議投讚成票,這體(ti) 現出共和黨(dang) 極端保守派在兩(liang) 黨(dang) 鬥爭(zheng) 中的極端立場;另一方麵,民主黨(dang) 盡管在臨(lin) 時撥款法案中與(yu) 麥卡錫達成妥協,但是在罷免表決(jue) 中全員投出讚成票,這反映出民主黨(dang) 對共和黨(dang) 的激烈態度。

  《紐約書(shu) 評》刊文稱,美國已是“兩(liang) 國之國”,共和黨(dang) 和民主黨(dang) 分別領銜兩(liang) 個(ge) 尖銳對立的國民群體(ti) ,各自形成一個(ge) 聯邦政府,美利堅合眾(zhong) 國已成為(wei) “美利堅分裂國”。

  持續釋放負麵信息

  美國《國會(hui) 山報》刊文指出,麥卡錫“曆史性”被罷免讓眾(zhong) 議院陷入混亂(luan)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麥卡錫被罷免美國眾(zhong) 議院議長職位後,華盛頓經曆了瘋狂的一周。由於(yu) 眾(zhong) 議院議長職位空缺,美國國家治理陷入癱瘓。美國《華爾街日報》刊文指出,無論接替麥卡錫的是誰,都會(hui) 麵臨(lin) 眾(zhong) 議院共和黨(dang) 保守派的施壓。新議長需要協調各方達成時間更長、金額更高的撥款協議,並就更多棘手問題同民主黨(dang) 方麵展開談判。

  “短期來看,麥卡錫被罷免可能導致國會(hui) 解決(jue) 政府停擺議程延宕,美國政府可能再次麵臨(lin) ‘關(guan) 門’危機。”刁大明分析,一方麵,麥卡錫主導國會(hui) 通過的臨(lin) 時撥款法案期限隻有45天,而從(cong) 麥卡錫被罷免到投票產(chan) 生新議長,至少需要一周,這壓縮了國會(hui) 到11月中旬解決(jue) 問題、避免政府“關(guan) 門”的時間。另一方麵,麥卡錫被罷免很有可能導致立場更強硬的共和黨(dang) 新議長上台,一定程度上也壓縮了解決(jue) 政府關(guan) 門問題的空間。

  路透社近日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近2/3美國民眾(zhong) 認為(wei) ,美國共和、民主兩(liang) 黨(dang) 政客因執迷黨(dang) 派鬥爭(zheng) 而無法正常履職。47%的受訪者認為(wei) ,在兩(liang) 黨(dang) 尖銳對立背景下,國會(hui) 已無法履行基本立法職能以保障聯邦政府正常運轉。美國國會(hui) 參議員、民主黨(dang) 人喬(qiao) ·曼欽直言,麥卡錫遭罷免向世界發出關(guan) 於(yu) “美式民主”的負麵信息。

  “長遠來看,麥卡錫被罷免反映的美國黨(dang) 爭(zheng) 極化問題,將對美國政治生態產(chan) 生深遠影響。”刁大明認為(wei) ,一方麵,黨(dang) 爭(zheng) 極化會(hui) 加劇兩(liang) 黨(dang) 選民的情緒極化,選民更加堅守各自黨(dang) 派立場,愈發不認同對方觀點,可能導致美國政治、經濟、社會(hui) 的持續撕裂與(yu) 高度對峙。另一方麵,兩(liang) 黨(dang) 在麵對政府停擺等國家治理重要問題時各自為(wei) 政,雙方都沒有聚焦於(yu) 解決(jue) 問題,而是互相甩鍋,將國家治理問題作為(wei) 攻訐對方的話柄。這可能導致部分美國公民對選舉(ju) 製度的失望加劇,信任漸減,政治參與(yu) 度降低,加劇‘美式民主’失效。”

  “未來一段時期,美國政治生態改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袁征表示,“美國黨(dang) 派之爭(zheng) 以及由此產(chan) 生的國會(hui) 運轉效率低下、國會(hui) 與(yu) 政府相互扯皮等問題,短期內(nei) 看不到緩解跡象。尤其是明年將要舉(ju) 行總統大選,美國的政治極化、黨(dang) 爭(zheng) 惡鬥現象可能更加凸顯。”(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