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羅馬尼亞“林氏”一家的中國情緣

發布時間:2023-10-16 15:02: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羅馬尼亞(ya) “林氏”一家的中國情緣(海客話中國)

  在羅馬尼亞(ya) 布加勒斯特大學孔子學院(下稱“布大孔院”)的漢語學習(xi) 者中,有一家人被孔院師生親(qin) 切地稱為(wei) “林氏”一家。“林氏”一家是地地道道的羅馬尼亞(ya) 人,與(yu) 布大孔院緣分深厚。媽媽梅麗(li) 丹畢業(ye) 於(yu) 布加勒斯特大學外語係中文專(zhuan) 業(ye) ,是布大孔院外方院長、布加勒斯特大學中文係白羅米教授的得意門生。老師們(men) 嚴(yan) 謹的治學精神和妙趣橫生的授課,讓她情不自禁地愛上了中文。

  “漢字美麗(li) 和諧,聲調變化如樂(le) 曲,那些滿載著古老文明的漢語詩文,讓人讀過便唇齒留香。”梅麗(li) 丹說。她將自己對中文與(yu) 中國文化的熱愛,傳(chuan) 遞給了自己的三個(ge) 孩子。每天晚上,她都會(hui) 帶著孩子們(men) 講中文、識漢字,用優(you) 美的中國故事和兒(er) 歌裝點一個(ge) 個(ge) 溫馨的夜晚。在梅麗(li) 丹的引導下,孩子們(men) 都成了小“中國迷”。2015年,梅麗(li) 丹決(jue) 定讓孩子們(men) 到布大孔院學習(xi) 中文。她回憶說:“那天我左手牽著大女兒(er) ,右手領著二女兒(er) ,身上還背著兩(liang) 三個(ge) 月大的小女兒(er) ,就像中國媽媽在節假日裏回娘家一樣。”

  三個(ge) 孩子林娜、林安和林莉的中文名字結合了羅馬尼亞(ya) 語發音和梅麗(li) 丹對她們(men) 的期待,“林”則來源於(yu) 王維的名句“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梅麗(li) 丹還為(wei) 孩子們(men) 製定了精細的“家庭中文教學計劃”以補充課堂的學習(xi) ,包括讓孩子們(men) 學習(xi) 漢字演變、語法規則並在大量閱讀中了解中國曆史和文化等。兩(liang) 位姐姐主動承擔起教小妹妹林莉學習(xi) 中文的任務,給小妹妹用中文讀睡前故事是她們(men) 最期待的晚間活動之一。

  適時引入的中文動畫、電影和音樂(le) 調動了孩子們(men) 的學習(xi) 興(xing) 趣;品嚐中餐美食、觀看中國傳(chuan) 統節日慶典、臨(lin) 摹書(shu) 畫以及動手製作各種中式手工藝品,給她們(men) 帶來了對中國文化的豐(feng) 富體(ti) 驗。梅麗(li) 丹精心打造的學習(xi) 氛圍,讓更好理解和掌握中文成為(wei) 孩子們(men) 的願望,“到中國去”是孩子們(men) 夢寐以求的獎勵。

  為(wei) 了這個(ge) 夢想,孩子們(men) 努力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8歲的林娜僅(jin) 用一年就通過了中小學生漢語考試(YCT)1到4級的所有考試。

  如今,“林氏”一家已有過三次中國之行,每一次都令他們(men) 難以忘懷。長大後去中國讀書(shu) ,做翻譯家和作家,成為(wei) 孩子們(men) 共同的理想。她們(men) 期待著能用自己的努力,向羅馬尼亞(ya) 人傳(chuan) 遞中國文化並書(shu) 寫(xie) 心向往之的中國。

  林娜很喜歡“海內(nei) 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詩。“語言是不同文化、不同國家之間溝通的紐帶,我想要盡我所能學好中文與(yu) 中國文化,將來為(wei) 羅中兩(liang) 國的文化溝通貢獻力量。”林娜說。

  12歲的林安喜愛讀詩,她認為(wei) 詩歌是人們(men) 內(nei) 心最深處思想情感的表達,可以跨越種族和文化。

  “我能體(ti) 會(hui) 到李白和汪倫(lun) 比湖水還要深的友情。詩歌穿越千年而來,把李白和我、古代與(yu) 現代、中國和羅馬尼亞(ya) 緊緊地聯結在一起,這是多麽(me) 動人的共鳴。”林安說,“我要學好中文,然後寫(xie) 詩,我相信中國文學的意蘊也會(hui) 在我的筆下紮根,與(yu) 羅馬尼亞(ya) 的文學精神一起,成為(wei) 我書(shu) 寫(xie) 心靈的獨特語言。”

  小妹妹林莉的願望簡單而純粹。她希望自己能像姐姐們(men) 一樣聽懂中文,看懂《西遊記》和《哪吒》的動畫片,多多認字,自己閱讀中國的神話故事。目前,她最大的願望就是今年生日時可以去中國——“我想去和很多中國人說話,還要和姐姐們(men) 一起吃冰糖葫蘆。”林莉一本正經地學著“京腔”。

  孩子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在2022年的“漢語橋”世界中小學生中文比賽中,三個(ge) 孩子都獲得了不俗的成績,林安更是代表羅馬尼亞(ya) 賽區出戰全球總決(jue) 賽並奪得分組冠軍(jun) 。

  孩子們(men) 的中文求學之路依然“路漫漫其修遠兮”,但在媽媽的幫助和理想的激勵下,她們(men) 正一步步前行。

  (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