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醫針灸來到了非洲

發布時間:2023-10-20 14:10:00來源: 海外網

  絲(si) 路青年說(四)| 中醫針灸來到了非洲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非洲中西側(ce) 的一個(ge) 美麗(li) 的島國。2023年3月,環球醫療攀鋼總醫院的針灸醫生盧憶作為(wei) 第18批援聖都美和普林西比醫療隊的成員之一踏上了這片土地。到明年9月,他和其他7位同事將在這裏開展為(wei) 期一年半的醫療援助工作。

  “我們(men) 見的比較多的是一些跌倒損傷(shang) 以及腰背疼痛的患者,還有一些腦卒中的患者。”盧憶介紹到。“他們(men) 的一些關(guan) 節病疼痛大部分都是由於(yu) 道路不平,還有交通方式等原因導致跌倒損傷(shang) 、外傷(shang) 的患者會(hui) 比較多。同時因為(wei) 他們(men) 這裏長期缺醫少藥,血壓、內(nei) 血壓、心率以及各種指標都沒有辦法進行正常的監測,所以他們(men) 這腦卒中患者也會(hui) 很多。”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被聯合國列為(wei) 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超過60%的人口生活水平在貧困線以下,醫療條件也十分落後。但盧憶卻從(cong) 中看到了中醫大展身手的空間。

  聖普長期處於(yu) 缺醫少藥的狀態,當地人很難買(mai) 到藥品。很多時候因為(wei) 缺乏器材和人員,手術也很難開展。而這正是中醫針灸可以發揮自身優(you) 勢的地方。“通過針灸,通過一些中醫的一些療法,然後就不用服藥,也可以幫他們(men) 改善很多日常生活裏中常見的疾病。”盧憶說到。“我內(nei) 心是覺得針灸、中醫對於(yu) 他們(men) 來說是一個(ge) 很大的禮物。”

  有機會(hui) 將中醫帶到海外讓作為(wei) 醫生的盧憶十分自豪,為(wei) 此他做了充分準備。除了針、小針刀、拔罐等中醫器械,盧憶還帶去了不少急救藥物。但聖普畢竟位於(yu) 距離中國上千裏的非洲。在這樣一個(ge) 陌生的過渡,關(guan) 於(yu) 中醫能否為(wei) 當地人民接受,盧憶還有一些擔心。但在到達聖普開展工作後,當地人對中醫的熱情打消了盧憶的疑慮。

  “我過來我發現完全沒有這個(ge) 焦慮,因為(wei) 這邊人對於(yu) 針灸的信任程度非常高,接受度也很高,因為(wei) 他們(men) 對於(yu) 中醫的療效很認可。”盧憶說到。“我有一個(ge) 患者是一個(ge) 5歲的小女孩,患上了麵癱。這個(ge) 小女孩家裏知道有中國醫生要來,而且能做針灸,就每天花兩(liang) 個(ge) 小時的車程趕過來看病。她剛剛來的時候眼睛是不能閉合的,嘴巴也是歪著的,經過了一周治療,她就已經笑顏如初了。”

  在聖普,盧憶每個(ge) 月要為(wei) 至少200多個(ge) 人進行針灸治療,在一次去普林西比島的義(yi) 診中國,他一天的針灸量甚至超過了100人。

  在盧憶接診的眾(zhong) 多患者中,還包括曾擔任過聖普的國防部長、外交部長等職的阿爾貝迪諾·布拉幹薩。布拉幹薩先後兩(liang) 次到訪中國,早在1978年,他就在中國接受過中醫治療,並且療效很好。這次,布拉幹薩患上了肩周炎,在親(qin) 戚的推薦下,他來到了大水區中心門診找到了盧憶。治療前,布拉幹薩的左臂因為(wei) 肩周炎無法抬升,經過兩(liang) 個(ge) 月的針灸治療,他的左臂明顯恢複。

  除了接診病人,盧憶還會(hui) 做很多中醫的教學和傳(chuan) 播工作。在盧憶從(cong) 中國帶到聖普的器材中,就包括一些人體(ti) 模具、針灸模型等教具。盧憶平常會(hui) 結合這些教具,教他在當地的助手一些針灸理論和技術。“我會(hui) 告訴他們(men) 一些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包括什麽(me) 陰陽五行、經脈等等。他得先會(hui) 診斷,先了解中醫的這個(ge) 係統,然後才能去告訴他這個(ge) 疾病是由於(yu) 什麽(me) 導致的,怎麽(me) 治療。”

  對於(yu) 異國他鄉(xiang) 的人而言,中醫博大精深的理論文化實在不容易理解。但助手對於(yu) 學習(xi) 中醫的熱情領盧憶十分感動。“他理解的很少,他們(men) 對於(yu) 中國文化的接受能力確實是一個(ge) 阻礙。但是用他們(men) 的話說,他們(men) 對中醫非常感興(xing) 趣,他們(men) 看到了很多患者得到了很好的治療,覺得這是一項沒有副作用且效果很好的一個(ge) 治療方法,所以他們(men) 也非常感興(xing) 趣,非常願意學。

  在盧憶的指導下,他在當地的醫生助手已經能夠對簡單的疼痛類疾病、偏癱等做一些初步的治療。

  從(cong) 中國到聖普,盧憶跨越了半個(ge) 地球,對家鄉(xiang) 和親(qin) 人的思念時常湧上心頭。在治療那位5歲的麵癱女孩時,盧憶想起了自己家中5歲的女兒(er) 。時差和信號讓父女倆(lia) 的交流困難重重。在忙碌之餘(yu) ,盧憶給女兒(er) 寫(xie) 下了一封信。在信中,盧憶寫(xie) 到:“我們(men) 把對家庭的愛與(yu) 思念傳(chuan) 遞給聖普的患者,在他們(men) 康複的笑容中,我感受到了中非大家庭的溫暖,也有了更多的動力投入到工作中。”

  在盧憶的針灸門診外的走廊,常常站滿了慕名而來的當地患者。平常走在路上時,甚至也經常會(hui) 有認出他們(men) 的當地百姓用中文對他們(men) 說一句“你好”。當地民眾(zhong) 對中醫以及中國醫生們(men) 的信任和支持,領盧憶感到十分驕傲。但盧憶也清楚地知道,這種信任和支持不隻是對於(yu) 他個(ge) 人的。

  “中國向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派遣了17批醫療隊,每一批也都有針灸醫生。今天中醫能夠在當地收獲這樣的支持,我們(men) 能夠在這裏受到這樣的歡迎與(yu) 尊重,我覺得這是之前所有來過的醫生們(men) 共同創造的一個(ge) 結果。”盧憶說到。

  多年來,環球醫療作為(wei) 通用技術集團醫療健康板塊企業(ye) 之一,堅持秉承央企責任,踐行醫者的初心和使命,通過對相關(guan) 國家和地區展開援外醫療等舉(ju) 措服務“一帶一路”倡議。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迄今為(wei) 止,中國已累計向76個(ge) 國家和地區派遣醫療隊員3萬(wan) 人次,診治患者超過2.9億(yi) 人次。作為(wei) 一名中醫、一位援外醫療隊的成員,同時也是一位“一帶一路”的建設者,盧憶倍感自豪。

  “我感覺‘一帶一路’給很多國家都帶來了很多便利,也為(wei) 中國和很多國家創造了更多溝通交流的機會(hui) 與(yu) 方式。”盧憶說到。“我也希望更多人,尤其是更多的青年人可以走出國門,告訴大家中國青年現在的樣子,告訴大家中國目前的樣子,把中國的文化傳(chuan) 播出去,把中國更好的一麵展示給所有人。”(文/張子旭)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