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廣西舉辦稻漁豐收節 發展綠色生態農漁業助力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3-10-20 15:3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羅城10月19日電 (記者 楊誌雄)金秋十月,魚蝦肥美、瓜果飄香。10月19日,2023年第五屆廣西稻漁豐(feng) 收節暨“稻香蝦歡慶豐(feng) 收·村美人和繪振興(xing) ”活動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舉(ju) 行,當地民眾(zhong) 與(yu) 賓客共慶豐(feng) 收,分享喜悅。

  稻漁綜合種養(yang) 是綠色生態的農(nong) 漁發展模式,是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為(wei) 打響廣西稻漁品牌,廣西於(yu) 2019年創立“廣西稻漁豐(feng) 收節”。

  廣西稻漁廚藝大賽評比結果當日宣布,10家企業(ye) 獲得廣西稻漁廚藝大賽金獎,12家企業(ye) 獲得廣西稻漁廚藝大賽“廣西稻漁好食材”稱號。活動現場進行了仫佬族風情表演《走坡》等民俗文藝展演。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二級巡視員黃庭軍(jun) 稱,近年來,廣西高度重視稻漁綜合種養(yang) 產(chan) 業(ye) 發展,累計投入資金超過3.2億(yi) 元(人民幣,下同),先後摸索出“稻、魚、螺”“稻+小龍蝦”“稻+河蟹”“稻+蛙”等廣西“稻漁生態綜合種養(yang) 十大模式”,全區稻漁綜合種養(yang) 總體(ti) 規模達120萬(wan) 畝(mu) ,打造了“三江稻田鯉魚”“融水田鯉”“全州禾花魚”“柳州螺螄”等國家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登記產(chan) 品。

  河池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賢昌介紹,稻漁產(chan) 業(ye) 是河池市的重要產(chan) 業(ye) 之一。“十三五”期間,河池市大力推廣發展稻漁綜合種養(yang) ,全市稻漁綜合種養(yang) 麵積突破10萬(wan) 畝(mu) ,每畝(mu) 增收水產(chan) 品約20公斤,在糧食穩產(chan) 基礎上實現稻漁增加值8000萬(wan) 元,水田綜合利用率有效提升,實現“一水兩(liang) 用、一田雙收、糧漁雙贏、生態環保”目標。

  羅城是中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中國氣候宜居縣”。中共羅城縣委書(shu) 記張聯鬆介紹,羅城縣發揮特色資源優(you) 勢,創新探索稻蝦綜合種養(yang) 新模式,目前全縣“稻蝦”、“稻螺”、“稻魚”等稻田綜合種養(yang) 麵積達1.6萬(wan) 畝(mu) ,位列河池市第一位,其中規模稻蝦綜合種養(yang) 基地7個(ge) 。其中,“仫佬稻香”田園綜合體(ti) 稻蝦生態養(yang) 殖核心示範區是河池市最大的稻蝦綜合生態種養(yang) 示範基地,連片麵積達3000畝(mu) ,年產(chan) 值預計達6000萬(wan) 元以上。

  廣西地處低緯度,具有亞(ya) 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桂北、桂西具有山地氣候特征,稻田適養(yang) 鯉魚、鱉蟹、泥鰍、田螺;桂南具有溫暖濕潤的海洋氣候特色,稻田能養(yang) 淡水龍蝦、對蝦。(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