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我國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邁上新台階

發布時間:2023-10-23 15:54:00來源: 人民日報

  點燃體(ti) 育熱情,綻放生命光彩—— 我國殘疾人體(ti) 育事業(ye) 發展邁上新台階

  殘疾人體(ti) 育納入全民健身、健康中國、體(ti) 育強國等國家戰略;殘疾人體(ti) 育服務進入社區和家庭,越來越多的殘疾人走出家門參與(yu) 體(ti) 育康複健身;實施全民健身助殘工程,培養(yang) 殘疾人社會(hui) 體(ti) 育指導員,創建殘疾人健身示範點……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十分關(guan) 心殘疾人,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ye) 發展,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促進殘疾人體(ti) 育蓬勃發展,殘疾人競技體(ti) 育水平不斷提高,殘疾人群眾(zhong) 性體(ti) 育活動廣泛開展,我國殘疾人體(ti) 育事業(ye) 發展邁上新台階。

  競技體(ti) 育水平提升

  在我國,有越來越多的殘疾人運動員參加國內(nei) 國際體(ti) 育賽事。

  1984年,紐約第7屆殘奧會(hui) ,中國體(ti) 育代表團24名殘疾人運動員參加了田徑、遊泳、乒乓球3個(ge) 大項的比賽,取得優(you) 異成績。此後,中國殘聯多次組織殘疾人運動員參加殘奧會(hui) ,中國體(ti) 育代表團成績穩步提升。“十三五”時期,中國體(ti) 育代表團共參加160項殘疾人國際賽事,取得1114枚金牌。

  自1992年第三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hui) 起,全國殘疾人運動會(hui) 正式列入國務院審批的大型運動會(hui) 係列,形成每4年舉(ju) 辦一次的機製,殘疾人體(ti) 育逐步進入製度化、規範化的發展軌道。除了舉(ju) 辦全國殘運會(hui) ,我國還在各地舉(ju) 辦全國性肢殘人、盲人、聾人等各類單項賽事,吸引殘疾人廣泛參與(yu) 體(ti) 育運動。舉(ju) 辦經常性全國殘疾人體(ti) 育賽事,培養(yang) 了殘疾人運動員隊伍,提升了殘疾人運動水平。

  據了解,我國目前共設立40個(ge) 國家級殘疾人體(ti) 育訓練基地,為(wei) 殘疾人體(ti) 育競賽、訓練、活動、培訓、科研等提供保障與(yu) 服務的同時,在殘疾人日常體(ti) 育活動開展方麵發揮示範指導作用。

  “對乒乓球的熱愛,是我前進的動力。”杭州亞(ya) 殘運會(hui) 中國體(ti) 育代表團乒乓球運動員馮(feng) 攀峰說。2000年,殘疾人乒乓球冠軍(jun) 在學校的一次表演,讓因病隻能與(yu) 輪椅為(wei) 伴的馮(feng) 攀峰開始練習(xi) 乒乓球。經過不懈努力,馮(feng) 攀峰入選國家隊,從(cong) 北京殘奧會(hui) 到東(dong) 京殘奧會(hui) ,連續4屆獲得冠軍(jun) 。馮(feng) 攀峰用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告訴人們(men) 夢想的力量。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殘疾人競技體(ti) 育迅速發展,在重大國際體(ti) 育賽事中表現優(you) 異。2021年,在東(dong) 京殘奧會(hui) 上,中國體(ti) 育代表團獲得96枚金牌、207枚獎牌,連續5屆實現金牌榜、獎牌榜雙第一。2022年,在北京冬殘奧會(hui) 上,中國體(ti) 育代表團以18枚金牌、61枚獎牌的優(you) 異成績獲得金牌榜、獎牌榜雙第一,實現了冬季項目的曆史性跨越。

  中國殘聯體(ti) 育部副主任勇誌軍(jun) 表示,今年共派出29個(ge) 團組參加國際賽事,獲得214枚金牌、500多枚獎牌。

  群眾(zhong) 體(ti) 育廣泛開展

  不久前,第十三屆殘疾人健身周體(ti) 管中心係列活動啟動儀(yi) 式上,北京市朝陽區輪椅舞蹈隊和北京啟喑實驗學校聾人學生展示了輪椅舞蹈、跳繩等運動,他們(men) 的自信與(yu) 快樂(le) 贏得現場觀眾(zhong) 的陣陣掌聲。

  在專(zhuan) 業(ye) 人員的指導下,參與(yu) 者還體(ti) 驗了旱地冰壺、飛鏢等項目。“健身讓我們(men) 的生活更加充實,以後我會(hui) 更多地走出家門,嚐試參與(yu) 更多體(ti) 育活動。”一名參加活動的殘疾人說。

  我國將殘疾人作為(wei) 全民健身、健康中國、體(ti) 育強國戰略實施的重點人群,開展全國性殘疾人體(ti) 育活動,提升體(ti) 育服務,豐(feng) 富活動內(nei) 容,加強科研教育,殘疾人康複健身體(ti) 育活動日益活躍。

  《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等國家政策法規明確要求改善殘疾人健身環境,要求公共體(ti) 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向殘疾人開放。通過推廣社區殘疾人康複健身體(ti) 育項目、政府購買(mai) 體(ti) 育健身服務等方式,我國推動殘疾人在基層社區開展體(ti) 育健身和競賽活動。

  自2011年起,全國集中開展“殘疾人健身周”活動,各地殘聯舉(ju) 辦殘疾人國際象棋、圍棋、輪椅舞蹈、飛鏢、跳繩、輪椅太極拳、柔力球、盲人足球等健身運動項目全國推廣活動。肢殘人輪椅馬拉鬆、盲人象棋交流挑戰賽、全國聾人柔力球交流賽等賽事已成為(wei) 全國性品牌活動。

  中國殘聯體(ti) 育部綜合群體(ti) 處處長馬曆濤介紹,通過持續實施“康複體(ti) 育進家庭”“社區(村)健身示範點”“體(ti) 育健身指導員”等服務,我國持續打造健身周、冰雪季等品牌活動,加大殘疾人體(ti) 育的社會(hui) 宣傳(chuan) 力度,麵向基層、麵向機構、麵向家庭、麵向個(ge) 人的體(ti) 育服務供給不斷增加,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全國殘疾人社區文體(ti) 活動參與(yu) 率由2015年的6.8%持續提升至2021年的23.9%。

  在杭州,殘疾人可以通過地鐵或者無障礙出租車到達無障礙遊泳館——河莊街道文體(ti) 中心遊泳館。來到遊泳館後,殘疾人可以乘坐無障礙電梯到二樓泳池。1962年出生的張華因病坐上了輪椅,通過泳池旁的伸縮臂式無障礙輔助下水設備順利進入泳池。“在這裏,我體(ti) 驗到了遊泳的快樂(le) !”張華說。

  “浙江各地結合實際,舉(ju) 辦不同層次和類別的殘疾人康複體(ti) 育健身活動和賽事,推廣殘疾人康複健身體(ti) 育項目及方法,取得明顯成效。”浙江省殘聯宣傳(chuan) 文體(ti) 部部長丁建華介紹,浙江公共體(ti) 育場館為(wei) 殘疾人提供服務的能力不斷增強,殘疾人體(ti) 育健身指導員隊伍不斷壯大,參加體(ti) 育鍛煉的殘疾人數量進一步增加,殘疾人體(ti) 育健身活動內(nei) 容更加豐(feng) 富。

  近兩(liang) 年來,以亞(ya) 殘運會(hui) 為(wei) 契機,浙江開展“喜迎杭州亞(ya) 殘運會(hui) ·殘疾人文體(ti) 活動進社區”活動,各地組織開展文體(ti) 活動近3000場,近10萬(wan) 名殘疾人參與(yu) 各類健身體(ti) 育活動。

  增強體(ti) 質豐(feng) 富生活

  “體(ti) 育改變了我的生活,讓我活出自己的風采。”殘疾人滑雪運動員李盼盼在北京冬殘奧會(hui) 越野滑雪女子長距離坐姿組、短距離坐姿組兩(liang) 項比賽中獲得兩(liang) 枚銅牌。在李盼盼看來,體(ti) 育不僅(jin) 讓她身體(ti) 更加強壯,而且讓她更加開朗樂(le) 觀,更好融入社會(hui) 。“希望更多殘疾人能參與(yu) 體(ti) 育運動。”李盼盼說。

  殘疾人賽艇運動員餘(yu) 立曾是一名鐵路職工,2001年因為(wei) 一場事故導致殘疾。2010年,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開始參與(yu) 各種體(ti) 育項目。後來,餘(yu) 立加入了浙江省殘疾人賽艇集訓隊,並在2014年的仁川亞(ya) 殘運會(hui) 上與(yu) 隊友奪得金牌,“我的生活因為(wei) 體(ti) 育發生了變化,我又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中國殘聯黨(dang) 組成員、副理事長尤亮表示,參與(yu) 體(ti) 育運動,不僅(jin) 能幫助殘疾人提高身體(ti) 素質和健康水平,還能豐(feng) 富精神文化生活,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本報記者李中文、劉軍(jun) 國、孫龍飛、劉博通、竇皓)(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