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聚焦】上門服務有了“國標”,居家養老更安心

發布時間:2023-10-24 15:36:00來源: 工人日報

  據民政部網站消息,近日,《居家養(yang) 老上門服務基本規範》國家標準(GB/T 43153—2023)發布實施,這將為(wei) 居家養(yang) 老上門服務內(nei) 容、服務組織條件及相關(guan) 流程要求等提供基本指引,新規是我國針對居家養(yang) 老上門服務的首個(ge) 國家標準。

  無論是國家衛健委公布的相關(guan) 數據,還是多地開展的專(zhuan) 題調研都顯示,絕大多數受訪老年人傾(qing) 向於(yu) 居家養(yang) 老。所以,上述國家標準的出台其實順應了老年群體(ti) 對養(yang) 老服務進家庭的殷殷訴求,有助於(yu) 推動居家養(yang) 老服務的標準化、規範化和專(zhuan) 業(ye) 化,其長遠和現實意義(yi) 值得關(guan) 注。

  老年人更願意選擇居家養(yang) 老,很大程度上緣於(yu) “窮家難離”的文化情緣。畢竟家是人們(men) 安身立命的根基、精神休憩的港灣,更是每個(ge) 家庭成員難以割舍的情感依托。在崇尚人文精神與(yu) 世俗生活的中國文化中,家作為(wei) 飲食起居的場所和親(qin) 情血緣的紐帶,具有極高地位。選擇居家養(yang) 老,或許並非是要單居寡住或兒(er) 女陪伴,而是習(xi) 慣了老家具、老環境、老街坊帶來的安全感、親(qin) 情感與(yu) 歸宿感,這更有助於(yu) 老年人的精神愉悅和頤養(yang) 天年。

  也正因此,近年來,各界都在呼喚“讓專(zhuan) 業(ye) 養(yang) 老服務走進尋常百姓家”,而這需要整合相關(guan) 服務資源、厘清服務邊界、提升服務技能、強化服務監督。上述基本規範從(cong) “術語和定義(yi) ”“總體(ti) 要求”“服務內(nei) 容”“服務流程及要求”“服務評價(jia) 與(yu) 改進”等多個(ge) 層麵,提供了基本指引和國家標準。比如在“服務內(nei) 容”中就包括生活照料、基礎照護、健康管理、探訪關(guan) 愛、精神慰藉、委托代辦、家庭生活環境適老化改造等7項服務項目,這幾乎涵蓋了居家養(yang) 老所需的主要專(zhuan) 業(ye) 化服務技能,契合“讓專(zhuan) 業(ye) 人做專(zhuan) 業(ye) 事”的基本要求。

  尊老養(yang) 老是家事也是國事,家政服務是小切口也是大民生。發布《居家養(yang) 老上門服務基本規範》就是要讓養(yang) 老服務有規可依、有章可循,這既有利於(yu) 服務組織和服務人員對標守規、按章操作,也有利於(yu) 被服務者和公眾(zhong) 的客觀評價(jia) 與(yu) 監督,更有利於(yu) 糾紛處置和爭(zheng) 議裁決(jue) ,進而促進養(yang) 老服務標準化的整體(ti) 發展。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業(ye) 之所歸。上述國家標準是在全麵總結各地實踐經驗和準確釋義(yi) 國家相關(guan) 政策法規的基礎上形成的行業(ye) 遵循,各養(yang) 老服務組織和相關(guan) 家政服務人員應以新規為(wei) 指引,秉持誠信經營理念,堅持以標為(wei) 尺、以規為(wei) 範,認真強化崗位培訓和業(ye) 務技能提升,努力培養(yang) 適應趨勢、符合國標的居家服務行家裏手,建立具備過硬資質和踐行國家標準的專(zhuan) 業(ye) 服務隊伍。有關(guan) 部門也有必要持續細化完善規章製度,積極與(yu) 以街道、社區為(wei) 基點的就近養(yang) 老服務供給資源對接,做好新規與(yu) 既有養(yang) 老服務保障工作的銜接,讓居家養(yang) 老上門服務惠及更多老年群體(ti) 和家庭。

  《工人日報》(2023年10月24日 05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